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短视频泛滥的年代,谁为真相发声

2024-05-08科技

◎智谷趋势(ID:zgtrend) | 向荣

国产最卖座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成本约900万,从开拍到上映几个月。

一部短剧【闪婚娇妻宠上天】87集,投入成本约40多万元,拍摄周期用了8天左右;

而一条全网播放量超6000万次的短视频——「女外卖员车子被偷后在路边崩溃大哭」,竟然是摆拍,从准备到拍摄只用了不到7分钟。

「常在网上冲,哪有不被骗。」 日均刷短视频2.5小时的中国人,前段时间还在为自己没被「秦朗丢作业」骗到而暗喜,转头却发现,我曾为之自豪的 「中国工程队修复巴黎圣母院」 的视频也是假的。真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但眼下,「短视频打假」行动已经展开。就在4月23日,中央网信办再次开展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任务是「切断‘毒流量’吸粉」。

来源:红星新闻

先有炮制「秦朗丢作业」的网红「Thurman猫一杯」被永久封禁,后有「点读机女孩」高君雨因炒作患重病一事被封杀了,造假的惩罚虽迟但到。

但有些网友被骗了还替人数钱,「只是捏造一个段子,至于这么严重吗?」

一次造假可能是一时兴起,多次造假背后却是庞大的产业链。

只是,当被虚构的事实成为一条「致富捷径」时,还有谁在乎真相?

假的!都是假的!

来举个手,有多少人,给下面这些视频点过赞?

(来源:潮新闻)
(来源:央视新闻)
(来源:广州反邪)

如果一个都没有,那恭喜你,有一双火眼金睛!但,还有海量「剧本」在考验你。

说真的,随着短视频剧本时代的到来,摆拍套路多多,跟诈骗一样不分年龄、学历、职业,总有一款能让你上当。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造假也是有门派的。

第一大门派, 卖惨派。

在卖惨的剧情中,一般都有年迈的老人、可怜的孩子、破旧的茅房等等要素,在大凉山的荒凉雪地中直播卖特色农产品。

这种打着「助农」「助困」「助残」旗号的公益类直播,被网友认为,「 这么惨,路过的狗看了都得下两单 」。

谁能想到,一个辛勤老农,被复制黏贴出现在橙子滞销、柠檬滞销、苹果滞销、辣椒滞销,甚至是楼市滞销场景。而 你的善良早就被标好了筹码。

第二大门派, 正能量派。

今年,一则「商场保安徒手接住坠楼婴儿」的短视频被当成热点传播,网友们也不吝惜赞扬之词「真是大功德啊,救了这个娃」「给他一百个大鸡腿,好人」……

谁能料到,媒体很快扒出,「商场保安徒手接住坠楼婴儿」视频中的保安是由公司职员扮演的,保安手里接住的道具是一个布娃娃,并非真实婴儿。

这类短视频造假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会伪装成监控录像或路人拍摄的视频,并将视频做黑白处理,加上时间水印等,并以新闻的形式在各大平台传播。

第三大门派, 颠覆三观派。

他们通过输出非主流的价值观,挑起两性对立,制造不同社会群体的冲突。

来源:南方都市报

情感大V「曲X」因多次以不良恋爱观博眼球被封号。她以情感咨询名义、教女性找「金主」,宣称谈恋爱、结婚,乃至生孩子,都只是实现「阶级跨越」的工具,从男性身上「搞钱」,才是超越了情感的终极目的。吸引了大批女性粉丝,在直播间引导粉丝购买情感服务课程,价格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重庆孕妇相亲」视频中,女子以孕妇的形象手拿写着征婚条件的纸张,声扬:「虽然娃儿不是你的,但是媳妇是你的,生娃已经够痛苦了,如果说你真的爱我的话,你都不用在乎娃儿是不是你的。月薪七八千的不行,我看不起,月薪低于2万的不考虑,以后娃都养不起」,网友直呼,三观被震碎了。

第四大门派, 低俗派。

户外直播网红擅长哗众取宠,演绎低俗、暴力、炫富等剧情。

来源:齐鲁晚报

拥有4800万粉丝的主播「二驴」为博流量多次直播惊悚剧情。在青岛户外直播时,画面中一群黑衣人将他绑至车上,带到野外,甚至扬言要「活埋」二驴。不少观看直播的网友信以为真,纷纷报警。结果「马甲」都丢了。

所有套路都指向一个本质,就是逐利。

造假「致富路」

你看到的每一条短视频,都被精准计算、设计过,就等你上线开刷,你惊喜地发现,「推给我的正好是我喜欢的」。

幕后推手,既有平台算法,也有MCN机构。

早在2021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公安局披露了一个名为「韩文团队」的「情感带货」案件。自此, 一条打造人设、编写剧本、电商运营、流量变现的制假售假灰色产业链暴露在公众面前。

造假致富的第一步,是MCN机构打造人设、孵化网红。

在商业资本的助推下,「短视频网红」这一身份角色在生产过程中走向职业化、商品化。一般传媒机构会有编剧、导演,还有专门培训演员的老师,把博主包装成吸睛人设拍短视频,从文案、话术、人物、背景等对短视频进行精心包装。

