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五「新」西安

2024-07-12科技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共享单车明明停在了电子围栏内,却显示不能还车?而通过北斗的高精度定位,可精确到1米以内,即还即走。搭载北斗定位系统的智能手环,实时汇总各种信息,遇到复杂环境也能精确计量。

如此科技感拉满的创新成果,在2023西安卫星应用大会上随处可见。这是卫星应用产业深度重塑我们生活的现实例证,亦是西安新兴产业发展的生动掠影。

科技赋能产业,形成新优势、创造新动能,西安正着力培育壮大大数据、人工智能、光子、增材制造、卫星应用五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势助力。


说起增材制造产业,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其中的分支——3D打印,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流浪地球2】中演员所穿戴的宇航服以及深受观众喜爱的MOSS(即550W)等特殊道具都是「打印」出来的。3D打印机用金属、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原材料为「墨水」,「打印」出新的世界。

自布局增材制造重点产业链以来,西安研发能力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我们和西安交通大学团队一起研发的3D打印机,可以制造出数控机床无法生产出的高性能产品,比如一些精密零件。」万威刀具董事长同刚说,「我们已经实现了五轴激光切割和3D打印配合,产业化、工程化地生产。」

一步好棋,十步生机。西安以新兴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位日益明晰。

目前,大数据产业发挥着「预警机」「金算盘」「顺风耳」「千里眼」的作用,成为西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我市围绕数字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专业化数据服务,培育特色产品,提升产业规模。

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 西安以产业化应用为突破口,以工业智能化为重点,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软硬件、机器人、运载工具等多领域产品研发,推动多领域应用,促进产业集聚。

在增材制造产业方面, 我市聚焦金属增材制造、生物增材制造、聚合物及复合材料增材制造等方向开展产业研究,推动其在传统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医疗、文化创意、创新教育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推动3D打印创造未来「无限可能」。

作为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西安正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子产业集群。我市正瞄准先进激光与光子制造、光子材料与芯片、光子传感三大领域促进光子产业「四链」融合,打造创新高地。

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共同组成卫星应用,分别解决的是通得了、定得准、看得见的问题。我市结合高精度定位、广域精密授时、数字孪生地图等前沿领域创新,推进卫星技术在城市规划、道路运输、防灾减灾、秦岭保护、民生保障、居民消费等领域应用,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卫星+」产业生态。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西安正实施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重点培育、定向招引相关领域头部企业和潜力企业,建立新兴产业链,不断壮大产业规模。

一系列布局中,我们得以窥见西安发展新兴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从布局见成效,以优势谋发展。

数据显示,2023年西安市新兴产业营收突破1300亿元,增长6.1%,产业辐射带动效应逐步凸显。

大数据产业方面,新增DCMM贯标试点企业58户,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西安美林数据位列2023工业大数据企业排行榜第二位……

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在集成电路、机器人整机和关键核心部件产业、无人机系统产业等环节发力。超算中心正式纳入国家超算体系并已建成;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正式上线运行;华为、中兴、京东、科大讯飞等头部企业加速在西安布局相关产业。

当下,西安坐拥400 余家大数据企业、300 余家人工智能企业以及 2600 余家各类软件及信息服务企业,数字经济的引擎势能在西安逐渐显现。

光子产业方面, 我市已基本形成产业发展全生态体系,2023年光子技术企业达到280余家,全市光子产业链总规模约200亿元,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27.26亿元,较2021年增长超过50%,已初步形成光子制造、光子信息、光子传感等产业集群。

在西安知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先进三维视觉技术研究中心,光学芯片和成像算法的应用将扫描速度提升到0.01秒,精度提高到0.02毫米以内。在汽车应用、医疗健康等领域,西安光子产品不断给人惊喜。

增材制造产业方面, 我市增材制造技术研发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与六大支柱产业融合发展潜力大,拥有铂力特、赛隆金属、西部超导等一批本土龙头企业。

其中,依托西安理工大学组建的西安谢赫特曼诺奖新材料研究院,不仅解决了3D打印专用高稀土镁合金丝材这一「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在产业化上形成了规模,还引进孵化培育中小企业38家,成功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

卫星应用产业方面, 在「通、导、遥」三大卫星应用中,西安作为全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极具实力与活力的区域之一,打通了星、箭、器等航天器制造以及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新兴」产业,也意味着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西安新兴产业总体发展仍处于方兴未艾、蓬勃待兴的阶段,在产业链构建、应用场景创新、政策扶持引导等诸多方面仍需加强。

这是挑战,也是机遇。西安如何打开新的旷野?

首先,要让政策支持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定海神针」。新兴产业是培育出来的,它们大多发展周期长、风险性高、技术性强,我们要在专项支持政策上持续发力,以更加精准的政策和更加灵活的金融支持,为新兴产业发展铺设一条「快车道」。

其次,新兴产业催化的关键在于应用场景创新创造。相比土地、政策、资金等传统要素,新兴产业发展更加倚重应用场景来链接新产品与市场需求。

场景创新是城市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市升维的重要路径,我们应在制定场景方案、出台场景政策、发布场景清单、组织场景对接上下功夫,为产品和市场搭建起桥梁,努力让我市成为更多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首用地,以应用需求拓宽市场空间。

另外,新兴产业的动力来源于新的技术突破和进步。在建设「双中心」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强产业核心技术攻关, 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力催生和带动我市新兴产业成长。

还要实现产业协同「抱团取暖」。目前,我市新兴产业中除光子产业链相对完整,其他产业链仍有缺项,要在资源共享中打造「产业朋友圈」,开展强链延链补链,引进龙头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提升产业链战斗力。

新兴产业发轫于过去的传统产业基础,既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又是吸引各类要素汇聚的磁石,深刻影响着未来产业和产业的未来。

在这场发展新兴产业的澎湃浪潮之中,属于西安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追风赶月、自我超越,西安正奋力驰骋出 「加速度」,追求新质生产力的「西安密码」。

我们以独特的视角注视城和人的点滴变化,解读政务信息、紧贴民生关切,分享想法和见解,记录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的美好图景,期待与您共享、共情、共鸣。

来源:西安报业·「前方+」工作室出品丨主笔:王子莹 原红生 何兴龙丨 编辑:尚尔 答案丨校对:张立丨审核:程渭 马悦丨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编: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