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又一萬億級公募,有壓力了

2024-03-17股票

作者:徐風,編輯:小市妹

作為曾經的公募「一哥」,博時基金正面臨空前壓力,尤其是權益類基金排名,當下已被大幅甩開。據Wind數據,2023年公司整體規模為9517億,排在第6位,而旗下混合型和股票型權益類基金分別僅排在第16和第17位。

事實上,博時基金的權益類產品實力早已不復當年,未來新掌門肩上的擔子並不小。

【權益類產品表現不佳】

一系列數據表明,當前博時基金權益類產品的短板,已經擺在了明面上。

從凈值上來看,截至3月14日,近3年博時基金的股票型基金凈值跌幅為20.09%,略微跑贏-22.29%的行業平均收益率;同期混合型基金凈值則下跌了25.04%,跑輸同類基金平均業績表現。

另外, 博時基金的混基規模也出現了明顯下滑, 2021年底還有1520.58億,到了2023年就腰斬到772.52億。

在同期博時兩大權益基金中,凈值增長為正的產品屈指可數。據Wind數據顯示,在統計的45只股票型基金中僅有9只增長為正,在124只混合型基金中也只有14只為正。

此外,博時基金旗下權益類基金經理的業績大多也較為慘淡。

其中權益投研總監曾鵬作為博時唯一的百億級基金經理,管理的消費創新混合的2只基金自2021年任職以來業績跌幅均超過了40%,2只軍工主題股票在2022年任職後跌幅也超過了35%,其他諸如半導體主題、滬港深優質企業等混基表現也較差。

博時基金另一位明星基金經理陳鵬揚,也是從業十余年的公募老將,風格上更偏成長類,截至3月14日,其管理的成長優勢混合和成長領航混合自2021年任職後跌幅均在35%左右。

其他明星基金經理肖瑞瑾、吳渭等的業績表現同樣不盡人意。

值得註意的是,即便權益類產品大幅虧損,也沒耽誤公司賺錢。博時基金資產規模由2020年的7122.28億增長到2022年第3季度的最高1.08萬億,此後雖有所回落,但到2023年底其規模仍在9500億之上。

公司的業績也水漲船高。據東方財富數據,2022年博時旗下基金合計凈利潤虧損額達到了212.16億,但同年公司的凈利潤為17.24億,相較於2020年的12.47億增長了38.25%。

到2023年上半年,博時旗下基金利潤合計雖然恢復到了103.7億,但據Wind數據顯示,整體累計收益率仍下降了0.14%,與滬深300相差無幾,依然沒有明顯改善。

博時基金權益類產品短板不僅體現在基金凈值上,還有不斷下滑的排名。

【排名不斷滑落】

早在2007年之前,博時基金還是行業「一哥」般的存在,其權益類基金還是拳頭產品。

回看博時基金歷史,其創立於1998年,2000年成為首家規模破百億的基金公司。2003年抓住了「五朵金花」的藍籌行情,其首只開放式基金博時價值增長,在當年的凈值增長率達34.34%,位列行業第一。2004年底公司資產規模達到了247億,位居行業首位。

在2007年的牛市行情中,博時基金的資產規模曾一度突破了2000億,僅次於華夏基金。

而這也是博時基金的階段高峰時刻,此後其排名便不斷下滑,到2014年規模降至1124.84億,排名也下降到了第12名。之後由於貨基等非權益類基金的發力,排名又回升到了前十。

但博時基金的權益類基金就沒那麽樂觀了。2014年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分別排在行業第7和第5位, 2015年是博時基金排名變化的分水嶺, 市場在進入熊市後排名大幅下滑,分別降至第15和第13位,首次掉出前十。此後排名也沒有改善,到2023年再次降到第17和第16位元。

很顯然, 博時基金的權益類產品已經明顯掉隊了。 關鍵原因,在於人才。

在2010-2014年,共有包括總經理肖風、副總經理李全等高管,以及夏春、楊銳、鄧曉峰、劉彥春、陳亮等多個明星基金經理離職。

其中肖風可以說是博時基金的靈魂人物,正是在他的帶領下,公司的權益類產品保持了迅猛的發展勢頭。2011年肖風離任後,幾任繼任者再也沒能重現此前權益類產品的行業地位。

