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上海女子把保護動物當狗養大,最後送進動物園?專家:必須放生!

2024-05-12動物

導語

「上海女子把保護動物當狗養大,最後送進動物園。」
一則名為【野生貉餵的是垃圾便沒有冬眠了,專家:別當狗飼養】的報道中有這樣的標題。
原本是一只貉的背後竟然隱藏著如此勁爆的訊息,引發了眾人的獵奇。
事實真相到底是什麽?
胡女士為什麽沒有察覺到這只「狗狗」身上有異常?
這只背負著「爬樓小偷」罪名的「小賊」又是如何在胡女士的家中生活下來的?

一、瑞金醫院的「小偷」。

下著蒙蒙細雨的上海瑞金二路上,幾名騎車人不禁一陣哄笑。
他們驚訝地看到眼前這動物園中常見的小動物——小浣熊竟然出現在這樣的繁華鬧市街道上,而後又不約而同地想起了一年前的同一天,一名婦女在這裏帶著一只小熊貓在路邊賣萌。

瑞金醫院的北側靠近湖林寺的一條背街邊上是一座典型的健康綠色的小區,這個角落又素有不少野生動物走過的銘印,於是幾名騎車人被好奇心推著開始在此周邊巡視,然而除了一名準備將剛剛踩住的小老鼠放歸自然的老阿姨之外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這樣一來,他們只能推測那位不知上哪兒去了想將小熊貓轉送給動物園生活或者警察帶走的婦女是因此而來,於是好奇的幾人轉身各自離開。
這些人的故事是這樣的:
瑞金醫院的北側湖林寺街邊有一個廢棄小區,從去年冬天開始,這個小區就不知道為什麽常常都會出現一些人看見各種野生動物在這裏徘徊。

有人看見這個角落的居民甚至會積極地給這些動物留食物,因為看見的動物早已經不只是一只小熊貓,而是一只浣熊、好幾只小浣熊,一只獾。
甚至還有人不約而同地在同一天被一只小浣熊同樣賣萌吸引幫助這位婦女將小熊貓送往警察局,但是後來經過警察調查,警方在一名婦女家中將之前看見的這些野生動物統統收繳送往動物園或者自然保育區。

這位帶著「小熊貓」的婦女當中就有一名胡女士,而她家中養的一只「小狗」正是這次被轉送的「小偷」、「爬樓賊」——一只小貉。
胡女士回憶起這段故事的話,她也會一邊感慨一邊傻笑。
去年10月的某一天,一位住在西鄉街道蘇家浜路上的胡姓居民在小區的路邊散步,忽然就發現花壇中間有一個「小家夥」低頭啃著食物。

胡女士不禁上前看了看,隨即發現這個「小家夥」非常有趣,長相渾身像大部份小狗,但是腦袋和尾巴卻又怪模怪樣的,於是胡女士隨即開啟手機搜尋了一下「浦東浣熊」。
果不其然,胡女士發現這個「小家夥」渾身上下最顯的記號——一條白色的尾巴,就是一只小浣熊,於是胡女士便興致盎然地買了一些食物準備餵餵這只小浣熊,因為她早就從電視上聽說過上海最大的野生動物是蘇家浜路上的小浣熊,但是也沒想到居然真的有一只就這樣闖入到了她的小區。

二、野生動物與人類的沖突。

一只小浣熊闖入城市生活是什麽情況?
這只小浣熊到底是怎麽和胡女士發生關系的?
這只小浣熊的出現又是什麽代表?
專家們分析了一下這只小浣熊進入城市生活的可能性和突然在瑞金病院周邊出現一群野生動物的情。
首先是小浣:
專家表示小浣熊之所以會出現在上海,是因為它們是一種善於適應環境的動物。
小浣熊來源於美國,它們原本是一種生活在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中等身材肉食性動物,主要以在地上活動的鼠類和鳥類為食,尤其喜歡吃鳥窩中的鳥蛋和雛鳥。

小浣熊是一種典型的雜食性動物,氣候變遷對其生存並不產生太大的影響,因此他們才能夠很快地適應上海潮濕悶熱的氣候環境。
所以,小浣熊在上海並不是一種新奇或者不正常的現象,在浦東、嘉定、青浦這些地方都有過零星的小浣熊目擊記錄,甚至專家還曾在崇明島和上海野生動物園中發現過小浣熊的蹤跡。
小浣熊在戰後逐漸成為一個時髦的「寵物」,被許多動物愛好者購買,然而由於小浣熊非常喜歡爬樹,因此它們會經常闖入到鄰居的花園中,從而引發一些鄰居之間的糾紛,另外小浣熊還會覓食鄰居們的垃圾筒,因此也帶來一些衛生問題。

