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銀之傑︱股票狂歡,業績悲催

2024-10-11股票

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肉桂卷

最近的股票市場,可謂舉「盤」歡慶。其中, 銀之傑 的市場表現,則顯得尤為突出。

一切起於一份公告。9月18日,銀之傑釋出公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將透過協定轉讓的方式,轉讓公司7%的股份。股轉交易完成後,受讓方卓海杭(炒股軟件開盤啦APP及公眾號龍虎榜中榜所屬公司開盤啦的法人及實控人)將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訊息一出,市場預期:按銀之傑大股東之前的操作邏輯,易主只是時間問題。銀之傑這壇死水,可能要活了。隔天,銀之傑的股票就開始連續漲停。

漲到中途,又逢近期的金融大爆發,這運氣恐怕整個股市再無第二。10月9日,大盤下調,銀之傑仍然堅挺。截至10月9日收盤,銀之傑的股價翻了 六倍 多。

來源:東方財富官網-銀之傑(截至2024年10月9日)

最終易主與否,此刻無法預判。但面對收入下滑、業績的虧損以及大股東和實控人不斷撤退的現狀,股市此波狂歡,未免有些太不理智。

一、大價錢搞銷售,收入卻持續下滑

業務來看,銀之傑也有其三駕馬車,即:移動商務服務、電子商務和金融資訊行業。2024年上半年,移動商務服務業務創收占比約為49.07%,電子商務業務創收占比約為40.96%,金融資訊業務創收占比約為9.97%。

來源:同花順iFinD——營業收入

雖有三駕馬車拉動,但銀之傑的收入卻一年不如一年。

數據顯示:自2021年以來,銀之傑的收入開始持續下滑。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比例高達 18.97% ,直逼20%。

來源:同花順iFinD—營業收入

那麽,銀之傑具體是什麽業務,又何至於此呢?

據財報披露,所謂的移動資訊服務,其實就是用短訊幫客戶行銷。可見,公司的收入就是客戶的 行銷 成本。在市場消費疲軟的當下,一方面行銷的效果甚微;另一方面,客戶的業務不景氣,為了活下去,客戶都在 降本增效 ,銀之傑的業務自然難做。

再說電子商務,實質就是家居安防及智能家居產品的出海銷售。無論是什麽形式,其本質就是消費市場。但面對全球 消費疲軟 ,再加上出海電商的激烈競爭,這部份業務也不容易。

最後就是金融資訊,這部份業務就是為銀行等金融客戶進行資訊化建設等。金融業依賴實體經濟為生,最近幾年,整個金融業不是降薪就是裁員,資訊化建設支出肯定也是 縮減

綜上,無論哪駕馬車,跑得都很吃力。即使銀之傑拿出收入的 15% (2024年上半年,銷售費用占比為16.68%)來進行行銷,也於事無補。

二、玩資本,反被玩

除了公司自身的經營性業務,失敗的資本 投資 ,是壓倒銀之傑的另一根稻草。

公開資訊顯示:2017年,銀之傑增發募資3.6億元人民幣。根據當時披露:2.8億元將用於銀行數據分析套用系統建設專案,8300萬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來源:銀之傑增發公告

然而,到了2019年,真正用於銀行數據分析套用系統建設專案金額僅為 859.73萬元 。而截至2019年年末,公司的貨幣資金余額僅剩2.82億元。那麽,錢都去哪了?

來源:前次募集資金使用情況鑒證報告(2019年出具)

答案是:投資了!

公開資訊顯示:2017年,銀之傑先後出資2500萬元,認購北京智帆20%的股權;出資3.92億元參與組建東亞前海證券;出資1700萬元,認購場景化AI套用領域公司百可錄17%的股權。以上三項投資總額為4.34億元,2017年底銀之傑長期股權投資余額直接飆升至 6.07億元

重金入場,卻輸得一塌糊塗。自2017年以來,在全球經濟不穩以及被投專案質素較差,公司對聯營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幾乎全部為負。2020年,公司還想借著專案研發的說辭,預增發13.53億元。但面對監管機構的多輪問詢,以失敗告終。

來源:同花順iFinD—投資收益(聯營和合營企業)

業務不行, 投資虧損 ,2021年以來,銀之傑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三、股東減持,即將大撤退

面對危如累卵之態,銀之傑的管理層和控股股東等紛紛減持跑路。

來源:同花順iFinD—增減持計劃

數據顯示:最近三年,實控人(張學君、陳向軍和李軍為一致行動人)已進行了三次股份 減持 ,每年必減持一次。截至2024年半年度末,實控人整體持股28.86%。考慮最新公告的股權轉讓,實控人持股比例將僅剩20%,具體完全跑路恐怕只一步之遙。

基本面來看,銀之傑此刻確實就是一個空殼。但這個殼能不能賣出去,以及賣完能否實作舊瓶裝新酒,業績死灰復燃,現在真的很難預判。

註: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