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漫

【新神榜·楊戩】5天票房不到2億,國漫離真的崛起還有多遠?

2024-01-05動漫

搜狐娛樂專稿(山今/文)追光動畫的新作【新神榜·楊戩】,5天票房1.74億,日票房已被【獨行月球】超越,暫未憑借口碑實作逆跌。

對於追光,甚至是對於國產動畫行業來說,這並不算是理想的成績。

【大聖歸來】開啟國漫市場七年之後,知名動畫廠牌的系列作品,仍然停留在4億票房。

在「國漫崛起」的七年間,有不少動畫公司冒頭、走向成熟。它們各有各的風格,也各有各的困境。某種程度上,它們的困境也映照著國漫的困境。

說「國漫崛起」,到底誰崛起了?

【楊戩】之於追光

從【新神榜·哪咤重生】到【白蛇2·青蛇劫起】,追光動畫一直背著

「特效精良、劇本平常」

的標簽。

【新神榜·楊戩】則再次強化了這一標簽,電影也因此陷入口碑兩極化的窘境。

【楊戩】的特效和世界觀塑造確實出彩,

有風格、有審美、有想象力

日漫風的元神大戰、水墨風的太極圖、蒸汽龐克式的神仙世界,都讓人印象深刻,也再次突出了追光

「現代解構傳統」

的特色。

追光也是有野心的,它想做成人向動畫,

更黑暗,更深刻,更現實

可惜的是,或由於刪減,或局限於編劇水平,最終結果都不太好,【楊戩】亦如是。

【楊戩】似乎想講下一代人的反抗——既得利益的高位神仙不惜一切代價,企圖維護舊秩序,下一代人則試圖沖破這種舊秩序。

可惜最終變得語焉不詳

,甚至連最重要的主角楊戩,也成為扁平、無聊的工具人。

楊戩的行為動機是什麽?他追求什麽?他的內心矛盾是什麽?這些問題在電影中找不到答案。

寫在片名裏、畫在海報上的角色由此變得面目模糊

玉鼎真人為何不惜欺瞞、殺戮,都要維護金潭洞?玄鳥到底是會禍害人間,還是「萬物生生不息」?

故事最終的指向也有些含糊其辭、模棱兩可。

廠牌風格一旦形成,會和觀眾建立默契,對作品有不小的加持。

但追光在劇作上的再次折戟,不僅影響單體電影的口碑、票房,甚至對廠牌的長線發展也有負面效應。

【楊戩】7.0的開分,是追光四部系列作品中的最低分。

此前,【哪咤重生】7.4開分,【青蛇劫起】7.6開分,【白蛇·緣起】至今仍然有7.8分。

這同時也導致了【楊戩】預測總票房僅有4億出頭,甚至不如3年前的【白蛇】。

這背後或許有宣傳期過短、影院營業率、限電等因素的影響,但確實也是追光的警鐘。

沒有能讓觀眾共情的角色和劇情,再高水準的特效大概也只能撐起如此票房。

對於追光這種有獨特風格的動畫公司,包括國漫愛好者在內的核心受眾,也展現了一些寬容。

大家仍然抱著

可惜又期待的復雜心情

——認可它們的特效、對故事深度的追求、對美學風格的堅持,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它們在劇作上的短板。

