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造假王」康美藥業摘帽,卻與創始人馬興田夫婦無關

2024-07-14股票

雷達財經鴻途出品 文|莫恩盟 編|深海

曾卷入財務造假案的康美藥業,正重新回到資本市場的聚光燈下。

7月4日,康美藥業股票被撤銷「其他風險警示」,「戴帽」多年的ST康美借此重新換回了自己曾經的名號「康美藥業」。伴隨著公司股票轉出風險警示板交易,康美藥業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由5%變更為10%。

對於此次申請撤銷「其他風險警示」,康美藥業主要給出了三方面的理由,其中包括2022至2023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無保留意見、渤海信托案件的不確定性影響消除、持續經營能力改善等。

康美藥業的誕生,可以追溯至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馬興田與許冬瑾這對夫妻的聯手運作下,誕生於1997年的康美藥業一度成為市值突破千億規模的「醫藥白馬股」。然而,康美藥業卷入的A股最大造假案,卻讓公司墜入萬丈深淵,馬興田、許冬瑾二人也因此鋃鐺入獄。

財務造假風波過後,康美藥業的業績也開始「變臉」。2018年前,康美藥業的營收曾連續多年超過170億元。但到了2022年,康美藥業的營收已跌至40多億元的水準。而自2019年以後,康美藥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也常年處於虧損狀態。

2023年,康美藥業的業績有所回升,但其營收仍未能突破50億元的大關。去年全年及今年第一季度,康美藥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均已擺脫虧損泥潭,但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仍均為負值。

回溯康美藥業的「復活」之旅,康美藥業如今能夠「換血」歸來,離不開廣藥集團的助力。2021年,康美藥業成功引入國有資金及實力產業投資者。至此,由廣藥集團、廣東粵財等共同組成的廣東神農氏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神農氏」)成為了康美藥業新的掌舵者。

對於2023年所取得的成績,康美藥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推進實施「12355」全新戰略發展規劃,堅持聚焦高質素發展首要任務,公司經營發展持續向穩向好並在2023年度取得良好的經營業績,實作歷史性扭虧為盈,標誌公司進入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不過,此番重新「換血」歸來,康美藥業也暗藏隱憂。除了前述提到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仍未扭正的問題外,2022年、2023年、今年第一季度,康美藥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始終為負。而公司當前的市值,距離巔峰時期仍有千億以上的差距。

昔日A股「造假王」,終於成功「摘帽」

對於康美而言,今年的7月4日是有著特殊意義的一天。這一天,康美藥業的股票被撤銷「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ST康美」重新變更為「康美藥業」。

事實上,比起康美藥業的業務,康美藥業當年的財務造假事件在資本市場上掀起的波瀾更大。2018年底,證監會在日常監管發現,康美藥業財務報告真實性存疑,涉嫌虛假陳述等違法違規,隨即證監會展開立案調查。

次年4月,康美藥業主動「揭醜」,承認公司在2017年虛增貨幣資金299億元。2019年5月17日,證監會通報康美藥業財務報告造假,涉嫌虛假陳述等違法違規。隨後,康美藥業主動申請實施「其它風險警示」,康美藥業自此開始了「戴帽」之旅。

此後,證監會公布的數據,更是震驚整個資本市場。2020年5月,證監會給康美藥業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查明康美藥業多項違法事實,2016年至2018年期間,康美藥業累計虛增貨幣資金886.8億元,累計虛增營業收入291.28億元,累計虛增營業利潤41.01億元,累計多計利息收入5.1億元。如此令人咂舌的數據,直接讓康美藥業創下了A股市場有史以來最大的造假紀錄。

2021年4月28日,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康美藥業2020年度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了審計,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康美藥業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2022年4月29日,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公司2021年度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了審計,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公司仍存在觸發「其他風險警示」的適用情形,公司股票繼續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其實此番並非是康美藥業首次申請「摘帽」。早在去年4月,康美藥業就曾提出撤銷「其他風險警示」的申請。

不過,僅僅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康美藥業便再發一則公告,宣布了撤回關於公司股票撤銷「其他風險警示」的申請的決定。彼時,康美藥業在公告中稱,「公司滿足了前述撤銷‘其他風險警示’的基本要求,經過審慎評估,從保護投資者利益、充分揭示後續不確定性風險的角度出發,決定撤回關於公司股票撤銷‘其他風險警示’的申請」。

一方面,公司尚有未最終判決的歷史訴訟;另一方面,公司2022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為26.88億元,盈利能力尚待進一步恢復。

