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為什麽很多人發現,老鼠變得越來越少了?老鼠真的「隱退」了嗎?

2024-02-05動物

在閱讀此文之前,請您點選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晉雲之

編輯/晉雲之

老鼠作為「四害」之首, 自古以來就一直都是被人們所厭惡的物件之一, 然而就在近幾年來,很多人卻發現不光因老鼠而起的災害變少了,甚至在日常生活中 想要碰到一只小老鼠都成了難上加難的事情 ,老鼠們好像真的「隱退」了。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 全球範圍內大約有1700多種老鼠,並且總量已超150億只 ,其中就中國來說,老鼠種類就已經占據了200多種,使人們的生產生活都曾受到了不小的破壞。

然而就是這麽 一群數量龐大的老鼠 ,為何在近幾年來逐漸「銷聲匿跡」?而它們的消失對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界來說,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老鼠的危害不容小覷

老鼠作為一種晝伏夜出的動物,它之所以會被人們討厭,其中的原因離 不開這個物種的繁殖能力。

老鼠的適應力超強且本身新陳代謝能力很快 ,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它的生長速度以及體內器官的發育速度可以說是達到了驚人的程度。

一般來說, 剛出生的雄性小老鼠在差不多一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性成熟 ,具備了繁殖的能力,而雌性小老鼠雖說 發育速度相對來說會慢一點 ,但起碼在一個半月的時候也已經能進行繁殖。

其次,具 備生育能力的老鼠們在一年四季的任何一個時間段都可以進行繁殖, 並且一只老鼠一年就能生6-8窩, 每窩的數量最少都是5只起步 ,甚至有些「生育佼佼者」一窩直接就下12個崽。

你想想,咱就先不說全世界那 上百億只的老鼠, 就按專家粗略統計中國現存的30多億只老鼠來說,這玩意兒一年得多出來多少只「新生小鼠」?所以說,你別看它個頭兒小,但 它的繁殖能力還真是不能小覷。

而老鼠的可恨之處 不僅限於能生, 關鍵還在於這玩意兒的破 壞力可以說是極強的

我們都知道 老鼠是一種雜食性的動物 ,而所謂的雜食動物簡單來說就是從蔬菜水果到肉類食物,只要是你能想到的,基本上就都是它們吃的。

這一來是導致了像當年很多農民家庭 每到豐收時節 ,家裏囤放的新糧食就被老鼠們啃壞不說,還使得家中多出來了很多 直接打洞入住的「常駐老鼠」 ,每到深更半夜就出來覓食兒,農戶們是根本防不勝防。

二來便是在播種的季節, 你說農民伯伯們前腳才把種子撒到地裏 ,好不容易等那小苗兒發了出來,還沒等進行下一步的澆水施肥呢,後腳老鼠就來啃食糧食苗了,你說這種鼠為 造成的經濟損失 ,後果不還得是農民自己來承擔嗎?

看到這裏很多對老鼠不了解的人可能會問了,說那 老鼠也不都是分布在一個地方的, 況且這玩意 兒充其量也就十幾厘米長 ,它能吃多少糧食呢?

要知道,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單就全球的所有老鼠來說, 這個小動物每年能吃掉大約5000萬噸的糧食 ,換算成金額來看那都上億美元了,你還覺得這玩意兒不能吃嗎?

當然,這個數據還只是糧食部份, 像超市當中的各類小食品以及米面糧油, 您就瞧好吧,但凡 這個地方竄進來一只老鼠,那這些能吃的東西基本上都得遭殃 ,它即便不吃,也得啃倆老鼠牙印兒。

除了對糧食的破壞之外,老鼠還號稱行走的「病原體」,這又是什麽意思呢?

