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成都这家企业打破国外垄断 产值一年增长一个亿

2024-02-08科技

在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各类工业机器人正在挥舞手臂不停转动,进行出厂前的最后测试,巨大的手臂上下翻飞,精度与速度成为它们的最大考验。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控制机器人的手臂、头部和腿部等部位的核心组件电磁制动器,出自成都市蒲江县的另一家本土企业——成都超德创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如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突破「卡脖子」技术,从代工加工企业成长为隐形冠军企业,一起来了解~

工人正在装配产品

不甘只做零件代工

走上自主研发之路

生产车间里,数条生产线忙碌作业,自动化机械设备有序运转,工人们铆足干劲赶订单。通过绕线、装盘、灌封、装配等工序,一件件精密零件被生产出来,整齐地码放在货箱内。

「公司创立之初仅有5人。」成都超德创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法人代表胡渊是5人之一。这个小团队从一开始就瞄准了电磁制动器。据了解,电磁制动器应用于机器人和高端数控机床伺服电机等行业,属于核心关键部件,是伺服电机的「刹车系统」,对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工作了10多年的胡渊一直很「憋屈」。

「我们行业一直被国外品牌垄断,就会一直受制于人,没有自己的品牌,就没有话语权。」胡渊想要创业的心越发炽热。2014年,机器人国产化浪潮袭来,胡渊抓住机会拉上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伴,创立了超德创公司和品牌,正式开始进入自主品牌运营和技术的自主研发。

「超越在全球行业中非常领先的德国品牌,这就是超德创成立的初衷和名字由来。」不过很快,现实就给了胡渊几个人当头一棒。创业之初资金困难,胡渊他们不得不通过给国外公司做代工来赚取利润发展企业。但好景不长,不愿意看着国产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国外公司取消了全部代工订单。

「当时,如果放弃自己的品牌,只做零件代工,订单就还是我们的。但我们不能这样被人卡脖子。」不服软的胡渊带着团队坚持走自主品牌运营和自主研发的道路。

突破关键技术

正计划筹备二期项目

「我们从核心技术手段开始突破,走的是一条从单一零件研制到部件的研发。」胡渊表示,为了打破国外材料的垄断,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在技术研发上,公司和西南交大共同创建了联合实验室,公司花了一年多时间,成功突破了技术瓶颈,实现了国产化替代。截至目前,超德创已获得50项专利,还有10余项正在申报中。其中,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动车开门系统电磁制动器,将用于新能源车开门系统,轻松实现「汽转电」;新研发的-196℃~250℃超低温电磁制动器成功应用,生产的前置制动器通过德国客户认证测试,替代国外品牌成功进入高端医疗装备行业。

乘着技术突破的东风,超德创快速发展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开始在机器人、伺服行业拓展,超德创也逐步成为替代日本、德国、美国进口品牌的首选,2023年成都超德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任务饱满,14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车间每天稳定出产10000套左右电磁制动器产品。据介绍,目前,成都超德创科技有限公司服务客户超过1100家,包括汇川、埃斯顿、信捷等国内上市公司20余家,行业头部企业10余家,产品出口到德国、意大利、韩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是名副其实的瞪羚企业。「2023年,超德创工厂的产值较上一年翻了一番,达到了2亿元,2024年我们的目标是预计完成3亿元的产值。」

「目前我们正计划在蒲江筹备二期项目,预计2024年6月二期进入试投运阶段,届时,该工厂将年产400万套电磁制动器,年产值4亿元—5亿元。」胡渊表示,他坚信在快速高质量发展的蒲江,超德创成为行业「隐形冠军」指日可待。

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