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六成投資者看漲2024年A股,三成投資者2023年取得正收益

2024-02-03股票

2023年,A股市場受諸多因素影響出現大幅調整,個人投資者全年的盈利狀況也受到影響。不過大多數受訪投資者對權益資產配置的意願仍然較穩定,在滬指跌破重要支撐點位後,並未出現大規模調倉的現象。在市場執行格局方面,多數投資者認為指數在2024年或窄幅波動,看好A股全年「先抑後揚」的走勢。

六成投資者看漲A股

權益投資意願整體穩定

展望2024年,近六成投資者看漲A股,23%的投資者認為指數將先抑後揚,在所有選項中占比最高。在指數底部執行階段,與低凈值投資者相比,更多高凈值投資者表示出逆勢加倉意願。

看好大消費股復蘇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認為2024年A股將上漲的個人投資者的占比為59%,較2023年第一季度減少了18個百分點。其中,27%的投資者認為大盤的漲幅在5%以上,32%的投資者認為大盤的漲幅介於0至5%之間。

當被問及2024年A股市場的全年走勢執行節奏時,23%的投資者認為指數將先抑後揚,在所有選項中占比最高;19%的投資者認為2024年指數或反復震蕩,部份板塊大漲;16%的投資者認為市場將沖高回落;11%的投資者表示市場將單邊下跌。

針對不同板塊的未來走勢,28%的投資者預測,2024年A股有望出現大消費股復蘇的格局;26%的投資者看好賽道股強者恒強;看好金融股和周期股的投資者占比分別為13%和7%。

上述一組數據顯示, 2023年的弱勢行情使個人投資者對來年市場預期的樂觀程度有所下降。在行業板塊方面,看好消費白馬股和看好科技股的投資者,兩者占比基本相當,但均未形成壓倒性的「一致預期」,對2024年市場熱點主線的預測中,投資者的觀點仍然較分散。

六成投資者保持資產規模穩定

在本次問卷調查中,有10%的受訪投資者表示,證券類資產在其金融資產中的占比基本保持不變;有16%的受訪投資者表示,證券賬戶資產在其金融資產中的占比有所提升或明顯提升;另有44%的受訪投資者表示,證券賬戶資產在其金融資產中的占比有所下降。這一組數據與前一個季度相比基本持平。

從倉位控制情況來看,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受訪個人投資者的平均倉位為41.83%,較前一季度46.88%的平均倉位下降了5.05個百分點。在2023年四季度,有23%的投資者實施了加倉,有49%的投資者進行了減倉,另有28%的投資者表示倉位保持不變。上述數據均與前一季度基本持平。

當被問及對未來資產配置的考量時,有60%的投資者表示,將不會大幅調整證券賬戶的資產規模,較前一季度增加了2個百分點;有27%的投資者表示,將加大資金投入,較前一季度減少了5個百分點。

上述數據顯示,在2023年四季度,投資者並未進行大規模調倉,個人投資者證券賬戶資產在總資產中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或許是股票凈值的減少。

對數據進一步挖掘顯示,證券資產規模在50萬元以上的投資者中,37.45%的人有意願加大證券賬戶資金投入;而在證券資產規模小於50萬元的投資者中這一比例僅為24.03%。部份投資者認為當前權益資產估值較低,逆勢布局或有較好收益。其中,高凈值投資者逆周期加倉的意願更加強烈。

2023年投資收益來源分化

回顧2023年,震蕩市下賺錢效應減弱,僅32%的受訪投資者在2023年獲得正收益,這一數據也是最近三個年度調查結果中的低點。從結構上來看, 2023年機構重倉股全線回落,而人工智能等概念題材浪潮再起。在這一背景下,個人投資者超額收益的來源出現分化,新能源、大消費等上一輪行情中表現突出的行業跑輸大盤,投資者更青睞股價具備高彈性或有訊息面催化的主題性機會。

三成投資者2023年取得正收益

回顧2023年,A股指數全線走弱,特別是下半年,在國內穩增長政策不斷落地、A股企業基本面築底回升、海外不確定因素有所緩解的背景下,市場信心恢復明顯滯後於「政策底」和「盈利底」,導致市場整體估值水平降至歷史低位。

截至2023年12月29日收盤,上證綜指報2974.93點,全年下跌3.70%;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年線分別跌去13.54%和19.41%。滬深兩市全年成交211.61萬億元,日均成交8744.10億元。

從全年來看,有32%的投資者表示,在2023年實作了盈利,較2022年下降了5個百分點。其中,盈利在10%以內的投資者占比為21%,盈利在10%至30%的投資者占比為5%,盈利超過30%的投資者占比為6%。同時,有48%的投資者表示,在2023年的股市投資中虧損,較2022年上升了8個百分點,另有20%的投資者表示整體盈虧持平。

