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停牌退市,上萬股東被「活埋」!誰「殺死」了貴人鳥?

2024-03-27股票

貴人鳥,被強制退市了。

3月11日晚,ST貴人釋出公告:2月1日至3月7日,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1元,公司股票已經觸及終止上市條件,上交所對公司股票作出終止上市決定。

根據貴人鳥披露資訊,截止2023年9月30日,股東總數有2.92萬。保守估計,停牌之日股東人數應該還有上萬。隨著貴人鳥停牌退市,這也意味著上萬名股東被徹底「活埋」。

十年之前,貴人鳥一飛沖天,成為「A股運動品牌第一股」,創始人林天福憑借190億身價問鼎泉州首富。

沒想到,上市即巔峰。

此後十年,貴人鳥開啟瘋狂擴張模式、涉足多個領域,業績卻一路下滑。 曾經風光無限的貴人鳥如今被強制退市,林天福也從泉州首富淪落為被限制高消費的物件。

誰「殺死」了貴人鳥?

貴人鳥,上雲端

貴人鳥誕生於「中國鞋都」泉州晉江。

上世紀90年代,晉江烏邊港周圍遍布數千家制鞋廠,安踏、特步、361°、鴻星爾克、喬丹、匹克等眾多鞋企從這裏起家,凝聚成「晉江系」的血液。

1980年,林天福來到這裏打拼。與大多數品牌起點一樣,他從家庭小作坊開始,起初只有5個人,主要從事運動鞋貼牌代工。

從作坊到工廠,再到成立自有品牌,林天福一步步把攤子鋪大。2004年,他成立貴人鳥股份有限公司,自此開啟品牌之路。

千禧年後的首個十年,是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黃金十年」。國內經濟持續升溫, 2008年北京奧運會更是提供了野蠻生長的沃土,行業每年以30%-50%的速度高速增長 。2008年前後,有15個品牌門店數超過3000家。李寧、安踏、361度、特步、匹克等「晉江系」鞋企,都在「黃金十年」裏奔赴香港上市,成功躋身資本市場。

彼時,這一批運動品牌擅用行銷「三板斧」:體育明星代言、贊助體育賽事和投放央視廣告體。 貴人鳥另辟蹊徑,在打造品牌上選擇了娛樂明星與球隊贊助。

2007年贊助湖南衛視【快樂男聲】、東方衛視【我型我秀】、江蘇衛視【絕對唱響】等選秀節目;先後請劉德華、張柏芝、林誌玲等明星擔任貴人鳥代言人;斥資拿下2008年北京奧運會美國籃球隊贊助,讓球星匯集的美國籃球夢七隊球員穿著貴人鳥的球鞋出現在賽場……

娛樂圈和體育圈雙重助推和曝光,讓起步較晚的貴人鳥聲名鵲起。

2008年的中國運動鞋服市場中,Nike、Adidas市占率位於前列,本土品牌位居其後。這一年,貴人鳥市占率為3%,在國產運動鞋服品牌中排名第五,僅次於李寧、安踏、特步和361度。

乘著北京奧運會的東風,貴人鳥展翅高飛,門店數量從2009年的1847家激增至2013年的5560家。2011年,是貴人鳥開店高峰期,平均每天就有3家新店開業,其營業額從2009年的6億元飆升至26.5億元。2012年,貴人鳥年營業額再度攀升,達到28.6億元。

2014年1月24日,貴人鳥登陸上交所主機板,成為「A股運動品牌第一股」,貴人鳥飛上雲端,風光無限。

2015年股市走牛,貴人鳥水漲船高。5月,貴人鳥「飛上」67.92元/股的高位,市值一度超過417億元。這一年,林天福憑借190億元身價,力壓恒安國際(1044.HK)的施文博和安踏體育(2020.HK)的丁世忠家族,登頂泉州首富。

只不過,東風終將消散,貴人鳥難再「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貴人鳥墜落

北京奧運會的紅利,在2010年之後消耗殆盡。隨著市場需求減弱,體育產業此前的激進擴張,引發了供給過剩、庫存積壓等系列問題。

數據顯示,中國運動鞋服市場規模CAGR(復合年均增長率)在2007年至2010年達到16%,2011年至2014年則大幅滑落至2%。

「當時體育品牌到處都在打折甩賣。」

行業集體入冬,貴人鳥也不例外。

2008年之後,貴人鳥在中國運動鞋服市場的市占率一路下滑,2009年至2013年,貴人鳥市占率分別下滑至2.6%、1.9%、1.7%、1.5%、1.1%。

行業危機顯現,同行們紛紛自救,先後對渠道進行改革。

李寧耗資18億元協助經銷商清理庫存,後最佳化渠道、推動轉型,2015年實作盈利;安踏一方面為清理庫存進行渠道改革,另一方面收購斐樂發力高端市場,開始多品牌戰略運作,雖經歷幾年陣痛,卻在市場的此消彼長中,提升了江湖地位,到2012年,安踏營收超過李寧,成為中國運動品牌第一。