此外,已離職的基金經理鄧曉峰和劉彥春目前已經躋身基金界「頂流」,鄧曉峰曾在博時基金擔任權益投資總經理職位,其管理的社保基金組合曾創出9年近10倍的戰績,2014年底離任後加盟高毅資產。而劉彥春當下則是景順長城的消費「一哥」。

正因如此, 2015年博時基金的業績表現顯著低於預期。 據Wind數據顯示,2015年公司的兩大權益類基金的年化回報率為15%左右,排在行業45名之後。此後排名雖有回升,但也沒有明顯好轉。尤其是混合型基金,2023年的綜合年化回報率為10.55%,排在行業第34位元。

另外,博時基金基金經理「一拖多」(一人掌管多只基金)的問題也較為嚴重,其中肖瑞瑾、曾鵬的在管基金產品在10只以上,過鈞和陳鵬揚管理基金為8只,這樣的情況在行業中並不多見,也從側面說明了公司人才的匱乏。

鑒於當下博時基金權益類產品表現,提振業績仍是未來新掌門的首要課題。

【未來新掌門壓力山大】

自2010年以來,博時基金共經歷了5任總經理,2023年11月前總經理高陽離任,任職尚不足3年,目前由董事長江向陽暫時代理。

高陽早在2008年前就曾在博時基金擔任過基金經理,並打造出基金裕隆的爆款產品,離職後在鵬華基金擔任副總經理,負責權益類產品投資。2021年再次加入博時基金擔任總經理,同樣負責權益類產品方向。而其離任或與業績表現不佳有關。

往前看,繼肖風離任之後,何寶、吳姚東任職均不超2年,此後出身證監系統和大股東招商局的江向陽在2015年開始擔任博時基金總經理,2020年再次晉升為董事長。

江向陽自上任以來大力發展了債券型等非權益類產品,其中貨幣基金由2014年的329.61億增長到2023年的4406.79億,支撐了博時基金的規模增長。但權益類短板逐步顯現,正是在其任職的2015年。

且江向陽此前缺乏基金行業的從業經驗,因而權益類產品也是其近年來重點聚焦的板塊。

早在2017年江向陽就提出了「5+3」計劃,希望用8年時間,重建博時權益投研體系,並達到頭部基金公司的中位數或以上水平,但目前看效果遠低於預期。其重點打造的科創和高端制造等主題基金表現也十分拉胯。

2019年在科創板面世之時,博時基金便成立了科創團隊,由曾鵬帶隊負責,但其管理的博時科技創新、博時時代領航及半導體主題基金等凈值表現著實令投資者失望。截至3月14日,博時科技創新混合A的近3年收益率下跌了21.68%;半導體主題混合A自其2021年任職以來跌幅達38.35%,明顯跑輸市場。

除了權益類產品業績,博時基金的風控體系也需要完善。在基金凈值的回撤控制上, 對擇時和倉位控制還需要加強。

還是以曾鵬來說,其管理的軍工主題股票A,對重倉個股包括湘電股份、鋼研高納等在下跌的時候不僅沒有減倉,反而逆勢加倉。又比如其管理的時代領航混合A,雖然整體倉位並不高,2023年僅有27%,但對卓勝微等科技股的重倉也使基金凈值在市場的下跌行情中回撤明顯。

陳鵬揚、肖瑞瑾等基金經理也存在類似問題。典型如陳鵬揚管理的成長優勢混合A,由於對金風科技、杭氧股份、金宏氣體的持續重倉,在股價持續下跌中沒有及時減倉,導致凈值大幅回撤,有一定的押註嫌疑。且對於韻達股份的清倉也不夠堅決,在股價已經明顯回撤的2023年第1季度才清倉,致使虧損加劇。

此外,博時基金的內部管理問題也值得關註。包括2020年爆出的前高管緋聞事件、2023年的摜蛋爭議等,都對品牌形象造成了影響。

鑒於當下博時基金權益類的明顯短板,可以想見的是,未來新掌門將面臨巨大的挑戰,若不能盡快在業績上見到起色,提升排名,仍逃不過再次被替換的命運。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