從往年的調查數據來看,2021年及2022年全年實作盈利的個人投資者占比分別為53%和37%,而2021年及2022年上證綜指的年度漲幅分別為4.8%和-15.13%。由此可見,近三年個人投資者的盈利狀況與歷年大盤走勢呈現出明顯的正相關性。

與往年不同的是,在2023年指數悉數下行的背景下,高凈值投資者與低凈值投資者的收益情況也基本持平。在證券資產規模為50萬元以上的投資者中,有31.66%的投資者實作了盈利;證券資產規模在50萬元以下的投資者中,有31.48%的投資者實作了盈利。

投資者超額收益來源顯著分化

當被問及2023年哪些板塊帶來超額收益時,24%的投資者選擇了其他,在所有選項中占比最高。而在過去兩年的調查結果中,均是以新能源產業鏈為代表的賽道股給投資者帶來全年超額收益。在2023年,認為投資超額收益主要來自科技股、周期股、金融股、消費股的投資者占比分別為15%、12%、11%和5%。

本期調查結果顯示,31%的投資者表示,以新能源產業鏈為代表的賽道股在2023年給自己帶來最大虧損,在所有選項中占比最高,遠超其他板塊。分別有15%的投資者表示,給自己帶來最大虧損的板塊是有色、航運等周期類股票,以及銀行、保險、券商等金融股;此外,各有11%和8%的投資者表示,虧損最多的板塊是5G、芯片等科技股,以及食品飲料、醫藥等消費股。

回顧2023年A股的全年表現,個股呈現顯著的「啞鈴形」分化:一方面,股價具備高彈性或有訊息面催化的主題性機會輪番異動,演繹到後期,市場甚至進入追求小盤股、微盤股的態勢;另一方面則是資金避險情緒高漲,以「紅利低波」為代表的高股息資產全年表現強勢。上述一組數據也顯示,在「泥沙俱下」的弱勢行情中,2023年股市較難形成熱點一致的投資主線,中小盤個股炒作浪潮再起,個人投資者的超額收益來源顯著分化。

高凈值人群底部加倉

四季度關註高股息策略

2023年四季度,A股市場一度跌破3000點關口。本次問卷調查顯示,在指數跌破重要心理關口後,證券賬戶資產規模在50萬元以上的投資者中54.54%的人選擇加倉,資產規模50萬元以下的投資者中,僅19.23%的人選擇加倉。

高凈值人群底部加倉

值得註意的是,在2023年第四季度,A股市場再度下行,盤中跌破3000點。當被問及滬指跌破3000點後的操作方式時,35%的投資者選擇持倉不動,在所有選項中占比最高;30%的投資者表示在底部小幅加倉,占比其次;另有近20%的投資者選擇在3000點下方減倉。

從整體情況來看,2023年四季度上證綜指在3000點上下反復震蕩,當被問及如何看待大盤後續的走勢時,53%的投資者認為指數還有可能繼續下行,在所有選項中占比最高;26%的投資者認為大盤的底部已基本探明;21%的投資者表示不確定,還需觀望。

對上述數據進一步挖掘顯示,在市場持續下行的周期中,高凈值投資者逆勢加倉的行為更顯著。在滬指跌破3000點關鍵點位後,證券賬戶資產規模在50萬元以上的投資者中,54.54%的人選擇加倉;在證券賬戶資產規模在50萬元以下的投資者中,僅有19.23%的人選擇加倉。這一組數據也與前述高凈值人群未來有更高意願加大對證券賬戶資產投入的調查結果相吻合。

本次問卷調查結果還顯示,有36%的投資者計劃在2024年春節假期持股過節,這一數據較2023年年初減少了7個百分點;選擇持幣過節的投資者占比為43%,與去年同期調查結果持平;另有21%的投資者表示不清楚。47%的投資認為2024年春季躁動行情或許會「缺失」,較2023年年初增加了7個百分點;38%的人對春季躁動行情仍有期待,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0個百分點。

七成投資者關註高股息策略

以下一組數據將從金融股、消費白馬股、科技成長股、周期股四個板塊的持倉數據切入,觀察個人投資者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選股偏好。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四季度個人投資者持有金融股的平均倉位為21.77%,較前一季度上升了4.03個百分點;持有消費白馬股的平均倉位為21.42%,較前一季度上升了2.04個百分點;持有科技成長股的平均倉位為25%,較前一個季度上升了1.85個百分點;持有周期股的平均倉位為21.54%,較前一個季度上升了3.23個百分點。