貴人鳥在忙什麽呢?——開店。

不少員工表示, 貴人鳥「騰飛」後,林天福有點不太一樣了

創業初期,林天福事必躬親,經常跑市場、巡店,公司日益壯大,林天福的重心轉移到了戰略方面。

「2012年前後,他很少去一線,他認為自己的經驗足以處理企業經營中所有的問題。」

不少員工越來越感受到林天福的「固執己見」、「剛愎自用」、「偏信則暗」。

「在公司的決策討論中,對於大部份員工反對的事項依然堅持推進,並表示出了問題算他自己的。」

「他特別信任老人,那些跟他關系比較近的人往往會在非工作場合、私底下提意見,而不是把問題拿到桌面上討論。」

有人把林天福這種性格歸為「江湖氣」,但無論如何,企業的命運確實與掌權者息息相關,從這個層面看,讓林天福和貴人鳥都沾染了一層個人英雄主義的色彩。

那幾年,貴人鳥戰略決策上失誤,被前期積攢下的的優勢和財富遮蓋,即使市占率逐年下滑、主業式微,公司依然還在正常運轉。

2013年,貴人鳥營收24.06億元,同期361°收入35.83億,特步43.43億元,李寧58.24億元,安踏則為72.81億元,貴人鳥營收接近頭部的三分之一,處於第二梯隊偏後的位置。

主業式微,還不足以致命。真正的危機,始於2014年上市之後的盲目擴張。

一張A股IPO的門票,讓貴人鳥在資本市場大熱,實實在在募到8億多元現金。同年底,又發行了可轉債,再募到8億元。還掉部份債務後,貴人鳥年底賬上趴著12億元現金。

野心勃勃的林天福,開始為貴人鳥規劃一盤更大的棋:跳過「品牌多元化」的階段,直接進入「產業多元化」。

「我們希望打造多種體育產業形態協調發展的體育產業化集團,成為國內體育產業第一公司。」

於是,貴人鳥打著體育概念股的名頭,玩起了資本遊戲——開始從傳統運動鞋服行業向泛體育產業大力轉型,圍繞體育產業展開了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投資並購活動,並一直持續到2017年。

2015年,貴人鳥以2.39億元入股虎撲體育;豪擲2億元和1.2億元分別投資康湃思體育和西班牙足球經紀公司BOY;後又聯手虎撲等合作方,設立專註於體育產業投資的動域資本,據天眼查數據,動域資本相關的公開投資事件共41起,覆蓋移動健身套用、電競等熱門方向。

2016年,貴人鳥以3.83億元收購傑之行50.01%的股份;又向安康人壽投資2.6億元,意圖進軍體育保險;以3.88億元購入名鞋庫51%的股份。

2017年,再次出資3.675億元收購名鞋庫剩余49%股權;並以傑之行之名收購勝道體育45.45%的股份。

短短3年,貴人鳥先後進行了10余次大手筆的收購,累計燒掉了近46億元,在手現金縮減至7.47億元。

四處出擊的貴人鳥,一度張揚到希望更名為「全能體育」。

猛藥必有副作用。 一方面,這些高溢價並購的業務有兩個弊病,一是盈利能力較弱,二是新進入的領域關聯度不高,協同性難以快速體現;另一方面,貴人鳥本身能穩定貢獻利潤的運動服飾業務,由於戰略不聚焦、資源分散,在日漸強大的對手前節節敗退。

到2018年,安踏、李寧分別跨越200億元和100億元的營收門檻,貴人鳥鞋服業務依然徘徊在25億元,毛利率只有26%。這一年,貴人鳥全年虧了6億元,線下總門店數凈減少852家至2878家。

這個時候,沈迷「全能體育」的貴人鳥才從夢中驚醒,重新轉向主營業務,開始以「賣賣賣」自救。其先後釋出公告,出售旗下子公司康湃思37%的股權,出售所持有虎撲13.66%股權,以3億元轉讓運動用品線下店傑之行50.01%股權。

可惜貴人鳥醒悟得太晚了,市場早已「變天」。安踏以多品牌矩陣發展為路線,在鞋服這一方天地耕耘出2000億港幣的市值;即使是沒有走出鞋服賽道的李寧,聚焦單品牌,以國潮開路,鳳凰涅槃。

此時的貴人鳥與行業頭部相比,體量只是其零頭,加上債務壓力巨大,經銷商也面臨資金壓力,精店替換小店等策略已無法及時落地。對消費者而言,「貴人鳥」這個品牌的消費記憶似乎停滯在了10年之前。現在它的鞋是什麽樣的?毫無印象。

雪上加霜的是,這幾年,中高端品牌下沈、原有客群消費升級,在賴於生存的三四線市場,貴人鳥也逐漸無立足之地。

財報顯示,2018年至2020年期間,貴人鳥連續三年巨虧,分別為-6.86億元、-10.96億元、-3.82億元,三年間總計虧掉21.64億元。

飛上雲端的貴人鳥,開始墜落。

誰「殺死」了貴人鳥?