在7月3日釋出的公告中,康美藥業提到,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公司2022年度、2023年度內部控制進行審計,均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公司內部控制缺陷整改完成,內部控制執行有效。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公司因2020年度內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見而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相關情形已經消除。

渤海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與康美(亳州)華佗國際中藥城有限公司、亳州市新世界商貿有限公司等金融借款合約糾紛案件已終審判決並進入執行程式,公司2022年度已確認預計負債,對公司的不確定性影響已經消除;公司前期已及時披露訴訟進展,依法依規及時向市場充分提示風險;渤海信托案件相關責任人已被追究法律責任。

此外,康美藥業還表示,康美實業已進入破產清算程式,公司已透過司法程式向康美實業管理人申報債權,已窮盡一切手段維護公司利益和投資者利益;公司已於2021年底完成破產重整,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改善,核心主業情況持續向好。

因此,康美藥業認為,經對照【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相關條款進行逐項自查,公司涉及的「其他風險警示」情況已經消除,且不存在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

業績逐步走出陰霾,扣非凈利潤指標仍未扭正

十多年前,康美藥業曾推出一支名為【康美之戀】的廣告片。這則廣告由李冰冰和任泉擔綱主演,著名歌唱家譚晶演唱片中歌曲。由於動人的情節,這則廣告曾感動了不少觀眾,也讓康美藥業的名號傳遍大江南北。

而這則廣告描繪的劇情,其實是康美藥業創始人馬興田與許冬瑾之間互生情愫、共同創業的動人愛情故事。1997年,馬興田在廣東創辦廣東康美藥業有限公司。在此之前,馬興田正是借助其妻子中藥世家的條件發展中藥生意,從而實作的資本原始積累。

1998年,康美藥業成功研發出以絡欣平、利樂、諾沙為代表的國家級新藥,並被列入國家級科技專案。2002年,康美藥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借此正式登陸A股資本市場。2015年,風頭正勁的康美藥業甚至還成為A股第一家突破千億市值的醫藥公司。

不過,在卷入財務造假風波之後,康美藥業的業績曾一度一蹶不振。據東方財富數據顯示,2018年,康美藥業全年錄得170.7億元的營收,但緊接著第二年,康美藥業的營收便下滑至114.5億元,同比減少32.93%。2020年,康美藥業全年錄得營收54.12億元,相比上年足足少了一半還多。

2021年,康美藥業仍舊沒能止住營收下滑的頹勢,41.53億元的營收同比再度減少23.27%。2022年,康美藥業的營收終於止跌回升,但41.8億元的營收同比僅實作0.67%的微增。

這期間,康美藥業也常年身處虧損泥潭。2019年至2022年,康美藥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虧損分別為48.65億元、305.86億元、79.68億元、15.08億元。

不過,2023年,康美藥業正逐步走出業績的陰霾。財報顯示,2023年,康美藥業全年錄得48.74億元的營收,與上年相比增長16.6%。但若與此前動輒百億級別以上的營收相比,康美藥業去年的營收規模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利潤方面,康美藥業去年也成功從虧損的泥潭中爬出。2023年,康美藥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3億元,相比上年26.88億元的虧損成功扭虧為盈。但去年康美藥業錄得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7.53億元,仍為負值。

進入2024年,康美藥業於今年第一季度錄得12.01億元的營收,相較上年同期11.44億元的營收實作5.01%的增長。利潤方面,康美藥業第一季度延續了2023年的盈利態勢,錄得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47萬元。

不過,和去年一樣,康美藥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仍為虧損狀態,為-5848萬元。非經常性損益專案中,包括處置非流動資產的2598萬元、政府補助210萬元等。

7月12日,康美藥業釋出公告,預計2024年半年度實作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400萬元到21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實作扭虧為盈。

對於上半年業績預盈的情況,康美藥業表示,公司致力於最佳化經營管理和成本控制,透過多種方式推動擴產增收和降本增效,取得了顯著成果。一是中藥板塊營收規模同比增長預計超過 20%,同時毛利率也有所提升,該板塊毛利額同比預計增加 5500 萬元左右;二是透過精細化的費用管理,相關費用同比預計下降 500 萬元左右。

但康美藥業預計2024年半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仍為負值,介於-1.2億元到-9000萬元之間。而對於非經常性損益的主要影響,康美藥業在這則公告中也提到了三點內容。

其一是深化低效無效資產清理,充分挖掘閑置低效資產價值,非流動資產處置收益預計 2800萬元左右;其二是透過主動債務和解及法院結案等方式積極推動工程類債務化解工作,涉及相關收益預計 5000 萬元左右;其三是采取債權債務互抵、以物抵債等多種方式催收應收賬款,信用減值轉回預計4200萬元左右。

