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全國首例!受傷江豚在南京被成功救治,幼崽水下吃奶舌頭變吸管

2024-02-18動物

春節假期,長江南京段一頭尾巴受傷的江豚牽動著大家的心。其傷情肉眼可見的變重,尾部又被一些樹枝、垃圾纏繞住了,動作變得遲緩,捕食困難,如果不施以援手,恐怕情況不容樂觀。在多部門的共同配合下,2月16日受傷江豚終於被營救上岸。在長江幹流成功救護傷病江豚,這在全國尚屬首例。

江豚是鯨目鼠海豚科江豚屬哺乳動物,共有3個物種,分別為長江江豚、東亞江豚和印度洋江豚,它們分布於自南非到印度洋沿岸及西太平洋沿岸,棲於鹹淡水交界或潮流沖擊的水域,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物種,也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而長江江豚僅分布於中國的長江中下遊幹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陽湖等區域,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亞種,已在地球上生存了2500萬年,被稱作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因數量稀少,因此也被稱作「水中大熊貓」。

長江江豚喜歡單獨活動,有時也結成2~3只的小群,結大群的情況極為少見。它們性情活潑,常在水中上遊下竄,身體不停地翻滾、跳躍、點頭微笑、突然轉向等動作。它們還會做出有趣的吐水行為,將頭部露出水面,一邊快速地向前遊進,一邊將嘴一張一合,並不時從嘴裏噴水,有時可將水噴出60~70厘米遠。

而作為長江裏唯一的淡水哺乳動物,它們的呼吸間隔一般為1分鐘左右,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新出生的小江豚能否順利地呼吸到第一口新鮮的空氣成了它們生死的關鍵。當小江豚離開媽媽的身體後,它會本能的奮力向上遊動,江豚媽媽則腹面朝上,身體朝與幼仔相反的方向遊動,努力拉斷臍帶,江豚寶寶則順勢沖出水面,呼吸空氣,而這個過程一旦出現差錯,江豚寶寶就可能溺亡。

呼吸到了至關重要的第一口空氣後,接下來江豚寶寶則要掌握高難度的吃奶要領。江豚媽媽的腹部有三道縫,中間長的是泄殖縫,旁邊這兩個縫是哺乳縫。當江豚寶寶餓了需要吃奶的時候,就用嘴巴在媽媽的腹部磨蹭,媽媽的乳頭就會從縫中伸出來,江豚寶寶卷起舌頭包裹住乳頭,江豚媽媽則收縮腹部將奶水噴出來。而這一系列的動作都是一邊遊一邊進行,需要母子緊密配合才能得以完成。

好在江豚媽媽的奶營養成分極高,脂肪含量高達21%,是牛奶的七倍以上,所以小江豚發育的很快,很快就被餵成了一個小胖子,三個月後便跟媽媽學習抓魚的技巧。

對於江豚這樣的水生哺乳動物,人類活動是影響它們生存的主要原因。江豚主要依靠聲吶回聲定位,輪船螺旋槳的聲音會誤導江豚,最終導致江豚被螺旋槳絞傷甚至絞死。此次在長江南京段救護的這頭江豚為體長1.31米的雌性,尾部纏繞著魚線和繩子以及雜草,還有很多增生物。

目前這頭江豚正在南京海底世界接受治療護理,具體病情及原因待進一步診斷,後續將根據檢查結果制定下一步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