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清代掛花錢舉隅

2024-10-19收藏

掛花錢的濫觴,源自漢代。國人歷來對錢幣十分崇拜,敬重「天圓地方」的錢幣。敬重錢幣,就是敬重、敬畏天地,敬重、敬畏帝王。又因為錢幣是財富的主要象征,因此,就有人想把它示之在外,佩戴在身上,用來顯擺,用來「炫富」。於是,漢代時便出現了一種特殊形制的錢幣:圭錢。這種圭錢,就是在方孔圓錢的緣上、緣下,加鑄上一些具有美好象征寓意的圖案,如鯉魚等。加鑄的部份,和方孔圓錢組合在一起,不但便於人們佩戴,而且,還與方孔圓錢珠聯璧合,相映成趣。這種圭錢,其實就是時人所說的掛花錢。

漢代 厭勝錢 長毋相忘

從漢代開始,圭錢,即現在所說的掛花錢,歷代皆有所鑄,但以明、清時期的鑄量為多。漢代以後的歷朝,掛花錢鑄造的越來越精致,造型越來越別致。掛花錢所表現的內容十分廣泛,有歷史人物或傳說中的人物,有古寺佛塔,有詩文成語,有花鳥魚蟲,等等,可謂百花齊放。總之,形制越來越美觀,表現的內容越來越豐富。

清代 掛花錢 (詩文) 山自青青水自流 背: 春色文章

掛花錢的錢與掛,是一個有機的集合體。掛上有孔,是為了方便佩戴在上衣上。現在的單位工作人員,一般是掛胸牌的。文革時期,大多數人是胸前佩戴偉人像章的。

掛花的實用性,在於便於佩戴者佩戴厭勝錢。另一個作用,就是為了裝飾壓勝錢。掛花的圖案,除了美觀大方,外觀、大小和厭勝錢協調外,還需和所裝飾的厭勝錢的圖文內容相輔相成。如果說厭勝錢是是「紅花」,那麽掛花就是「綠葉」了。

下面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分享兩枚清代掛花錢。

第一枚:清代掛花錢:王祥臥冰,孟宗哭竹。表現的是二十四孝中兩人各自孝順母親的故事。晉朝人王祥,為母臥冰求鯉。成語「臥冰求鯉」,說的就是王祥孝母的故事。孟宗哭竹,說的是三國時期的孟宗,為母治病,哭竹求筍,治愈母病的故事。 該枚掛花錢為江西官爐所鑄。黃銅。高:5.6厘米。存世不多。

清代 掛花錢 王祥臥冰 孟宗哭竹

第二枚:清代掛花錢:寳馬迎香千倍利,錢龍引聚四方財。此錢也稱「劉海戲金蟾」。該錢系川爐出品,黃銅。錢型較大,高達5.5厘米。因存世量少,現在的錢幣市場上,價格已過萬元。

泉友們收藏、研究古錢,或為喜好, 或為逐利,皆為常人心性。值得註意的是,真品掛花錢難遇難得,尤其是官爐出品且品相較好的掛花錢更難搜羅。倘能遇到真品,且價格合理,不妨購得三五,以求悅目,以推古之民風。若能獲利若幹,則更是錦上添花,可喜可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