雷要炸了。

當初為了籌集用以擴張的46億元資金,貴人鳥一直在做股權質押。

到2018年6月,貴人鳥由於業績慘淡及上半年報數據未達預期,引發投資者拋售股票,股價連續7個交易日跌停,市值蒸發約90億元。

這成為倒下的第一塊多米諾牌。

據【懶熊體育】報道,當時為了緊急償還即將到期的幾筆債務,貴人鳥賬上的現金流與流動資產被迅速抽空,再加上身陷債務危機,外借無門的貴人鳥只能拋售業務以回籠資金,投資標的幾乎全部出手。

即便如此,2019年貴人鳥依舊債務逾期,大部份股權遭到凍結。

2020年,貴人鳥年報顯示,集團在2019年虧損10.96億元,連續三年虧損,貴人鳥因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告。2020年5月6日,貴人鳥股票簡稱變更為*ST貴人,林天福本人也被限制高消費。同年年末,貴人鳥資產負債比飆升至驚人的100.92%,已經資不抵債。

2021年4月23日,經過長達一年半的溝通,貴人鳥破產重整計劃在債權人會議上投票透過。之後, 由東北「糧食大亨」李誌華控制的黑龍江泰富金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斥資4.2億元取得貴人鳥20.36%的股份 ;林天福100%控股的貴人鳥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原有的66.18%股權被稀釋到26.5%,仍然是最大股東。與此同時,林天福之子林思萍接棒林天福,成為貴人鳥董事長兼總經理。

林思萍上任後,眾人熟知的事件是2021年7月河南暴雨的「破產式捐贈」,當時,伴隨「負債超35億卻捐款3000萬」的詞條,貴人鳥幾度登上熱搜。

重整這年,*ST貴人扭虧為盈,實作凈利3.63億元,成功摘帽,股票簡稱變回「貴人鳥」。保殼成功的貴人鳥,被稱為A股「不死鳥」。

剛有了一線生機,林思萍接手僅一年後,2022年7月,林天福持有的貴人鳥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的股權因司法拍賣大振幅下降,泰富金谷被動成為控股股東,李誌華成為公司實控人。8月,李誌華取代林思萍成為貴人鳥新任董事長。至此,林氏家族逐漸淡出貴人鳥。

李誌華入主後,以跨界多元化開始布局涉農業務,新增大米加工及銷售、糧食倉儲業務——早在2021年7月,貴人鳥就設立了全資子公司上海米程萊貿易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玉米、大豆等農產品的收購、加工、銷售和倉儲等業務。

當時, 為了挽救頹勢,在貴人鳥破產重組後,采取「運動鞋服+糧食貿易」雙主業經營模式,屢屢加碼涉農業務 。雖然「農業」二字看上去與貴人鳥「八竿子打不著」,但不得不承認,這樣的運作使得身處退市邊緣的貴人鳥有了一口喘息的機會。

只不過,糧食業務雖然營收占比不斷提升,但並未如願給貴人鳥帶來可觀的利潤。

2023年半年報顯示,糧食業務實作營收3.42億元,同比增長43.5%,占貴人鳥總收入的比重約為48%;運動鞋服行業營收同比下滑19.5%至2.32億元,占比約為32%。

值得註意的是, 易主後的貴人鳥,在財務內控上存在諸多瑕疵

據【華爾街見聞】報道,2023年1月,其披露2022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實作凈利7477萬元,實作扣非凈利1.58億元。但直到4月27日,ST貴人披露的業績預告更正公告和2022年報顯示,其實作凈利為-941萬元,扣非凈利為6937萬元,與事先披露的預報業績相去甚遠。

隨著年報的披露,時任年審機構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對【2022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出具了否定意見,並指出,在糧食貿易的采購和銷售、資金活動等方面,ST貴人的內控存在重大缺陷。

貴人鳥再度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又成ST貴人。彼時,距離其摘帽不過兩年。

整個2023年,李誌華動作頻頻。3月,貴人鳥宣布進軍預制菜;9月,貴人鳥直接宣告其徹底離開鞋服行業,走向「農場」。看上去,這一年貴人鳥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梳理資產,剝離鞋服業務。

李誌華的一連串動作引發外界猜測,有業內人士認為,當初泰富金谷對貴人鳥的投資,李誌華就意在「借殼上市」——裝入糧食,剝離原本的鞋服主業。

無論如何,李誌華接手後的一系列急救措施,並未拯救病危的貴人鳥。停盤前一天,貴人鳥的股價定格在了0.67元,距離其巔峰時期67的股價,縮水了99%。

停盤之後,貴人鳥品牌官方微博釋出了澄清訊息: 貴人鳥品牌並未面臨倒閉的情況,目前貴人鳥品牌已經獲得品牌授權獨立營運,不受退市的影響。

十年上市一場夢,百億市值終成空。無論是林天福還是李誌華,乃至如今被「活埋」的上萬股東,墜落的貴人鳥之下,沒有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