首先就老鼠本身來說,它的生長和生存環境無非就是垃圾堆、下水道以及各種臟亂差的地方,而這些地方所存在的包括跳蚤、虱子以及蜱蟲等各種寄生蟲極易會附著在老鼠的毛發裏,一旦老鼠出現在人類居住的環境當中,那相應的寄生蟲也會被帶來。

其次,老鼠身上攜帶有高達上千種的病原體和致病菌,其中就包括漢坦病毒。這個病毒簡單來說就是 一種會使人體感染出血熱的病毒 ,輕則會導致人體出現發熱、四肢酸痛甚至出血等癥狀 ,重則雖不致死, 但會對腎功能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值得一提的是,老鼠身上攜帶的這種病毒 並不意味著只有咬傷人體後才會進行傳播

要知道, 這種病毒會寄存於老鼠的各種體液中 ,即便帶有漢坦病毒的老鼠只是在人類居住的環境中留下了那麽一點兒分泌物,或是這個老鼠被人發現的時候 已經成為了屍體 ,那漢坦病毒在空氣中 所懸浮的病毒分子也是很容易被人體感染的

而老鼠除了會對人體造成直接的疾病感染之外,這玩意兒不是有事兒沒事兒還愛啃咬個電線等工業設施嗎, 那完整的電線被它這麽一啃 ,且不說能不能把它電死 ,關鍵是破損會直接導致電線短路的 ,如此一來人類是極易面臨火災隱患的。

因此咱就單從以上這幾個方面來看 ,這老鼠哪怕不這麽作惡 ,它也不會憑借自身的「實力」一躍成為被人類討厭的物件。

可話說回來,既然 老鼠的繁殖能力如此之快,並且他們的生存技能也確實不錯, 為何現在卻越來越少了呢?

老鼠為何越來越少?

要說導致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 ,很大程度來自「老鼠餓了」

咱之前說過老鼠會對農民家中 儲存的食物進行啃咬和破壞

但如今的糧食基本上實作的是集中化管理, 莊稼從地裏被收割之後 ,要麽就是放到城鎮專業管理部門的倉庫中進行儲存,要麽就是 被送到加工廠直接進行二次精制加工。

導致原本生活在農村的老鼠 壓根兒就沒有那麽多的食物可吃 ,先拋開它們會不會餓死不說, 關鍵老鼠的腦化指數很高 ,如果一個地方沒吃的,它們就會轉移到其它地方去。

這裏所提到的腦化指數其實就是生物的體重和腦重的一個關系指數,一般情況下,人類的腦化指數基本在7.44左右,而老鼠的腦化指數則為0.5。

從這個數據來看雖說 老鼠跟人肯定是沒辦法比的 ,但我們要明確一點的是,在哺乳動物領域中,兔子的腦化指數只有0.4, 貓和狗的腦化指數基本在1-1.5之間

所以就著動物關系來看, 老鼠大腦具備的認知能力和水平 是能驅使他們明白「有食物的地方好生存」這個道理的。

因此借著這個本能,很多老鼠便會將 生存領地朝著糧食存放和食物殘渣 更多的城市地區進行遷移。

但說到這裏問題就來了 ,老鼠只知道城市的吃得多, 卻不知道城市的基建設施和農村有很大差別。

相比於城市來說, 不管是之前還是現在的農村民房, 基本都是紅磚泥瓦建成的,而老鼠本身 生長的嚙齒是需要不斷進行磨損消耗的 ,否則連基本的進食都無法滿足。

因此, 在房屋地下「打洞」對於老鼠來說壓根兒就不是難事兒, 甚至在打洞過程中不僅能磨牙還能離美食更進一步,人家對此是樂此不疲。

但城市不同,城市建築物的材料基本 都是圍繞鋼筋水泥混凝土展開的 ,那玩意兒的硬度即便老鼠 硬著頭去拱把嚙齒都磨碎了 ,也沒辦法打通一條可供藏身的地道,因此它們就只能將相對來說比 較方便的下水道作為藏身之處

而就是這麽一個地方, 可以說給老鼠惹來了「滅頂之災」 :首先很多城市的管理者知道了老鼠的窩點之後, 會制定出相應的方案來進行滅鼠 ,以避免大批次流竄的老鼠給民眾帶來一定的健康隱患。

比方說當年的法國巴黎,當時巴黎市長曾公開表示 ,如果巴黎再不進行大規模的滅鼠, 巴黎人和鼠之間開展一場戰爭的話 ,每個巴黎人都會被三只老鼠圍攻。 這是個什麽概念呢?

