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北京海澱區發現「石虎」,黃昏時分出來覓食,狩獵本領不輸大貓

2024-04-30動物

中國十三種貓科動物裏面,豹貓是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它們幾乎廣泛分布於中國大多數地區,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都有大量豹貓的棲息地。然而在漫長的與人類接觸過程中,豹貓似乎逐漸適應了城市的存在。

它們積極融入城市,能在城市公園、濕地等環境下討生活。而在一些生態環境比較好的市郊地區,豹貓更是頻繁出沒。近日,北京海澱區的三山五園地區,就相繼發現了豹貓的身影。

豹貓頻頻出沒,黃昏時分開始覓食

北京海澱區十分重視生態環境的建設,所以當地生活著不少的野生動物。為了有效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海澱區園林綠化局在三山五園及大西山地區多個點位布置了紅外相機,形成了初步的野生動物監測網。

監測數據顯示,連日來北塢公園、中塢公園、大西山地區等多個地點均發現了野生豹貓的活動身影。尤其是大西山地區,豹貓出現的頻率非常高,表明當地生態系健康穩定。

豹貓頻頻出沒,直接說明了當地生態環境的優越。比如北塢公園所拍到的畫面中,一只身形矯健的豹貓出現在了鏡頭前。它神情警惕,環顧四周,眼睛在夜晚泛出光芒。

豹貓晝伏夜出,白天主要在樹洞、巖石洞或其他隱蔽處休息,到了黃昏時分就開始外出覓食,有時候徹夜通宵,直至來日淩晨之後,才返回住處休息。它們的活動頻率,在清晨和黃昏的時候達到最高。

豹貓又稱石虎,在中國廣泛分布

豹貓是一種小型的貓科動物,長得跟一只家貓差不多。但與家貓相比,豹貓的身形更加纖細,四肢更加修長,所以看上去就是一種十分靈活矯健的動物。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豹貓擁有很強的行動能力。

不同棲息地的豹貓,在毛色上有較大的差異。南方族群的毛發多為淡褐色或淺黃色,而北方族群的毛色更偏灰白一些。無論是南方族群還是北方族群,豹貓渾身都遍布黑褐色的斑紋,跟一只小型獵豹差不多。

從外形上看,豹貓身上的斑紋就像是中國古代的銅錢一樣,所以豹貓也就被人們稱作「錢貓」或者「銅錢貓」。民間也稱其「麻貍」、「山貍」等。而台灣省以及內陸的一些省市裏,則喜歡稱豹貓為「 石虎 」。

在過去,豹貓的數量非常龐大。比如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豹貓毛皮年收購量約20-25萬張,估計全國的豹貓資源量不少於100萬只。然而70年代過後,豹貓的數量就銳減了。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它們的族群數量已有所上升,在中國算是相對廣泛存在。

擅長爬樹和遊泳,狩獵本領高超

豹貓主要棲息在山地林區以及郊野灌叢等地帶,甚至是一些林緣村寨附近和人工林裏,也都能發現它們的蹤跡,表明豹貓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極強。作為一種小型的貓科動物,豹貓可謂是一身本領。

它們十分擅長爬樹,本領不輸靈長類動物。同時遊泳本領也十分高超,經常在水源附近出沒。憑借這些本事,豹貓的食譜非常廣泛,無論是天生飛的還是地上爬的,乃至是水裏遊的,都在豹貓的捕食範圍內。

盡管成年的豹貓仍然只有幾公斤重,但它們的狩獵本領十分高超。如果就狩獵成功率而言的話,豹貓甚至不輸大貓。通常來說,受限於體型,所以豹貓最主要的獵物就是一些小型的動物。比如各種鼠類、蜥蜴、蛇、鳥,還有昆蟲等。

豹貓主要采取伏擊的方式狩獵,它們會趁著夜色偷偷襲擊樹上休息的小鳥;也會在水源附近伏擊前來飲水的動物;而在一些淺水地帶,豹貓甚至會直接下水捕食魚蝦蟹。

豹貓除了捕食野生獵物之外,一些生活在林緣村寨附近的個體,偶爾還會趁著夜色偷偷潛入村莊,盜食雞鴨等家禽。比如2023年12月份,在北京房山就出現過一只豹貓。它悄悄下山覓食,闖入村子一戶農民的雞圈中,前前後後共咬死了37只雞,由此可見豹貓有多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