從單季度盈利數據來看,在四季度投資金融股、科技成長股、消費白馬股和周期股的投資者中,在四季度實作盈利的占比分別為32%、35%、30%和32%。回顧去年四季度,市場風格以短線題材為主,板塊輪動加劇,行業熱點持續時間較短,四大板塊的投資收益率也並未呈現顯著差異。

以上一組數據顯示,個人投資者持有科技成長股的平均倉位在四個板塊中最高,這一現象貫穿了2023年全年。與此同時,四季度金融權重股在震蕩行情中逆勢表現較佳,這也使得投資者對其關註度有所提升。

同時,在2023年四季度,紅利資產表現較佳。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七成投資者配置了高股息個股。其中44%的投資者適當配置了高股息個股,26%的投資者大幅配置高股息個股。當被問及配置高股息個股的理由時,37%的投資者表示可以安心長期持有;25%的投資者認為其分紅收益穩定,超過銀行儲蓄;10%的投資者表示高股息個股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

此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2024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對此,有31%的投資者表示穩增長政策有利於穩定金融市場、提振市場信心;23%的投資者表示穩增長政策有望進一步發力;9%的投資者表示有利於刺激科技、高端制造等板塊;另有5%的投資者認為有利於刺激金融、地產、基建等板塊。

指數基金或成避險港灣

2023年A股投資者打新熱情有所下降,與此同時2023年投資者的港股投資收益同樣不高,僅27%的投資者在港股市場獲取正收益。值得註意的是,在市場下行周期中,完全分散被動投資的指數基金成為一個不錯的避險選擇。

指數基金避險效應顯現

在2023年,47%的受訪投資者的基金持倉整體保持不變,32%的投資者認購了基金,21%的投資者贖回了基金。在認購基金的投資者中,32%的人購買了指數基金產品,在所有選項中占比最高;在贖回基金的投資者中,35%的人贖回了偏股型基金,在所有選項中占比最高。

當被問及2023年全年投資指數基金產品的收益情況時,32%的投資者表示獲得正收益,與2023年取得股票投資正收益的投資者占比基本持平;41%的投資者表示遭受虧損,較2023年股票投資虧損的投資者占比少了7個百分點;另有28%的投資者表示盈虧平衡。

在具體的基金投資品種方面,28%的投資者選擇了滬深指數等寬基ETF,在所有選項中占比最高;20%的投資者選擇了消費、醫藥等藍籌ETF,占比排名第二。在2022年,選擇消費、醫藥等藍籌ETF的投資者占比最高,選擇滬深指數ETF的投資者占比其次。

上述一組數據顯示,2023年個人投資者購買基金與直接投資股票獲得正收益的概率基本持平,但投資基金蒙受虧損的概率則顯著降低,這也與多數投資者購買基金的動機為風險較小相吻合。

六成投資者堅持打新

2023年新股市場表現整體穩定,新股發行數量較此前有所下降。本次調查結果顯示,77%的投資者打新收益在10%以內,較2022年上升了26個百分點。其中51%的投資者打新收益在5%以內,26%的投資者打新收益在5%至10%之間。

逾六成投資者表示將繼續打新,這一數碼較去年同期下降了約10個百分點。其中,23%的投資者表示仍會無腦打新,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40%的投資者表示視具體個股情況選擇性打新,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0個百分點。此外,22%的投資者表示,將觀察一段時間再決定是否打新,較去年同期上升了5個百分點;15%的投資者表示未來不會參與打新,較去年同期上升了3個百分點。

以上一組數據說明,絕大多數投資者仍本著「能賺一點是一點」的心態堅持打新,但在近三年的調查中,一方面是「無腦打新」的難度上升,另一方面是新股市場規模有所下滑,這使個人投資者對打新的熱情以及收益預期都出現一定調整。

近三成港股投資者收益為正

2023年,受海外主要央行貨幣緊縮政策影響,恒生指數全年累計下跌13.82%。當被問及2023年港股投資收益時,27%的投資者表示維持正收益,比A股投資者2023年平均收益水平少了5個百分點,並且在獲得盈利的投資者中,絕大多數的盈利振幅在10%以內。

當被問及如何看待當前港股投資價值時,41%的投資者表示港股有投資價值,但短期有下行風險,仍需觀望,占比最高;20%的投資者認為港股目前是價值窪地,值得參與;29%的投資者表示目前難以作出判斷;另有10%的投資者表示不看好港股。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港股交易在受訪投資者全部交易中的占比仍然較低。30%的個人投資者表示港股投資在其交易中占比小於10%,占比最高;29%的投資者表示港股投資在倉位中占比為10%至20%。在投資港股的主要方式中,ETF等基金產品連續三年占據了主流,53%的投資者選擇購買基金;24%的投資者選擇了港股通。

責編:任浩鵬 | 稽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