在2015年的時候,整個巴黎的民眾大 約有225萬人,但老鼠卻達到了380萬只, 這個規模好像巴黎原本是屬於老鼠的,巴黎人才是外來生物一樣。

因此巴黎政府在2 015年前後就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滅鼠行動

他們除了 每年光在和老鼠的博弈上就要花費掉大約150萬歐元之外, 只要是人肉眼可見的公開場所,比方說公園、街 道以及下水道等地方,都會布滿滅鼠設施以及老鼠藥 ,並且還在下水道上安裝了各種鐵絲網格,防止老鼠進一步爬出地面。

不僅如此,巴黎市政府此前還專門建立了 一個關於滅鼠的網站, 大致的作用就是只要群眾在網站上反饋了關於所見老鼠的地點, 相關工作人員就會立馬出動 ,以此來進行個全面清理。

而中國城市對老鼠的治理措施 從整體上來說也大差不差, 城市當中除了會針對性的放置一定的捕鼠器材之外, 那賣蟑螂藥和老鼠藥的小商販是隨處可見 ,只要你發現老鼠,買袋老鼠藥就完全可以解決了。

除了這些硬件設施之外 ,還有一個滅鼠功臣的存在 ,那就是貓。當然我們這裏所說的貓咪是 指農村的散養貓和城市當中的流浪貓咪。

因為這些貓咪受到自由生活方式的影響, 它們骨子裏原始的狩獵本性是存在的 ,加之適當 攝入老鼠能夠提高貓的夜視能力, 因此它們對於貓抓老鼠的生物捕獵關系還是能輕松完成的。

所以經人為介入、貓咪捕獵等各方面的影響,久而久之便會使明面上 肉眼可見的老鼠數量大大下降。

那老鼠數量減少對於生物界來說真的是 一件百利無害的好事情嗎

自然界中如果沒了老鼠,會有什麽變化?

其實我們都知道, 不管是什麽物種,數量泛濫成災不好, 而數量過少瀕臨滅絕也不行。為何這麽說呢?

就著這個老鼠來說,它雖 說有很大的破壞力, 但同時也是生物界中 像黃鼠狼、蛇等動物的飲食來源。

比如說老鼠的數量 大幅降低甚至徹底歸零 ,那這些生物沒有了固定的飲食攝入,對於它們的 物種保留也會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 ,時間一長就連整個生態圈都可能被攪亂。

其次,在大多數的醫學實驗中,老鼠幾乎是被當成模擬人體實驗的一個重要物件的。

這是因為就機體內的器官組成和基因鏈來說, 老鼠和人類的內部結構是有很高的相似度的, 將老鼠作為實驗物件能夠有效得出人體的相關結論。

比方說醫學上的一些藥物研制,在正式投入臨床試驗之前如 果在老鼠身上進行相關測試, 是能夠提前得出相關結果、規避和改善一系列潛在風險的。

因此,老鼠對人類來說 雖然壞處不少,但也有一定的好處存在 。而就如今的老鼠現狀來說,或許不是數量減少了,而是它們更好的藏匿起來了。

畢竟就它們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來說, 要想將它們全都一只不漏的一網打盡, 還真就不是那麽現實的一件事兒。

總之,適量捕殺老鼠是人類社會必須要進行的一項保障工作, 而適度留下老鼠也是保證生物鏈和生態圈正常運轉的重要因素 ,但要想在這二者之間得到一個平衡關系,就現階段來看,未來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