最終,由於許多飼養小浣熊的人在訓練小浣熊的時候頻繁地對小浣熊施以體罰和殺害這種被它們視為「惡臭橫行」,因此在上海的幾個小區裏小浣熊的飼養人數逐漸減少,於是越來越多的小浣熊就轉變成了野生動物生活在城市的各類角落。

在上海有過類似野生動物生活在城市的現象,對於這一現象大家應該都是聽聞過的,例如上海浦東有一頭野豬被稱為「浦東肥豬」、在上海長寧還曾發現過「蛔蟲女孩」……
胡女士將一只小貉當成小狗收養是這樣的:
去年10月,胡女士發現的這只小浣熊就是這樣不小心轉化成了「小狗」。
事實上,小浣熊和小狗在外形上是非常相似的,而且,小浣熊出生後從肉眼上幾乎沒有任何差別,因此胡女士一邊逗弄這只小浣熊一邊認為這只小浣熊是一只小狗並沒有任何問題。

專家們對這只小浣熊進行了檢查並確認,這只「小狗」的身體狀態不錯,除了有一些小傷口外並沒有什麽大的毛病,然而,專家也提醒了胡女士,如果她不收留這只小浣熊,它很可能會再次闖入城市中生活並帶來隱患,因此建議胡女士將這只小浣熊轉交給動物園,於是胡女士最終將這只小浣熊送往了上海野生動物園並為它取名「瑞金」。

專家們認為將野生動物送往動物園不是一種好的方案,因為動物園對一些像小浣熊這樣的動物就不那麽友好,因此他們建議將這些動物放歸自然,而飼養動物園中的人可能會擔心這樣一來就沒有了觀賞性,於是專家們提出了第三種方法——在上海周邊一些人跡罕至的地方建立一個小型的自然保育區,專門用來放養這些動物。

這樣一來,一來可以將這些動物從許多遊客的觀光中解放出來,二來又能夠讓這些動物繼續在自然環境中生活,起到一石二鳥的作用。
瑞金病院附近出現一群野生動物又是怎麽回事?
專家們表示,估計是因為收養這些動物的居民不太聽話,動物常常逃出到周邊地區生活造成的。

上海目前的城市環境中人類產生的「濕潤垃圾」非常多,例如泡在水裏的紙、濕地食物殘渣、空運魚蟲等等,這些東西都是小浣熊、獾等食肉動物的最愛。
因此在上海的城市地區中,大量的小浣熊、獾等食肉動物都會從少到多地改變其習性,因為飽食的小浣熊非常粘人,因此也很容易就會被人類關心起來養住,於是就會出現將小浣熊當狗飼養的情況。

這些將野生動物當成寵物飼養的人們無疑減輕了許多野生動物在城市中的適應力,因此更重要的是,大家應當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不管這些小浣熊有多「可愛」,它們都是一種野生動物,應該在自然環境中生活而不是在城市環境中生活。

三、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

野生動物生活在城市中終會和人類之間產生沖突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會對城市的生態系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盡管上海有著許多用來觀光和放養動物的公園和動物園,但是要知道這些地方都是為了吸引遊客帶來利潤最終從動物身上牟利的。

無論是觀光還是放養動物都會對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帶來一定的壓力,因此,如果有可能,專家們更建議將野生動物放歸自然保育區和野外進行放牧,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將野生動物擺脫人為幹擾,還能夠讓它們在自然環境中生活。

過去幾十年間,讓頭頂生活著蓬勃發展的高樓大廈的上海也曾經森林密布,然而隨著城市化的行程迅猛發展,上海的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不適合動物生活,因此上海的城市生態系也受到了影響。
直到近年來,上海的工業重心逐漸轉向其他地區,許多原先的工業基建正在被拆除,為此許多野生動物的生活環境也變得更加適合,因此上海才會出現一群小浣熊在瑞金病院邊附近的現象。

據了解,野生動物在城市生活以及被視為危害的現象在上海並不少見,所以,人們應該對野生動物保持一種適當的警惕性,以保護自己的生活財產安全。
結果,這群小浣熊、獾之類的動物中似乎有一些真的逃出人類的掌控了,不知從哪裏帶來了一只貓頭鷹,於是四月的時候,有人在周邊的小區中看見了這只貓頭鷹飛來飛去。

這只貓頭鷹則是胡女士早就將它送到瑞金二路的警察局的另一名婦女在將它送往動物園的路上不小心失手放飛了。

在城市中生活的野生動物和人類一樣,都是處於食物垃圾的恩賜中生活,因此,專家們認為,如果城市地區中的食物垃圾一時間得不到有效的處理,將會吸引更多的野生動物前來,因此,相關部門應增強營養垃圾處理的力度和進度,以避免引發更大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