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份女股民一開始進入股市,只是為了賺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們也在股市中挖掘到了不一樣的意義。
股市就像一個安全屋,能讓女性和無聊的日常、繁雜的瑣事隔絕開來,忘記自己妻子和媽媽的身份,在其中暫時找回只屬於自己的感覺。
異類股民
10月8日,國慶長假後的第一個工作日,31歲的北京國企員工圓圓從早上睡醒開始,就對這一天滿懷期待。
9點25分,離開市還有5分鐘,還在等待開早會的她,顧不得整理自己馬上要在早會發言的內容,先掏出手機,點開炒股軟件檢視股票行情。
還沒開市,只是開盤前集合競價,手機就已經是滿屏紅色,圓圓忍不住截了個圖,「真是活久見了」,她笑著回憶當時那一刻。
● 受訪者供圖
當天,滬深兩市上漲個股超5300家,近千只個股漲停,漲幅10%以上的股票達到3237只,均為歷史最高水平。從一開盤,股市就顯示出強勁勢頭,交易持續活躍,開盤5分鐘成交額就超過5000億元,滬指創下2000年以來最大開盤漲幅,創業板指、北證50指數則創下歷史最大開盤漲幅。
但股市暴漲,並沒有讓圓圓的好心情持續多久。
收盤後她沮喪地發現,她所持有的股票價值在2022年腰斬,8日這天的牛市只是讓她略微回本,「從虧了50%變成‘只’虧40%。」她無奈地說。
圓圓之所以對股市有如此高的預期,源於政策面的巨大利好。
9月19日,美聯儲降息。9月24日,中國官方宣布一系列提振經濟的政策。一直萎靡不振的中國A股市場,迎來了久違的爆發期,連續6天上漲,突破了3500點大關,迎來了近幾年的最高點。
9月最後一天,A股市場共5307只股票上漲,只有29只股票下跌,你想從一片通紅的行情中找到一只下跌的股票,都變成極其困難的事情。
可以說,這個時期,A股就是一棵搖錢樹,只要你能進場,閉著眼睛隨便選一只股票,大概率能賺錢。
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在這樣一個能夠快速致富、創造了無數財富神話的地方,像圓圓這樣的女性股民,始終是少數。
根據Mob研究院和【經濟日報】的數據,2007年A股男性股民占比一度接近75%,女性占比只有25%,到了2023年,女股民占比略有上升,但也只有不到30%。
眾所周知,股票投資是個「零和」甚至「負和」博弈的遊戲,有人甚至把炒股稱為「虎口奪食」,參與者必須承擔巨大風險。作為傳統視角下「更保守、更不願意承擔風險」的性別,女性股民算是股票市場中的異類。
社會對於女股民的印象也並不算好,湖南理工學院碩士方得軍在一篇論文中,總結了普通人對於女股民的普遍看法:
「大部份女股民匆忙入市、半途入市,既沒有鉆研股票的想法,也沒有吃透股市的決心...... 她們往往依靠聽取的各路訊息作為股票買賣的依據。然而在中國股市,最不缺的是訊息,最靠不住的也是訊息。」
但女股民的真實形象, 真的是這樣嗎?
「離經叛道」
圓圓第一次聽說股票,還是源自7歲時,她身邊一位「離經叛道」的親戚。
圓圓出生於天津一個普通工人家庭,身邊的長輩都在體制內工作,偏偏她叔叔的老婆,也就是她嬸嬸選擇全職炒股,還賺了不少錢。因此他們全家搬進了豪華的商品房,添置了價格不菲的電腦、空調等電器。
當時很多長輩都覺得,這位嬸嬸不務正業,賺了錢也只是暴發戶,對她指指點點。但年幼的圓圓覺得嬸嬸很勇敢, 「有一種‘能趕上時代步伐’的感覺」,一顆炒股的種子就此在她心中埋下。
2015年,圓圓大學畢業,恰逢那一年股票市場行情非常好,根據同花順大數據,2015年A股股民人均盈利20222元,收益率為12.41%。
市場彌漫著的樂觀情緒,感染了圓圓,她想起了童年時嬸嬸的經歷——或許是為了賺錢,或許是為了向嬸嬸致敬,或許只是因為畢業後她下鄉支教,平時工作不忙,閑得無聊——反正在種種因素驅動下,她進入了股市。
圓圓依然記得自己買的第一只股票,當時她對股市知識略勝於無,選擇這個股票只是因為價格合適,不貴也不便宜,她剛好買得起。
她狠心砸了自己為數不多的2000元積蓄,僅僅兩周就賺了600元,她用這筆錢買了一件漂亮的保暖羊絨衫,她也第一次感受到,原來股市真的可以快速致富。
