圓首鑲骨珠骨笄,出土於甘肅省永昌縣鴛鴦池,長11厘米。為束發綰髻的裝飾品。這件骨簪以黑樹膠制成圓錐形的柄部,頂端粘一白色圓骨片,柄部黑膠周身鑲36顆白色骨珠,顯示出精湛的工藝水平,為原始社會骨簪的精品。
(一)
甘肅省河西走廊東部的永昌縣,其東北部為河西堡,河西堡附近,也就是距離縣城約20公裏的地方,發源於陰山的金川河蜿蜒向北流去。南有陰山,北為龍首山,龍首山山腳下形成一個相對平緩的低區,這個地表布滿了砂礫碎石的地方卻有個美麗的名字——鴛鴦池。從遠古時代起,陰山之北,龍首山之南,金川河流經的這塊土地是我們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1973年5月,武威文物普查隊與甘肅省博物館文物隊,在鴛鴦池南、金川河西的台地上發掘出新石器時期墓葬600多平方米,發現並清理墓葬151座。
據考古發掘研究證明,這裏是新石器時代的墓葬遺址,距今4000年左右,屬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別,鴛鴦池遺址應是一個氏族的集體墓地,從墓葬規模看,這是一個相對比較大的氏族部落。從墓葬形式及陪葬品反映出,鴛鴦池遺址所代表的文明行程大約為從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父系氏族社會形態開始形成時期。從碩大的裝有粟的陶甕及形似酒杯的小陶杯可以推測出,這裏的先民們以農耕為主要的生產方式;從制作精美的裝飾品可以推測出,他們已有了相對獨立的手工業生產部門。
據柳灣、土谷台、鴛鴦池、花寨子、地巴坪等墓地統計,出土裝飾品共29767件,其中串珠28102件(顆)。串珠的出土位置一般在頭、頸部,表明是作為頭飾和項鏈佩掛在胸前或頸項上的。除串珠外,還有臂飾、石管、骨管、石環、穿孔牙飾、蚌飾、骨笄、綠松石飾等。
透過這些出土文物,反映出原始先民們對美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這份愛美之心雖被歲月埋於砂礫之下,但其所承載的遠古時代文明,令後世驚嘆不已。
(二)
今天的主人公圓首鑲骨珠骨笄,作圓錐形,骨帽表面粘有一層厚厚的黑色膠質物,膠質物上環嵌著36顆白色骨珠,頂端鑲有一個刻有同心圓的骨片。這枚骨笄與一同出土的石雕人面像皆是以黑色膠質物作為黏合劑,也正是這兩件文物開創了中國鑲嵌工藝的先河,充分體現了遠古先民的審美心理和審美意識,是頗受文博界稱道的史前藝術珍品,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其實,鴛鴦池遺址出土的骨笄不止一支,圓首鑲骨珠骨笄卻是最精致的一支。這座遺址出土的骨笄,有的雖經過精細打磨,但笄首全無裝飾;有的只經潦草粗糙的加工,頂端甚至保留著動物骨關節。這支笄首嵌鑲著白色骨環、鮮明悅目的骨笄就顯得非同尋常了。
非同尋常之物當配不一般的人物。你可能會想象,這只精致的簪子也許是首領女兒的及笄之禮、奩中之物……
然而,這支骨笄的主人應是位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她大約是氏族中最德高望重的祖母,只有一個家族的核心才配用這件頂尖飾品。
精致的裝飾品制作需要精湛的工藝制作水平。石雕人面像及鑲骨珠骨笄的不同尋常之處,就在於上面骨環、骨珠的嵌鑲。若無鑲嵌,又怎會反映出先民們漸趨精湛的手工技藝和別出心裁的創意呢?
而這嵌鑲工藝的關鍵之處,正是黏合劑的套用。
(三)
石雕人面像的雙目、雙鼻孔及口環都是用一種黑色的黏膠貼上了白色的骨環,才塑造出人面像鮮明的五官輪廓。骨笄也如此,笄首圓頂用黏合劑貼上了同心圓的骨片,才掩飾了粗糙的骨笄截面,整個笄首更是堆加了一層黑色黏合劑,再鑲嵌以36顆骨珠,白骨環與黑色黏合劑構成極色配合,使這只骨笄看上去鮮明悅目。
無獨有偶,整個鴛鴦池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除掉裝飾品,在更多的工具類文物,諸如刀、匕首等制作過程中都套用了相同的黑色黏合劑。黑色黏合劑的套用,是鴛鴦池遺址一大價值和獨有特色。
中國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先民們就開始制造使用復合工具。所謂復合工具,是指不同材料的部件組合而成的工具。譬如,木柄或骨柄的石刀,木或骨為柄,石為刃,這就需要把石葉鑲嵌在木柄或骨柄上,鑲嵌過程中,必須要以黏合劑加固柄與刃的連結部位。到新石器時代,隨著復合工具的普遍使用,黏合劑應已廣泛套用。鴛鴦池黑色黏膠的發現,為史前黏合劑的套用提供了實物證據。
人類早期套用的黏合劑,大概分三類,即:動物膠、植物膠和礦物膠。鴛鴦池所用的這種黑色黏合劑經有關部門用激光光譜定量分析發現,是含有極少量鋁、鈣、鐵 、矽 、鋇、鈉、鎂 、鈦等元素的有機黏合化合物, 是一種天然生成物質,應是一種植物膠。先民們使用的天然植物黏合劑,包括多種樹脂、樹籽粉混合而成的膠,另外還有天然漆。
文·圖|奔流新聞記者 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