「卖惨式」人设是造假重灾区。凉山孤儿、外卖骑手、穷人家励志孩子最为常见。

「父母双亡,自己只能辍学在家照顾弟弟妹妹,不是上山砍柴就是下地干活,因此只能拍短视频赚取一些额外收入」这是曾经的百万网红「凉山孟阳」的人设。

外卖骑手也常常被用来立「卖惨式」人设。 比如多款「女骑手深夜送餐车辆被盗后崩溃大哭」的视频,如出一辙的剧情,如出一辙的捶电线杆……说真的,有这好演技真该去整顿整顿内娱。

「女孩考上清华跪谢父亲」的视频借着高考放榜的热度爆火,同款视频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每个视频的「爸爸」都是不同的职业由不同的人来扮演的,先是「植物人」,又变「捡瓶子的」,后来变成「工地上的工人」......主打一个铁打的「我考上了」,流水的「爸爸」。

来源:黑龙江共青团

除此之外,还有「名校学生」、「功法大师」、「富二代」......先用假人设吸粉再卖货或者欺诈。由于短视频网红具有流量资源人格化的特质,为将其商业价值最大化,MCN机构对短视频网红进行模式化的流水线生产

第二步,贩卖剧情。

(来源:淘宝)

在网络无比发达的今天,0.1元、0.3元、0.6元,几毛钱就能买到海量的段子剧本,100元就能定制60秒原创剧本。

据潮新闻报道,在一家线上店铺,一些打着「起号速爆,3天破百人」「学会一招,瞬间起飞」旗号的宣传,月销量能破千。 10000个短视频剧本捆绑销售,最便宜只需6.6元。 既有逼婚、初吻、当现任遇上前任等情感类剧本,也有反转、Vlog、相亲、校园等类型剧本,每个类型都有几十个到几百个不等。

很多MCN机构会购买剧本库,实在想不来要拍什么的时候,就翻一翻,套一套。由于抄袭成本低,看什么火就跟着拍就行了。

来源:央视

短视频剧本已经形成了 一套爆款公式——「越土越受欢迎,越炸裂流量越多」。 一些机构推出的涨粉技巧更是包括颠覆认知,制造对立、抄袭素材等不正当手段。

第三步,流量变现。

吸睛视频的变现能力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锌刻度报道,「猫一杯」去年在某平台的广告报价为55万元/条,按千万级网红普遍水平,每月至少能接到5条广告,全年单一平台仅广告收益可以超过2600万元。

都说网红的尽头是直播带货, 在某视频平台,进行短视频带货或接广告至少需要1000个粉丝,粉丝越多,可以挂靠的购物车链接就越多。

卖惨式短视频网红,几乎全部选择直播卖货,例如,「黑牛应季水果」在发布「小宝帮奶奶卖石榴」的第二天,单日增加1.7万粉丝,是粉丝增量最多的一天,带货收入2.5万元,创下他直播以来的新高。

由此在多方主体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条牢不可破的 利益闭环 :短视频MCN机构依据平台喜好生产短视频网红—平台操控算法进行视频推荐分发给观众并使观众不断上瘾—观众喜好产生的数据被平台捕捉,促使短视频MCN机构进一步生产更精准高效的短视频网红。

在利益的诱惑下,他们造假人设、假段子,甚至卖假货,观众成了他们play的一环。

「狼来了」效应

假作真时真亦假,当造谣视频每天洗刷我们的眼睛,我们不仅离真相越来越远了,甚至也失去了甄别的能力。

难道网红不编段子不造假就拍不了视频,赚不了钱了吗?

能,只是难度很大。

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截至2023年12月,全网短视频账号总数多达15.5亿个,职业主播数量已达1508万人,主要短视频平台日均短视频更新量更是近8000万条,日均直播场次超过350万场。

15.5亿个账号、1508万职业主播,恐怕没有比这更卷的赛道了。

当人人都想靠流量赚钱,流量就成了稀缺品。为了流量,短视频愈发渗透着讨好感,越来越夸张、低俗、极端。

用一位资深短视频博主的话来说, 」短视频就像一个性格怪癖的人,不喜欢中规中矩,那种你看一眼能骂出‘有病吧’,百分百能火。」 这就是内容重加工,内容创作已经从原来的高于生活发展到现在的无中生有,炮制新闻。

再加上,抄袭成风。大量账号为了赚快钱,看到哪个视频火就抄哪个。视频内容抄袭不仅侵犯了知识产权,还会抢了原创视频账号的流量和商业合作,这就对优质内容创作者的生存空间造成严重挤压。

「一个巴掌拍不响」,人类天然对轻松搞笑、夸张惊悚的信息上瘾,宁愿相信这些是真的。任由短视频吞掉人类的大脑,任由自己的情绪被煽动,任由荷包的钱被骗走。

麻省理工大学「社交机器实验室」通过研究近10年的社交媒体大数据发现, 假新闻传播概率比真新闻要高约70% ,这导致有毒、质量低下的「新黄色新闻」泛滥。

(来源:美丽浙江)

在短视频当中,真相成了最不重要的一环。

只是,今天是段子被当成新闻,明天就是 新闻被当成了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