股市起起伏伏,創富神話每年都有,越來越多像圓圓這樣的女性股民,開始出現在股市——這個曾被男人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的領域。
在女性使用者為主的小紅書,無數以「女大學生炒股」「27歲女性辭職炒股」「家庭主婦炒股」主題的貼文成為熱帖,底下有幾百上千條評論,不少女性使用者刷屏交流炒股心得。
29歲的@海馬噗噗就以「29歲全職炒股女孩」的形象,在全網積累了近20萬粉絲,光是在小紅書就有近7萬粉絲。
她每條小紅書筆記都有近千條點贊、數百條留言,粉絲關註她炒股日常、盈虧情況,每天就像追連續劇一樣追更,活躍度比一些上百萬粉絲的博主還要高。
還有爆紅的北京「股神奶奶」劉京新,曾放言「股票市場就是我的提款機,股票市場就是我的印鈔機,在我眼裏沒有牛市、熊市,只有牛股和熊股」,也獲得了數萬粉絲的追捧。
當然,圓圓炒股的熱情也幾經起伏。2015年,首次進入股市就獲得開門紅後,圓圓並沒有在股市上趁熱打鐵,她在往後幾年選擇讀研,由於學業繁忙,她便把股票清空。
直到2019年,圓圓已經碩士畢業並工作,一天在通勤路上她無聊刷手機,看到茅台股票已經到了800多元一股。她記得四年前茅台一股才100多元,當時她打算購買,只是因為資金不足再加上要考研,這才作罷。
在她離開股市的這4年,她剛好錯過了透過股市讓財富大量增值的機會。「我那個時候還挺感慨的,就覺得我還是錯過了很多,我已經浪費了三四年的時光,我現在要好好學習股票知識。」
圓圓下定決心,她要重回股市。
找回自己
女性為什麽要炒股?
43歲的茉莉跟圓圓不一樣,她不是單純地想要靠股市積累財富,某種程度上說,她是想借由炒股擺脫自己的中年危機。
那幾年,她簡直四面楚歌:她當過教培負責人、開過公司,但行情不好,工作很不順利;兩個孩子到了不省心的年紀,需要大人照顧;老公也總是和她意見不一,和她吵架;連她最親近的妹妹也得了癌癥,急需治療。
在現實的壓力下,她選擇辭職在家,先照顧孩子和妹妹,但她不甘心只做攤手向老公要錢的全職媽媽,於是想著找點副業。
什麽副業不用加班、時間自由、周末雙休,還方便照顧家人?那就唯有炒股了。
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茉莉並不快樂,她總是試圖控制老公和孩子,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在對方一再抗拒後,家庭氛圍也變得非常緊張。
但進入股市後,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掌控感,對她來說,股票其實非常簡單,「無非就是尋找自己的框架,在自己的框架中做事」。
在全職炒股的日子中,她也慢慢找到了內心的平靜。年輕時她壓根沒辦法接受生活的走向不如自己的預期,對老公和孩子都有很大的期待,但在股市打滾了一段時間,她也學會看淡生活中的風風雨雨。
她用自嘲的口吻解釋:「或許是因為虧麻了,平常心修煉出來了吧。」
● 茉莉在小紅書分享自己的炒股見解
本來股票只是她面對生活為數不多的無奈選擇,沒想到卻成為她對抗庸常世界的法寶。
作家韓松落寫過一本書【為了報仇看電影】,他認為看電影是為了報仇,為了向庸常的世界報仇,能在電影中兌現現實中難以實作的夢。這個觀點,其實也可以放在股市中, 不少女性炒股,就是「為了報仇去炒股」。
38歲的英子,炒股之初也是因為看到姐妹炒股賺了錢,心癢難耐,便被姐妹拉進了股市。
但在股市折騰了幾年,她對股市的態度改變了,從一開始「賺錢的工具」變成了「愛好」,每天看行情、看股評、做交易,錢沒賺幾個,人倒是忙得不亦樂乎。
她也想得很明白:「咱們這個歲數了,做啥都沒激情了,但人還是得找點事情做做,不然以後得日子怎麽熬下去啊。」
29歲的童童是真的為了「報仇」。一開始她炒股只是為了報復出軌的丈夫,她不懂股市,只是聽說不少人炒股虧了錢,她便把夫妻共同賬戶中的幾萬塊投入股市,想著虧光後能讓丈夫肉疼。
但沒想到,她瞎選的幾個股票居然飆升,她的錢不僅沒虧還賺了10%,她就由此開始研究股市,最後越研究越入迷。
「我只有在股市裏才能獲得尊嚴。」在她看來,炒股不需要拍馬屁,不需要拼爹媽,不需要有高學歷,完全靠個人的本事賺錢,「這是十分公平的遊戲」。
