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馬未都 | 龍紋 · 甲光向日金鱗開(一)

2024-04-02收藏

今天是二月初二「龍擡頭」,想不想來觀復博物館看看不同時期的龍紋文物呢?

其實,從遠古時代到明清,中華圖騰「龍」的形象在不斷發生著變化。而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知的龍,基本來自明清時期。那麽,大家想知道最早的龍是什麽造型嗎?

接下來,我們會按照朝代的順序,分6篇帶大家重溫 馬未都 先生所著的 【瓷之紋】 第一章:【龍紋 · 甲光向日金鱗開】。

以下摘錄是關於 【遠古-先秦時期】 的龍紋:

一個有文化的民族一定會有自己的圖騰崇拜。中華民族在其幼年時期就選擇了「龍」作為圖騰,由模糊到具象,由隨性到專註,至少用了五千年的時間,龍的形象才一點一點地完善,最終成為中華民族的標誌與象征。

實際上,中華民族是一個喜愛具象的民族,象形文字很能說明這一點,絕大部份的藝術表現也能證明。在漫長的文明行程中,我們創造了龍這樣一個神的形象,介乎抽象與具象之間,並堅持不懈地寄托著一個民族的精神。

龍的出現,緣於我們民族的情感。想象力超凡的祖先們將龍總結為九似,取各家動物之長,組合成這樣一個上天入水,翻雲覆雨,能幽能明,能大能小,無所不能的「神」,其精神層面對後世影響巨大。所謂九似乃九家之長:角似鹿,頭似駝(牛),眼似蝦〔兔),頸似蛇,腹似蜃,鱗似鯉〔魚),爪似鷹(鳳),掌似虎,耳似牛。雖九似說法不一,但九為陽數之尊,凡天上飛禽,水中遊魚,陸地走獸,有角無足結合為一體,使龍之形象千百年來讓國人既熟又生,既親又遠,既凡又神。

地處中原的河南濮陽一座早期仰韶文化的墓穴裏,有一條用蚌殼鋪砌而成的「龍」。在男性墓主人的兩側,用蚌殼擺塑龍虎各一,龍弓背昂首,長身有尾,前後有爪,動態若飛,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的龍的形象了,距今超過6000年。盡管此龍尚有爭議,但中華龍的形象已呼之欲出。

仰韶文化 蚌殼龍塑

龍的另一被人熟知的形象是紅山文化的玉龍,出土於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故宮博物院亦有同類作品收藏。此龍體長無足猶似蟒蛇,頭部似馬而嘴似豬,鬣毛長而飄逸,身呈蜷曲狀,整體與甲骨文「龍」有相似之處。紅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文化發達,僅以此「龍」形象就可知其文化底蘊,尤以美玉琢磨成龍,說明5000年前龍已深入人心。

紅山文化 玉龍

國家博物館藏

山西省臨汾陶寺出土一件彩繪龍紋陶盆,尺寸大,內繪蜷曲龍,利齒長信,身有鱗斑,已具備龍的基本特征。從出土情況可判定墓主人身份不同凡響,此盆可視為墓主人身份的象征物。此時距今約4000年。

新石器時代 龍紋陶盤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殷商時期最著名的龍應是婦好墓出土的玉龍了。這組玉龍有圓雕有浮雕,雖有別但總體風格相同,以墨綠玉圓雕蜷曲龍為準,龍頭飽滿、張口露齒、眼凸耳伏、雙足利爪、身體蜷曲有力,可以看出龍紋態勢,至此可以說,中華龍的形象已基本定型,這時距今尚有3000年。

商代 玉龍

婦好墓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

進入周,中國文明成長迅速,五經都產生於這個時期,六藝也是周代貴族教育的內容。周王自稱天子,與龍始有銜接。【周易】載: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九五爻乃君位爻,能居君位,則利濟天下。

戰國 曾侯乙銅冰鑒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春秋戰國之後,學術思想活躍,百家爭鳴。龍紋作品急劇增加,龍之造型變幻多樣。以青銅器為例,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外叔鼎,上海博物館的大克鼎,均有龍紋呈現,為西周早期作品;而著名的曾侯乙銅冰鑒,裝飾蟠龍紋為主,強調動態,尤其頸部所飾龍形耳,龍首反顧,長舌靈動,註重表達龍的內質,此時已進入戰國時期。

西周 外叔鼎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而同時期玉器亦並駕齊驅。故宮博物院藏西周龍紋玉璜,龍紋順勢而為,首尾相互照應;春秋出廓龍紋璧,龍躍然廓外,回首弓身;而戰國谷紋璧中心鏤空側身立龍,極具張力;此時的龍紋形象,多以曲身扭頸,張牙舞爪之勢,極生動地反映了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時的自由空氣。

春秋 玉龍紋出廓璧

故宮博物院藏

周代八百年的歷史,最偉大的成就是禮制的建立,繼而形成了有秩序的封建國家。這種政治倫理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基石,直接影響後世三千年。中華民族各種文化的源頭,大多可以追溯到周朝,包括今天社會津津樂道的儒學及道法。龍的形象在這一時期逐漸完善,除去政治層面的需求,還有美學層面的需求。龍紋在這一時期造型愈發優美,愈發具有獸之不及的「神」性,以至孔子見老子後說:「吾乃今於是乎見龍。龍,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雲氣而養乎於陰陽。」孔子此言說得莊重而巧妙,他把自己對龍的認識上升引申於人,尊重之意清晰可見。

戰國 谷紋立龍璧

故宮博物院藏

同一時期的管子也說:「龍生於水,被五色而遊,故神。欲小則化如蠶躅,欲大則藏於天下,欲上則淩於雲氣,欲下則入於深泉;變化無日,上下無時,謂之神。」這段話幾乎總結了春秋時代先哲們對龍的認識,讓後人對龍有了一個基本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