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多家中國光伏廠商經歷歐美對其進行的過度審查和經濟制裁後,不少廠商的正常經營活動受到負面影響。
⬆沙特光伏
進入2024年,中國光伏等新能源廠商派專人赴沙特調研市場,和沙特的部份大資金簽訂合作計劃。
⬆沙特利雅得
一、中企集中出海沙特
據新京報訊息,2024年7月16日晚,晶科能源(688223.SH)、TCL中環(002129.SZ)、遠景科技集團(暫未上市)同步宣布赴沙特建廠。
晶科能源計劃全資子公司晶科中東與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全資子公司Renewable Energy Localization Company以及Vision Industries Company簽訂【股東協定】,在沙特阿拉伯王國成立合資公司建設10GW高效電池及元件專案。
該電池及元件專案是迄今為止晶科能源最大的海外投資專案,總投資約36.93億沙泰利亞爾(約合9.85億美元),資金來源為合資公司自有或自籌資金。
TCL中環計劃擬與Vision Industries Company、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全資子公司Renewable Energy Localization Company簽署【股東協定】,設立合資公司,共同在沙特建設年產20GW光伏晶體晶片專案。
該專案為目前海外最大規模的晶體晶片工廠,總投資額預計約為20.8億美元。
遠景科技集團計劃與沙特公共投資基金、沙特能源器材公司Vision Industries在沙特成立風電裝備合資公司,進行風機及關鍵零部件的本地化生產制造。
遠景科技集團暫未披露合資專案的投資額。而晶科能源與TCL中環專案投資額合計30.65億美元,按當前匯率計算折合222.29億元人民幣。
以上三家中企在沙特的投資合作中均取得主導地位,以外資的身份刺激沙特的綠色能源產業鏈。
前些年沙特提出建設科幻感的未來城市,這座城市呈現出環狀,建在沙漠中,市場上傳言晶科能源與沙特的NEOM專案接洽,探討光伏、儲能、氫能等領域合作機會,沙特對該專案的總投資預期達到5000億美元。
除少數由合資公司股東出資外,專案大部份資金應當由當地貸款融資提供。晶科能源僅需很少的資金,即可投資海外具備一定規模的光伏產能專案,該專案能夠給中東市場提供產能,也能幅射歐洲和北非市場。
2023年~2024年,晶科能源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阿峰會、SNEC展會等多個場合與沙特電力公司ACWA Power簽約超過10GW的N型元件供貨協定。
這次與沙特方面的合作,多家中企均深度參與其中,中企會獲得沙特的配套基礎設施方面的協助,中企也會給予沙特方面技術支持,以TCL中環為例子,TCL中環向合資公司提供特許需要的知識產權和專有技術,協同上下遊資源,並盡力確保工廠建設按時完工。三方還就知識產權特許及采購銷售建設等服務達成相關原則性約定。
TCL中環表示,作為光伏產業鏈中技術復雜度最高的環節,公司將支持沙特建立光伏晶體晶片的工業能力,支持區域高技術人才培育,推動中東地區的綠色能源轉型並有效輻射中東、北非及歐洲市場。
「公司自動化和智能化制造領域的經驗積累,將會在海外的人力成本及技術熟練度背景下充分體現,為公司未來國際化高效推進奠定基礎。同時,公司將與合作夥伴展開技術研發、本地化人才培養、產業標準建立等多方面的合作,實作從產品輸出向技術標準輸出的轉型。」
TCL中環還提到,該專案為目前海外最大規模的晶體晶片工廠,充分考慮和發揮中東區域在新能源時期的樞紐地位,可透過綠電、綠氫等產品滿足歐洲的綠色能源轉型需求。
公司也將推進自身產能結構最佳化和業務全球布局,提升服務海外市場的能力,為進一步產業全球化、制造本土化奠定堅實基礎。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來,在光伏、風電以及礦業領域有9家中國公司宣布在中東地區投資建廠。這其中,已經公開投資規模的專案有4個,合計金額折合人民幣約371.81億元。
⬆中農綠源承接的沙特專案
中國綠色能源企業在中東地區主要制造矽料、矽片、電池片、元件以及支架。在矽料端,天合光能、協鑫科技以及聯合太陽能或布局超過20萬噸的矽料產能。
根據天合光能和協鑫科技此前公開釋出的資訊,天合光能擬在阿聯酋規劃一體化專案,包含年產5萬噸高純矽料。協鑫科技將在阿聯酋建設綜合矽生態系,這將成為該公司在海外最大的顆粒矽專案。
天合光能的合作方包括AD Ports Company PJSC、江蘇省海外合作投資有限公司,規劃在阿聯酋的哈裏發經濟區內建設30GW矽片產能專案。
另一家中國企業或將主導中東地區第三個矽料專案,在2024年3月,阿曼蘇哈爾自由區多晶矽工廠專案舉辦奠基儀式,該專案投資額超過5.2億裏亞爾,年產量10萬噸多晶矽。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上述阿曼多晶矽專案的主導公司為聯合太陽能,其創始人張龍根,為大全新能源前董事、CEO。
在電池和元件端,晶科能源、鈞達股份、天合光能則分別規劃10GW、10GW和5GW產能。
鈞達股份則計劃在阿曼投資一家擁有10GW產能的TOPCon光伏電池制造廠,該專案投資金額約7億美元。
「中東新能源市場的確是一個藍海,主要的阿拉伯國家均表明能源轉型和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決心。根據已知的規劃,若順利發展的確需求巨大。」光伏行業從人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根據Infolink Consulting統計的數據,2023年,中東光伏需求約為20.5GW至23.6GW。這其中,沙特已經躍升成為中國第六大光伏元件出口國,金額達到13.4億美元。
二、沙特為什麽高度重視光伏投資?
