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购物中心「去购物」趋势背后,藏着怎样的难题?

2024-02-08科技

自商业概念萌芽以来,其内在逻辑的核心一直围绕着「买卖交易」展开。从古老的集市到繁华的市场,再到规模庞大的百货商场,交易活动始终贯穿其中,推动着商业形态的持续迭代与发展。然而,当商业演化至购物中心阶段时,一场深刻的「异化」现象开始显现,商业空间的角色悄然发生转变,从传统的交易舞台扩展为具有显著公共休闲属性的空间载体。

电商平台的兴起进一步加速了实体商业的「去交易化」进程,对购物中心这类封闭式、规模化的大盒子商业形态提出了挑战。由于其在休闲功能承载和场景创新方面的局限性,使得街区商业得以崭露头角,凭借其开放性和灵活性赢得了新时代商业发展的青睐,许多备受瞩目的新型商业项目正以街区形态崛起。

当下流行的City Walk、场景营造、集市文化和主理人制度等关键词,无不与街区商业紧密相关。人们乐于在开放的街区漫步、参与集市活动,欣赏独具特色的场景设计,而这些体验在封闭的大盒子购物中心中往往是难以复制的。目前不论是从事商业咨询,还是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声,一旦讨论的对象涉及大盒子购物中心,相较街区商业,其在展现「新」潮流和吸引力上总显得总略逊一筹。

当商业的本质日渐转化为具有公共休闲属性的空间,这正给行业带来巨大变化,几乎是一个「洗牌」的过程。这一转变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新商业项目的竞争目标已然转换,不仅是传统交易型商业项目,范畴扩展到了多元化的休闲娱乐以及其他兼具公共职能的服务设施,以此为基础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竞争。

2、项目间的竞争与争夺也不再狭窄地看基于品牌的「功能」,已进入「时间的抢夺」——看消费者的时间分配在哪里了,一个休闲商业的竞争者可能是手机游戏而非另外一个项目。

3、在「交易商业」积累越多的人,在未来可能会越受局限了,因为竞争已经不仅仅在此维度上,甚至完全不在这个纬度上了。

4、浅层的休闲是缺乏内容纵深的表面构建,深度休闲则是源于精神内容的触动。所以,迈入休闲商业竞争的阶段,高下的比拼就自然进入了「精神境界」,这也是文化、艺术、自然等专业能力在行业越来越受重视的原因。

商业空间所经历的「异化」进程,本质上是商业模式、消费行为模式以及价值观念演变的生动写照。法国哲学家福柯在其论述空间权力的话语中强调:「空间并非空洞的容器,而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关系网络」。购物中心作为「空间」本体特性在这一进程中得到深刻揭示,其内容随时代的洪流不断迭代更新,而空间的本质特性却在流变中保持着某种意义上的永恒。它从聚焦物质交换的单一功能场所,转变为容纳多元体验、情感连接与文化认同的综合性空间,见证了社会生活形式从物化走向体验、从个体走向社群的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