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正在被「现在」拾起。
23年前,科幻影片大师斯皮尔伯格拍摄了【人工智能】,电影主角是一位由AI生成的小男孩「大卫」,他拥有智能的出场设定,和人类的妈妈进行情感的交流和互动,赚足了无数观影人的眼泪,也打开了许多人对AI世界向往的大门。
23年后,【人工智能】中关于AI的理解和片段也逐渐从电影走向现实。
「现在」正在窥见「未来」。
「当前以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在和实体经济进行密切的融合,对生活和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它实现了管理降本、服务提升创收,AI和机器人正在干人不愿意干的事。」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李长霖在9月25号举办的人工应用创新智能专场活动中表示。
这是「科创中国」创新创业联合体拟联动京津冀成员单位,携手举办的人工应用创新智能专场活动,为的就是推动人工智能应用与实体经济的结合。
人工应用创新智能专场活动
01
给生态空间装上AI大脑
AI绘画、AI写作、AI智能体......AI不仅改变了图文生成方式,甚至还改变了科研、生产、管理等等诸多方面。
公共空间和生态空间领域的智能管理,就是新的落地和体现。
什么是「公共空间」和「生态空间」?
实际上,建筑以外的空间都可以叫做公共空间和生态空间。据不完全统计,现代城市大概有40%的空间都是公共空间,城市建设用地外差不多一半以上也都是生态空间。
这些空间占地面积很大,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管理,但管理的投入则是巨大的。比如,一个全面积约3km的公园,若管理和运作起来,至少需要上百人。而城市公园的管理,还面临绿地规划管理缺乏刚性、养护经费不足、养护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亟需提高、人员流动性大、部分游人自觉性差等难题。
除此之外,有些生态空间建成时间长、设施不健全、更新完善不及时,这不仅影响了空间的正常运营和养护,也制约了服务质量和城市活力的提升。
一些科技智慧公司的探索,解决了城市公共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管理难题,也为行业的降本增效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路径。
甲板智慧李长霖参加圆桌论坛
2016年,具有UCL和北林双硕士的李长霖和北林、央美、中科院的几个伙伴一起创办了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基于此前创立的lefun研究虚拟展示和交互设计的项目,以及跟政府和地产公司一些项目的落地,甲板智慧科技逐渐确立了城市公共和生态空间这条赛道,提供智慧公园、园林和科技景观、智能水务等一系列解决方案。
作为建筑学人,李长霖对城市空间和生态领域的感知异常明显。
他这样感慨,「城市公共空间和外部的生态空间,需要大量的管理,来维护城市的生态基地。但这个工作岗位的待遇通常比较低,工作也比较辛苦,基本招聘到的工人平均年龄已经到了65岁,管理起来难度很大。」
工作中的一些小片段,更是让李长霖感到行业需要智能化。
彼时,他去林场考察护林员,发现护林员需要爬上一个20-30米的塔。通常,护林员都需要爬到塔顶,在更广泛的勘测视野中去测量哪些地方有没有着火,「风一吹塔就在晃,看得人胆战心惊,十分幸苦。」
类似的大量工作如果可以通过AI设备来完成,是不是一件更好的事情?
「实际上,不管是无人机、机器人或者探头等一系列AI设备,都可以优先推广到人工不太愿意做的地方或者领域,让城市运行与AI结合起来,科技重塑人居,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城市活力,让AI去做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李长霖解释。
秉着科技重塑人居的理念,成立8年,甲板智慧科技通过一系列探索,截至目前,拥有数十项发明专利,先后完成了全国智慧公园、智慧园林、智慧体育、智慧景区等经典案例800+,落地了全国首个AI智慧公园海淀公园、全国首个低碳主题公园温榆河未来智谷,及城市更新典型北京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及山东淄博火车站片区智慧化建设,逐渐成为了行业领头军。
甲板智慧公园智慧管理系统
02
智能体如何助力城市管理?
罗马非一日建成。
实际上,前些年Transformer大模型远没有那么火,为了实现城市公共和生态空间生态AI技术的管理,甲板智慧科技做了很多传统技术的尝试和努力。比如,用传统的卷机做影像识别,结合天上的卫星做数据分析,去普查各种资源,捕捉信息的实时变化。
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推进,包括卫星数据测试蒸腾量也能结合AI和多光谱的算法,地图上随意圈出来的植物碳汇量都可以用大模型去检测,甚至无人机巡检、虫害,原来这些需要大量消耗人力的事,现在都可以用人工智能去实现。
甲板智慧科技还实现了体系化和多功能智能体升级,让系统能自动分析、主动发现问题、辅助解决、数据记录和及时联动,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管理效率和智能化,实现电子执法与人工执法的有效结合。
在这些系统的赋能下,甲板智慧科技推出了一个个科技感满满、又技能十足的「智能体」。
在海淀公园,甲板智慧科技为海淀公园推出了智能导览系统升级,融合了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的新系统,让游客可以解锁更多智能游园新玩法,一键解锁AI虚拟导游、游览路线规划、AR合影拍照……
在京张铁路遗址公园,通过「1个中控智能体+n个哨兵智能体+n个智能机器人」,让涵盖7个街镇、总面积不到20公顷的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变身一个超级科技公园。在公园内部,设置了不到10个智能体,轻松实现园区内的客流管理、智能站岗和智能保洁,还能24小时捕捉公园的违规行为。
随着一系列应用的落地和对行业的逐渐深入,甲板智慧科技越来越感受到生态空间智能化的价值和意义。
「城市公共空间和生态空间领域比较特殊,它实际上属于民生问题。比如,为了方便老百姓,目前北京各个地方都在拆围栏,但拆完以后原来的管理单位发现还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一些骑行、甚至遛狗的人都能轻松进入公共区域。」李长霖感慨。
甲板智慧科技布局的一套AI技术系统,可以有效规范上述问题。当有骑行和遛狗等行为出现时,该系统就会自动报警;甚至还可以安置一些巡检机器人,去及时捕捉违规行为。
而除了在管理侧,甲板智慧科技还做了很多体验和服务。比如在公共领域设立智能运动场,通过肢体识别游戏的方式实现家庭互动,在智能体框架中搭建「数字鸟」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科普的互动。
凡此种种,不仅可以缩减公共空间的管理成本,让AI辅助商业运营,让场地更有烟火气。同时,在科技的加持下,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城市活力。
正如在创立公司的最初,李长霖将公司命名为「甲板科技」。因创业就像在大海中航行,只有扬起风帆、傲立甲板才能远航。
在实现空间生态的智慧化时,甲板智慧科技还需依赖各方技术的运行。不仅仅是物联网、大数据,还有硬件嵌入式以及无人驾驶、机械臂技术,都需要共同发力,AI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
把握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就等于把准了时代的脉搏。李长霖感慨,「科技重塑人居,智能改变世界,AI和机器人正在干越来越多人不愿意干的事。这不是理想主义,它正在快速落地并开花结果。」(图片由甲板智慧授权提供)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