沙特長期被媒體事實忽略,國內也有很少有企業專門關註沙特的實際發展情況,以沙特目前對技術創新和世俗生活的高度關註為視角來看,可能國內的媒體普遍對沙特的營商環境存有一定誤解。
⬆沙特利雅得
晶科能源也對國內媒體表示:「因沙特阿拉伯王國的法律、政策體系、商業環境與中國存在一定差異,未來經營管理過程中可能面臨宏觀經濟及行業政策變化、市場競爭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經營風險、管理風險等。」
中國綠色能源企業對沙特也缺乏更深層次的了解,但從對資本的運作程度來看,似乎營商環境相對正常。
⬆沙特利雅得
石油儲量在沙特短期內不會出現枯竭焦慮,但沙特的精英階層部份人似乎嗅到技術創新帶來的能源叠代趨勢,發電效率不斷被突破上限的光伏等綠色能源在最近幾年被沙特精英階層高度重視。
實體位於沙特的公共投資基金(PIF)演著關鍵「買手」角色,根據全球主權財富基金研究所SWF數據,該主權基金的最新資產管理總規模為9250億美元,是全球第五大主權財富基金。
這是資本和國家實體融合最好的例項之一。
據路透社整理的資料,全球幾家主流主權基金,依次是:
1、阿聯大公國(ADIA),資產規模6250億美元;
2、挪威,資產規模3220億美元;
3、新加坡政府投資據(GIC),資產規模2150億美元;
4、科威特,資產規模2130億美元
5、新加坡淡馬錫,資產規模1080億美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註意到,以阿聯酋、沙特和阿曼這三個中東國家為例,各國均釋出了願景規劃。其中,阿聯酋【國家能源戰略2050更新】指出,計劃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加兩倍以上,達14.2GW;
沙特在「2030願景」基礎上加碼可再生能源發展規模,計劃以每年新增20GW的速度發展並在2030年之前實作130GW的裝機規模;阿曼則提出了「2040願景」,加速可再生能源和綠氫專案的投資、推廣。
針對此次與晶科能源、TCL中環和遠景集團簽署的合作協定,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副總裁亞齊德·胡米德表示,這些新協定是沙特公共投資基金推動可再生能源領域先進技術本地化努力的一部份,將助力沙特到2030年實作可再生能源專案75%零部件本地化生產的目標。
沙特在吸引外資方面比部份東南亞國家還要積極,這個國家對外資的態度似乎類似於90年代初的中國。
三、中國綠色能源企業在沙特投資需要如何註意風控?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撰文分析的觀點稱,中國光伏行業國際化發展的風險和挑戰。
他認為,美歐等國家持續推進或醞釀新一輪貿易壁壘政策,且各國均開始計劃構築本土供應鏈,對中國在東南亞的光伏產業鏈形成潛在挑戰。
劉譯陽建議,行業企業應加強貿易應對及預警工作,鞏固強化中國光伏產業競爭力,進一步深化國際貿易合作,同時,提升中國光伏產品綠色競爭力。
針對沙特等中東區域的綠色能源的跨文化區域的投資,對中國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企業也需要具備格局更高的全球化視野,這是過去的中國企業沒有遇到過的局面。
光伏頭部企業在沙特遇到的法律法規的差異比東南亞更大,因此也需要很強的法務團隊認真研究當地法律法規,不限於外資投資準入、產業限制、稅收管理、本地化要求及勞動用工規定等。
在合規方面做到極致是中國私企在沙特投資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供應鏈在沙特地區相對初級,電力基礎設施、通訊設施、物流運輸及供應鏈支撐方面可能存在不足。企業需要評估供應鏈的穩定性,並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
尊重伊斯蘭教的習俗,了解沙特現代化行程的變化,熟悉沙特普通人的人際關系習慣,在企業內部建立中沙文化學習班,邀請中沙雙方工作人員在文化學習班了解沙特和中國的文化差異,求同存異,協調人際交往習慣。
在沙特因為有每天做5個禮拜的習慣,在企業的會議室可增設做禮拜的場所,以及清潔的工具。
中國投資沙特的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財務資訊收集與溝通機制,防範流動性風險、貨幣風險、信用風險、外匯風險和投融資風險。透過財資中心的融資平台功能,降低融資成本,確保資金資產保值。
另外,憑借AI風控平台風險雷達 觀察TCL中環的風險狀況,AI對這家公司的風險評級,以及輿情監控,部份資訊截圖如下:
AI給出的評分為93分 ,風險評級為「正常」 值,遠高於同類別企業。
以下是決策樹部份資訊截圖:
輿情監測截圖:
中國綠色能源企業集中前往沙特投資建廠,這是一帶一路全球貿易體系繼續向前發展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