絕大部份女股民一開始進入股市,只是為了賺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們也在股市中挖掘到了不一樣的意義。
股市就像一個安全屋,能讓女性和無聊的日常、繁雜的瑣事隔絕開來,忘記自己妻子和媽媽的身份,在其中暫時找回只屬於自己的感覺。
比如,對茉莉來說,在炒股之外,她也有了更多直面自我的時間。她覺得自己過去逼老公逼孩子逼自己,弄得雞犬不寧,但人到中年,她明白家人平安孩子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只是錦上添花。
她在小紅書上分享自己的感悟:「為什麽中年人愛炒股?因為總在不斷沈重打擊你的同時,又源源不斷給你希望!」
男女有別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炒股的女性仍然有點「偷偷摸摸」。
哪怕已經炒股10年,圓圓至今不敢告訴家人自己正在炒股,小時候家人對於嬸嬸的非議,她依然記憶猶新,她不願意成為家人口中那種不務正業的人。
她的家人始終覺得,炒股並不是正經人做的事情,女孩就更不該這麽做了。
用世俗的眼光來衡量,對於女性來說,似乎永遠有比炒股更重要的事情,學習很重要、嫁人很重要,所謂的「人生大事」一到,股票就必須讓路。但社會輿論很少對男性有這樣的需求,總覺得男人炒股賺錢無可厚非。
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說的那樣, 在一個女性他者化的社會,男性處於有利地位,因此男性可以自由自在地追求和享受自己的事業,不會有人告訴他們,他們的事業會和自己作為情人、丈夫和父親的幸福沖突。
但女性必須放棄自己的「主體性」,也就是說,她們不能擁有對自已生活的理想願景,不能隨心所欲地去追求自己想要成就的事業,因為這一切都被認為是沒有女性氣質的。
而股市這種地方,被視為不適合女性進入的禁區,那些進入股市的女性,不僅進入了這塊禁區,還不懼激烈的競爭,展現著自己對於財富的欲望,在賺到錢之後,還得到了金錢和精神的自由。
可以說,女股民 不怕競爭、忠於欲望、勇敢尋求財富的做法,和大部份人心目中傳統女性形象相背道而馳。
開啟搜尋平台,以「女股民」作為關鍵詞,映入眼簾的往往是「女股民3季度虧損25萬」、「女股民炒股10年還是虧貨」、「決心離開股市的女股民再次被收割」等充滿負面評價的文章。
可以說,社交平台上的「女股民」就像「女司機」那樣,更像是一種嘩眾取寵的噱頭,眾人都以看到她們出洋相為樂。
湖南理工學院碩士方得軍,曾在論文【中國當代股市小說中的女股民形象研究】中,發現在當代股市小說中,女股民和男股民的形象,有著天差地別。
絕大部份的股市小說中,男股民面對股市的挫敗,往往會勇往直前不服輸,最後結局則以男股民大獲全勝結束。但在塑造女股民時,則以表現女股民失敗的故事居多,以展示她們的脆弱和敏感。
比如杜衛東在【右邊一步是地獄】中塑造的女散戶辛怡,她性格軟弱,毫無主見,因為運氣好在牛市賺了錢,結果屢買屢賠,挪用400萬公款後,股市暴跌,她精神崩潰,選擇自殺。
哪怕其中偶爾有女股民賺錢的情節,作家也必定把情節設定成「靠肉體換來男人的幫助,才得以成功」。【股市中的悲歡離合】中的聞黎瑛,就是靠出賣自己的身體,跟隨強總坐莊建老鼠倉積累財富。
方得軍認為, 股市小說其實是當代社會文化的縮影 ,這些情節的設定,其實暗含了現實生活中,股市對於男性的支持和歡迎,對女性的歧視和阻撓。
22歲的女大學生小婷,趁這次股票大漲,投了幾千塊到股市湊熱鬧,沒想到一天虧了好幾百。她把這一事情分享到社交平台,沒想到下面有人評論:「虧麻了,快去擦邊吧,晚了就來不及了。」
另外一位女大學生小言,也是湊熱鬧投了幾千塊,因為運氣好賺了兩三百。她同樣把這件事分享到社交平台,沒想到評論區根本不關心她炒股賺了錢,只對她的身材和顏值感興趣,她還收到不少私信問她:美女,交朋友嗎?
27歲的紫雨是炒股老手,經常活躍在某炒股群。一天群裏來了好幾位新人,紫雨一看這幾位完全沒有炒股知識,不懂開戶要求,不知道資金限制,就好心提醒了幾句,沒想到對方來了句——這群裏居然還有女的?
