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漫

聽·見丨當「國風動漫」成為全民文化盛宴

2024-08-20動漫

你的聲音,我們願意聽見;

你的關切,我們一同看見。

新江蘇評論員 蘇鹿鳴

近日,根據民間傳說【白蛇傳】改編的動畫電影【白蛇:浮生】上映,成為七夕檔票房冠軍,再次點燃了國人對國風動漫的熱情。在這個暑期檔,【傘少女】【落凡塵】【二郎神之深海蛟龍】等一系列富含中國特色的動畫電影相繼上映,展現了中國動畫創作的蓬勃生命力。

回顧國風動漫的發展史,可以說是一段從「小眾」到「主流」的蝶變之旅。早些年,國漫常常被貼上「低幼」的標簽,但隨著【秦時明月】等作品的問世,國風動漫開始以其獨特的東方美學嶄露頭角。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2023年【長安三萬裏】霸榜暑期檔,創造出一個個富有中國元素和時代精神的動畫世界。國漫突破「次元壁」,成為全民文化盛宴。

國風動漫為何受人追捧?答案或許藏在「祖宗嚴選」的審美趣味中。

從水墨寫意、皮影剪紙,到古典建築、傳統服飾,國風動漫將中華傳統元素融入創作,獨樹一幟的美術風格,是屬於中國人的浪漫情懷。【大魚海棠】中的福建土樓、【白蛇:緣起】中的煙雨江南,讓人仿佛置身於中國古代世界;民俗文化融入其中,【無涯】中的南坪小調給人帶來奇妙的視聽體驗。

除了美輪美奐的視覺呈現,中式浪漫的「人物內核」同樣能讓人產生共鳴。【大聖歸來】中的孫悟空不再是無所不能的「美猴王」;【天書奇譚】中的小豬妖也有自己想離開的浪浪山。以符合現代人習慣的敘事方式,重新講述中華傳統故事。包裹在現代人物構建下的「中式內核」,讓動漫人物更具現實生命力和感染力。

當然,國漫的異軍突起,也離不開技術進步的加持。不斷發展的動畫技術,帶來傳播載體、制作手段的變化,助力動畫藝術在內容、形式和美學上的深化拓展。【落凡塵】借助多項技術專利刻畫神界的超凡脫俗;【深海】研發「粒子水墨動畫」技術,呈現瑰麗的海底世界……技術讓神秘的東方美學想象成為現實影像,帶給觀眾流暢的視覺享受。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魔童哪咤,狂攬50億票房;詩仙李白輕吟「輕舟已過萬重山」,霸屏社交媒體。如今,國漫已非昔日小眾,它正破繭成蝶,與主流文化交織共生,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其實,國風動漫的魅力遠不止於其華麗的東方美學表象,除了精美的建築與詩意的水墨,還有更深層次的文化精髓等待著我們去探索。當然,劇本創作薄弱、題材同質化等問題,需要進一步的創新與突破。如何讓中國故事在海外生根發芽,如何讓東方美學與西方審美產生共鳴,也仍將是國風動漫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從新中國的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到2023年大火於網絡的國風妖怪故事【中國奇譚】,60多年過去,國風動漫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盡管在故事敘述、技術創新與產業營運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尚有差距,但這正是國漫進一步發展的動力所在。

回首2015年,【大聖歸來】以黑馬之姿,借「國漫崛起」的情懷引發網絡熱議。電影中,大聖淩空而立,金甲加身,任肩上紅披飄蕩,一覽眾山小。

十年過去,讓人震撼的國漫畫面已遠不止這一幕。談國漫崛起,或許尚早,但道阻且長,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