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已接近尾声。戏剧论坛作为戏剧谷的重要板块,始终聚焦「国际静安、卓越城区」建设目标,汇聚各地各界行业影响力专家人士,以前瞻性、专业性的思考,探索戏剧与人民城市、戏剧与时代发展等热点重点。5月11日,以「戏剧与城市」为主题,聚焦「智能时代的戏剧艺术:创新与融合」的论坛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业内人士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戏剧艺术,并在继承与创新中焕发新的活力。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表示,艺术与科技本质上相通,核心都是创新。走向理性、走向综合、走向技术,黄昌勇这样判断戏剧的未来走向。「在戏剧发展史中,大多作品没有脱离情感范围的控制,而当今戏剧的新面貌明显走向了更高的理性。」他以本届戏剧谷的热门剧目、加拿大「剧场魔法师」罗伯特·勒帕吉的【887】举例,作品基本脱离了传统的典型人物、行动与冲突等形式。与此同时,他也在不少作品中看见更为「自由」的创作方法,「尽管戏剧作为综合艺术已是常识,但一种新的‘综合’已经诞生,超越了传统戏剧形式,不固定、不统一、难以被定义。」
展演剧目特佐普罗斯版【等待戈多】给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伊天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品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勇于突破传统框架,采用新颖的叙事手法和技术手段,还更深层次地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触及了当代社会的痛点与人性的复杂层面。」伊天夫提出思考,不能将创新与AI技术简单地画上等号,「戏剧是关乎美的、关乎有意味的形式的创造,需要要容纳当今的观念,但没有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体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追寻,就无法真正创新。」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张屹南认为,百年前德国包豪斯学校提出融建筑、绘画、雕塑、舞蹈、音乐为一体的「总体性剧场」的理念,其蕴含的突破专业隔阂的巨大能量在当下的智能时代能得到更有力的释放。近年来,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团队创作了新媒体剧【分身·源启】、万捷旎的钢琴与数字印象【十五度】、和上海评弹团合作【漫歌行】等,展现了整合媒体设计思维与智能技术的跨媒体舞台演绎。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姚扣根谈到,国内外已出现了众多类型的人工智能编剧工具,能快速生成剧本草案,自动优化情节、角色和对话,完成剧本评估,进而拓展了戏剧创作者的视野,提升了创意,提高了效率。但是,AI时代的编剧也面临新问题,创新能力、跨媒体叙事的挑战等,在解决戏剧创作发展瓶颈、优化提质方面还需要进行更多的人机磨合训练。
清华大学教师陈慧阐述了AI在舞台艺术中的角色演变与迭代升级。戏剧家对技术的追求自古有之,古希腊自动剧场就融合了自动艺术装置,而进入21世纪,尤其2010年之后,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突破,AI不仅可以模仿现有的艺术形式,还能通过大模型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从辅助工具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共创者。「智能体」的自主性、交互性、适应性,开启了舞台艺术与高新科技融合共生的无限可能。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何晗指出,中国传统戏曲在发展进程中,从来不拒绝新技术与新媒介的参与,以及对其他艺术形式的碰撞与互鉴,并且以包容的心态将其容纳进艺术创作、传播、传承的各个环节之中。智能技术赋能传统戏曲的关键,在于充分尊重这一艺术形式本身的抒情性、写意性与虚拟性等艺术特点;将重点放在通过技术手段,助力传播,实现交互性、具身化的情感体验,最终达成有效的共情传播。
本次论坛也邀请到业内一线从业者共议。大空间沉浸式探索项目【消失的法老】此前在兴业太古汇长驻,受到了大量市民和游客的喜爱。卢瓦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林礼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元宇宙互动内容,【消失的法老】提供了新场景、新消费、新形式,将艺术、科技、人文充分地结合在一起,较好地满足了市场对于新型文旅的巨大需求,拉动、促进了附近商圈的文旅和大消费。
先壤影视制作(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虚拟制作导演何川介绍了数字人/虚拟人的三种类型,即卡通形象、美型形象、超写实形象。相比真人演员,数字虚拟人外形定制化高、综合实力强、IP权益明晰,但由于缺乏实时性、一致性、不懂表演,目前AI还难以快速服务舞台表演,仍需今后的探索和实践。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陈军在总结时谈到,未来已来,戏剧人不能回避技术发展的大趋势,而是要适应、研究、运用与引领,让AI技术成为促进戏剧艺术发展与进步的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