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科普君博物館記——博物館常見到的「觿」(XI)玉觿是什麽

2023-12-21收藏

觽,讀作(xī),一種造型,其首如龍而尾尖,有扁身和圓身兩種,扁身造型如半玉璧,圓身造型如象牙,為祭祀和祈福時之禮器,東漢後漸漸消失。


觽是古代一種錐形實用器,【說文·角部】:「觽,佩角,瑞耑可以解結。 」早期服裝不用紐扣,皆以繩帶系結相連,解衣釋服則多需借助於專用的一端粗闊、一端尖細的彎角形觽完成,古人將尖細彎曲的一端,插入繩結的縫隙中,使繩子松動,繩結便可輕松地開啟了。 觽的起源很早,一般認為是由動物獠牙或質地堅硬的一端尖細的彎形骨角充當,後來才出現人工制作的彎角形或長條狀骨質、玉石質的觽。

所以古代人並不習慣打蝴蝶結,只喜歡打死結

文學作品中的「觿」文化

【詩經·衛風·芄蘭】:「芄蘭之支,童子佩觽。」早期的觽是成人或已婚少年佩於腰間用於解結的實用工具,後世逐漸演變成腰間佩飾而淡化了實用解結功能。

【禮記·內則】中載:「子事父母,左佩小觿,右佩大觿」。表示長大成人後,要侍奉父母,孝敬雙親;(父母年紀大了,眼神力氣不好,幫助父母使用觿解開衣服)


因為帶鉤的出現,大家不在打死結,觿慢慢慢慢失去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