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陶器、瓷器、陶瓷器的區分

2024-03-06收藏

陶器?

瓷器?

陶瓷器?

你還是傻傻分不清嗎?

今天小編來為大家答疑解惑!

追溯

陶器

從舊石器時代晚期起

人類已開始用粘土塑造某些形象

如歐洲一萬多年以前的

馬格德林文化的野牛和熊等塑像

便是最明顯的例證

同時人類在長期用火的實踐中得到了

成形的粘土經火燒之後可變成硬塊的認識

這些都是產生陶器的先決條件

隨著農業經濟和定居生活的發展

谷物的貯藏與飲水的搬運

都需要這種新興的容器——陶器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劃時代的標誌

這是人類最早 透過化學變化

將一種物質改變成另一種物質的創造性活動

在埃及的尼羅河兩岸、西亞地區

以及敘利亞一帶、印度河流域一帶

以及意大利、墨西哥、秘魯等地

都出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對於中國

在距今約17000年的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中

出土了516件陶片

仙人洞出土陶片實物

瓷器

瓷器的發明年代比陶器晚些

但瓷器的具體發明年代到現在仍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觀點一:商代有瓷說。五十年代在河南、湖北、江西、河北、山東等地出土了不少以高嶺土作胎、表面施釉、質地堅硬、燒結溫度近1200攝氏度的商代釉陶碎片和整器,宋伯胤先生曾認為,這些東西具備了瓷器的條件,這就是商代有瓷說;

觀點二:瓷器出現的時間是西漢。湖南長沙馬王堆墓葬群之一的辛追墓中出土了一批竹排,其中部份竹排上寫有「資」字,系有竹排的器物是所謂的「印紋硬陶」,有學者認為「資」通「瓷」字,而這些印紋硬陶器,雖具有原始性,但仍然可以稱為最早的瓷器;

觀點三:劉秉誠等學者認為,瓷器開始出現的年代,應當根據「瓷」字始見的時期以及考古發掘出的器物相結合討論,在魏晉墓葬和遺址中也出現了一批質地堅硬、表層施青釉的器物,據此,瓷器出現的時間應該在魏晉時期

關於瓷器起源這一問題

學術界一直沒有蓋棺定論

馬王堆漢墓

馬王堆漢墓竹簡(局部)

補充:

從陶器過渡到瓷器,其實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自二十年代在安陽殷墟遺址發現原始瓷器碎片後,南北方各地皆陸續發現原始瓷遺址。那原始瓷又是什麽呢?中國矽酸鹽學會在金華召開了「中國古陶瓷學術會議」,會中陶瓷考古學家和陶瓷科技研究專家經過系統的研究和充分討論,最終取得了比較一致的意見:由陶器到瓷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個過渡階段,那就是原始瓷。原始瓷器的性質介於陶器與瓷器之間,有時更接近於瓷,但尚不完全等同於瓷。原始瓷器的出現是中國陶瓷工藝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陶瓷器

陶瓷器都是以粘土為原料

經過一定溫度燒制而成的

陶器

一般是以熔點較低的陶土為原料,經較低溫度(一般為700℃-800℃,有時也可達到1000℃,但通常不超過1200℃)下燒制而成。

瓷器

是以瓷土或瓷石為原料,在較高溫度(通常>1200℃)下燒制而成。

這是朕為你打下的瓷土

補充:

其實,陶瓷器的原料及燒成溫度受地域、年代等多方面的影響,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例如,作為制瓷原料的瓷土和瓷石,由於產地不同,所含成分各有所異,一般說來,在中國南方的浙江、江西、福建一帶多采用瓷石作為制瓷原料,而北方多采用瓷土作原料,有時還需加入適量的長石、石英等成分。

概括說來

陶瓷器的所用粘土原料和燒成溫度不同

導致它們在很多方面出現差異

01

瓷器表面一般多帶釉

釉的熔化溫度較高,故稱為高溫釉;

而陶器表面常不施釉

特別是早期的陶器更是如此

但在中國漢代出現釉陶

釉陶上的釉與瓷器表面的高溫釉不同

它的熔化溫度較低,故也稱之為低溫釉

著名的唐代三彩釉陶器(也稱唐三彩)釉彩就是低溫釉

三彩胡人牽駱駝俑(現藏故宮博物院)

灑藍釉地描金纏枝蓮紋棒槌瓶(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02

氣孔率、吸水率、強度

正是由於

瓷器以熔點比較高的瓷土或瓷石作為胎體原料

在較高的溫度下燒制

使得器物的氣孔少、吸水率低、機械強度高

表面若再塗上一層釉質

效能就會更好;

與此相反

陶器是由熔點低的易熔粘土作原料

在較低溫度下燒成的

其效能與瓷器恰恰相反

氣孔多、吸水率大、機械強度低

03

胎質

陶器的胎質多帶色

如:紅陶、黑陶、灰陶等;

瓷器的胎體呈現白色;

這與陶瓷器的原料有關

雙耳三足壺

(紅陶)

獸形灰陶鬶

(史前時期酒器)

04

透明度

陶器的胎體即使比較薄也不具備半透明的特點

例如龍山文化的黑陶

薄如蛋殼,卻並不透明;

而瓷器的胎體無論薄厚

都具有半透明的特點

呈現出一種晶瑩剔透的感覺;

這類區別也是由構成胎體原料的性質決定的

龍山蛋殼陶杯(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陶瓷是科學和藝術的綜合產物

它既是物質的產品

又是精神的產物

中國陶瓷更是中國文化遺產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