茉莉的老公也不贊成她全職炒股,經常勸茉莉找份工作。但茉莉覺得,這年頭工作本來就不好找,炒股能有時間照顧家庭,享受生活,還能賺點生活費,已經是最優解。
兩人吵了好幾次,最後選擇「相互嗤之以鼻,你不接我的盤,我不抄你的底,大家互不幹涉」。
這一切都印證了方得軍的一個觀點, 股票市場的興起給了當代女性一個新的活動空間,但也使得掩蓋在「男女平權」假和諧表象之下的「男強女弱」觀念得到了充分的暴露。
「不要賭博」
那麽,在股票市場,女性和男性在操作上,有什麽不一樣?
或許是因為錯過茅台的經歷過於深刻,圓圓覺得男性炒股最大的優點就是膽子大、夠果斷。
她有一位前同事,據說2020年拿著僅有的積蓄all in,在股市賺了大錢,之後幹脆辭職炒股。她敬佩這位男同事的果斷,也覺得很多女性的確缺乏這種勇氣。
但另一方面,她又覺得女性比較謹慎是一個優點,在2022年之前,她一直玩長線,從來沒虧過一分錢。
但在2022年,她因為情感出了問題,心情不好,開始不斷換手,反而虧了一半錢。
圓圓的感覺,其實和科學家的調查數據不謀而合。
根據【中國證券報】的一組數據,2018年女股民平均持股天數為27天,比男股民多6天;平均買賣股票數量15只,比男股民少9只,而女股民的平均收益率比男股民高2.86%。
但圓圓認為,炒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找準自己的節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炒股方式,有人喜歡長期持有,有人喜歡短線投資,沒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最適合的方式,而她自己就最適合長期投資。
她覺得,新手進場,最快的入門的方式就是準備幾萬塊,先在股市摸爬滾打一段時間,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炒股節奏,錢虧光了就當交學費了。「你不知道怎麽虧錢,那你肯定也不知道怎麽賺錢。」
圓圓校友群有一位師妹,剛進入股市,經常在群裏分享自己的動態。圓圓發現師妹前幾天剛把一只白酒股票拋掉,過了幾天又把這只股票買了回來。
她一看就知道,師妹壓根不知道為什麽要買,只是聽了某個人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就稀裏糊塗這麽做了。她也不好多說什麽,只是覺得可惜,沒有自己的炒股邏輯,最後終究要吃虧的。
「打造自身的框架+一點兒運氣」,這是不少女股民都信仰的真理,她們認為理性思考固然重要,但一時的感性,也是不可或缺。
比如在北京某大廠工作的女股民書顏,身高186的她面容姣好,時髦靚麗,但她投資股票的風格和她的外表截然相反,那就是厭惡風險,穩定為主。
2020年她進入股市,第一次投資13萬就賺了1萬,但她並沒有繼續,而是趕緊撤出,把所有錢投入了指數基金。
她認為,投資股票要看大勢,糾結幾只股票的起落沒有意義,她相信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那就把錢砸在指數基金,自己也省心。
但今年國慶假期,她刷著朋友圈,看到一位獵頭姐姐呼籲大家去買股票。
這獵頭是她之前添加的,兩人沒見過面,也沒多少交流,可以說完全就是陌生人,但書顏心底就湧起一股沖動,想要跟著這位獵頭買股票。
事後書顏回憶起這一幕,依然覺得很荒唐,「怎麽我當時就這麽相信一個陌生人?」
她試圖分析原因,可能是她對獵頭這行業有濾鏡,覺得能做這一行的都是人才;可能是這個獵頭是女性,讓她有安全感;也可能是她本來就想進場投資,這個獵頭只是給了她一個借口。
反正當時的情景就是,她主動和獵頭聯系,對方給她推了一只股票,她用僅剩的2萬塊余錢全砸了進去。持股1天後,獵頭姐姐又讓她趕緊出手,她也乖乖聽話,最後在高點套現,2萬塊錢凈賺2000。
● 受訪者供圖
書顏給獵頭發了200元紅包,以示感謝,雖然僥幸賺錢,她也不敢再進場了,因為她覺得這錢賺得毫無邏輯,她不知道下一次還有沒有這麽好運。
問起炒股的秘訣,她只是一再重復:「不要賭博!不要賭博!」
還是那句話, 股票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哪怕是在股市歷練了幾年的茉莉,也忍不住經常吐槽:「除了炒股第一天想賺錢,其他時候都想著回本!」
不管女性們到底懷著什麽樣的目的進入股市,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到股市所存在的風險。
畢竟正如圓圓說的那樣,「股市是公平的,不管你是男還是女,賺了錢就是有本事。」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 部份參考資料:
[1]【中國當代股市小說中的女股民形象研究】,方得軍;
[2]【我,90後,錯過的發財機會不少了丨谷雨數據】,公眾號-谷雨數據-騰訊新聞;
[3]【入股市一周後,00後老了10歲】,公眾號-三聯生活實驗室;
[4]【瘋狂籌錢進股市的人,已經虧麻了】,公眾號-每日人物
-END-
● 作者:唐一
● 主編:宋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