康美藥業「換血」重新出發,廣藥集團為其「刮骨療傷」

受財務造假案的影響,昔日曾登上富豪寶座的馬興田已逐步淡出了康美藥業的管理,還因此鋃鐺入獄。2020年5月,康美藥業釋出公告稱,馬興田因個人原因辭去康美藥業董事長、總經理等職務;許冬瑾辭去公司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等職務。

2021年11月,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馬興田以操縱證券市場罪、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資訊罪、單位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120萬元;許冬瑾等其他11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至六個月並處罰金。

雷達財經註意到,在康美藥業官網的主頁中,當前可以看到「廣藥新康美天下健康美」、「新時代新康美新醫藥」等全新的介紹語。康美藥業如今能夠重新「換血」歸來,一定程度上離不開重整投資人的出手援助。

2021年,由廣藥集團、廣東粵財等共同組成的廣東神農氏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出資54億元,成為了康美藥業的第一大股東。此後,康美藥業成為由神農氏實際控制的企業。

2021年年底,在神農氏的主導下,康美藥業完成破產重整工作,全部債務已透過現金、股份、信托權益等方式實作100%清償。

根據康美藥業此前釋出的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年末,神農氏持有康美藥業25.31%的股份,是康美藥業的控股股東。不過,身為康美藥業控股股東的神農氏並沒有實際控制人。

據了解,廣藥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神農氏中醫藥合計持有神農氏46.049%的股份,其他無關聯的三位合夥人合計持有53.951%的股份。神農氏的執行事務合夥人、任一合夥人或受單一方控制的合夥人均無法控制神農氏的合夥人會議,亦無法控制合夥企業的決策委員會。

神農氏各合夥人共同承擔投資風險,共享投資收益;虧損由所有合夥人按其認繳出資比例分擔,其中有限合夥人分擔的責任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神農氏內部不存在一致行動的特殊安排。因此,神農氏無實際控制人,康美藥業亦無實際控制人。

雷達財經從康美藥業此前釋出的財報了解到,目前擔任康美藥業董事長的人選為賴誌堅,其任期自2022年1月25日開始,直到2025年1月24日終止。去年,賴誌堅從康美藥業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150萬元。

翻閱賴誌堅的從業履歷不難發現,其具有「廣藥系」背景。據悉,賴誌堅曾先後擔任廣州陳李濟藥廠品質部副部長、部長、經營部行銷總監、行銷部副部長,廣州星群(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副經理,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技質部副部長兼廣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經理,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質素副總監、技質部部長、安全生產發展部部長。而前述報告期內,賴誌堅還身兼康美藥業股東單位神農氏決策委員會的委員職務。

而在康美藥業擔任董事、總經理職務的劉國偉,也有著「廣藥系」的背景。自1997年起,劉國偉曾先後在廣州醫藥有限公司、香港保聯拓展有限公司工作。2011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劉國偉擔任廣州醫藥有限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兼)職務。2016年3月至2022年4月,劉國偉又先後擔任廣州采芝林藥業有限公司黨委委員、董事、總經理,廣州神農氏中醫藥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

在廣藥集團和康美藥業新一屆管理層的整體規劃下,康美藥業秉承「新康美,健康美」的經營理念,以中藥飲片為核心的智慧型中醫藥大健康品牌企業為戰略定位,推動實施「12355」全新戰略規劃,堅持聚焦主業,持續夯實中醫藥全產業鏈布局。

與此同時,康美藥業還以中藥飲片為核心,以智慧藥房為抓手,全面建設「大健康+大平台+大數據+大服務」體系,進一步打造有影響力的中醫藥全產業鏈精準服務型「智慧+」大健康產業企業。

廣藥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司法重整,康美得以消除沈屙痼疾,此康美已非彼康美。此次康美藥業成功「摘帽」,以全新面貌回歸證券市場,意味著康美藥業已走出「ICU」,整體上處於向好的趨勢中。

據第一財經,談及公司2023年度業績,一位接近ST康美的知情人士說,「在主業發展的過程中,公司沒有把‘歷史遺留問題’扔在一邊,也在逐步解決,所以才會有了‘扣非後虧損’。」

然而,除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還未扭正外,康美藥業還有其它隱憂。財報顯示,2022年、2023年、今年第一季度,康美藥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始終為負,這意味著康美藥業的業務可持續性和盈利能力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截至7月12日收盤,康美藥業股價報收2.09元/股,最新市值為289.75億元,距離其巔峰時期市值縮水超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