只不過,觀眾的寬容也有限度。

【長安三萬裏】大概是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

【楊戩】片尾的第二個彩蛋為【長安三萬裏】貼片,

關於李白的故事,明年暑假上映

。這是追光繼「新傳說系列」和「新神話系列」之後,即將推出的

「新文化系列」

彩蛋裏的聲音為成熟中年男聲,畫面中出現了葫蘆形酒壺,

脫離了神話傳說的世界觀,也沒有了怪力亂神的戰鬥體系支撐,一個好的原創劇本就顯得尤為重要。

追光是否能補齊劇作方面的短板,平衡一流視效與三流劇本之間的矛盾,【長安三萬裏】會是一份答卷。

如果這份答卷再不理想,追光或許會面臨更大的困境。

動畫廠牌的格局與困境

【楊戩】定檔後兩天,彩條屋的【深海】也開始了宣傳,並預告將於年內上映,不少觀眾猜測會是國慶檔。

這大概國漫兩大知名廠牌的一次小小碰撞。

【大聖歸來】七年之後,國內的各大動畫廠牌(以電影為主)格局逐漸成型——

光線彩條屋、追光動畫和方特動漫。

其中站得最高的必然是推出過50億+爆款的光線彩條屋,【深海】是它們今年的力作。

彩條屋屬於

帶錢下場的廣撒網模式

自2015年成立之後,它陸續投資了十月文化(【大聖歸來】)、可可豆動畫(【魔童降世】)、中傳合道(【姜子牙】)、彼岸天文化(【大魚海棠】)等動畫公司。

彩條屋的優點在於

宣發能力強、有IP、有爆款

,同時網羅了大量人才,

不缺內容創作力

但缺點也肉眼可見。這種非全權掌控的模式,在工業流程上不穩定——

產量不穩定、作品不穩定

從第一個貼片預告到臨近定檔,

【深海】用了兩年

兩年前的【姜子牙】片尾埋下了彩蛋——姜子牙被關進渡劫城,隨後雷震子、楊戩和黃天華出現,似乎是在暗示他們要去劫獄救姜子牙。

兩年後,這個彩蛋仍沒有後續。

這種模式也導致彩條屋

沒有建立起明確的廠牌風格

,旗下作品缺乏辨識度,在內容布局上更是難成系列。

號稱彩條屋「國風科幻系列」首部作品的【沖出地球】,票房僅1000萬出頭。

被觀眾擡上去的所謂「封神宇宙」,最初也並沒有清晰的規劃。最明顯的證據是,【魔童降世】和【姜子牙】裏的申公豹形象截然不同。

真正形成宇宙聯動的,反而是追光的新字頭系列。

這也是追光自產自銷模式的優點。可以自主控制每一道工序,讓追光

在工業化方面更為成熟

——能夠迅速建立極具特色的廠牌風格,保持一年一部的穩定產量,也有清晰的系列規劃。

當然,缺點也很明顯——創作人才不夠,劇本總是差點意思,票房天花板太低,沒有爆款支撐。

容易被忽視的,是【熊出沒】背後的方特動漫。

在電影方面,方特動漫似乎沒有太大的野心,它的產出和收入一直很穩定——

專註【熊出沒】,專註春節檔,專註子供向

,一年一部,票房基本維持在5-7億。

今年春節檔,【熊出沒】甚至拿到了將近10億的票房,成為了國產動畫票房榜第三,僅次於【魔童降世】和【姜子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雄獅少年】和它背後的北京精彩。

【雄獅少年】是難得一見的現實題材原創動畫,豆瓣拿到了8.3分,去年的國產電影最高分。

網傳北京精彩計劃推出「少年三部曲」,【雄獅少年】之後還有

【鑄劍少年】【逐日少年】

,同樣由【雄獅少年】導演孫海鵬執導,同樣為原創故事。

北京精彩的總制片人張苗,曾任職北京文化,推出過【我不是藥神】【你好,李煥英】等爆款,

對內容的把控能力強是北京精彩的優點

但在以西遊記、封神榜等神話傳說為主的國漫市場,

原創並不是討喜的元素,缺乏觀眾認知度。

如何開啟更廣的市場、處理建模方面的爭議,是「少年三部曲」後續需要面對的問題。

盡管有國漫廠牌不斷冒頭、成熟,但國漫仍然還在起步階段。

國產動畫票房榜前十,上到50億,下到5億,

斷層嚴重

;且子供向的【熊出沒】就占了一半,還有兩部甚至已經是六七年前的作品。

某種程度上,這些

動畫廠牌的困境也映照了國漫的困境

——劇本趕不上技術,產量跟不上市場,子供向與成人世界的割裂……

希望也祝願「國漫崛起」不再是一句喊累了的口號,而是真正出現在銀幕上、一部又一部的優秀作品。

文案素材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