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阿里「整改摘帽」,马云的「百年企业」愿景再出发

2024-09-07科技

阿里巴巴已完成三年整顿。

历经三年整改、罚款182亿,在监管部门的监管下,阿里巴巴终于为其过去的平台生态垄断有了一个交代。

过去的三年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并不轻松。市值从2021年9月的超过4800亿美元上升到如今的不足2000亿美元,而亚马逊接下来的市值为1.8万亿美元。

阿里巴巴营收增速从2021年的40%快速下降至2023年的1.8%,增速有所下降。幸运的是,2024财年收入增长将增至8.34%。

今年4月,马云在阿里巴巴内网发言时表示 「我们要勇于承认和改正问题」,「我们要互相认可」。

哪些问题需要阿里巴巴「承认并改正」?我们该如何「认识」自己?整顿完成后,阿里巴巴如何实现马云「百年企业」的愿景?

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已经三年了。这三年阿里是怎么度过的呢?

用两个字来概括阿里巴巴这三年,一是整顿,二是「求变」。

阿里巴巴近三年整改的主要问题其实是「二选一」垄断经营的问题。这一问题迫使阿里巴巴接受2019年中国国内销售额4%的罚款,并连续三年整改。

阿里巴巴整改的三年,是互联网快速变革的三年。

这三年,京东稳定,拼多多快速成长,而随着直播电商的崛起,抖音快手小红书成为各电商行业的新补充。

三年来,阿里本地生活和美团在一场苦战中再次落败。负责本地人寿业务的俞永福辞职,本地人寿业务重心向高德地图倾斜。市场甚至传出阿里要出售饿了么……

2023年3月,阿里巴巴启动1+6+N组织架构变革。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分为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娱乐。大型商业集团和各类商业公司。

组织架构变革的目的是「去中心化」: 让每个垂直业务都有完整的公司架构。

当时,张勇、戴山、于永福、蒋凡、万林、范路远负责阿里巴巴的各项核心业务。每个人都像王子一样,对各自的业务拥有更多的决策权,完成了从管理者到「企业家」的转变。

很多人都低估了这个变化, 这或许说明阿里的强势基因正在发生变化。

过去,阿里巴巴和腾讯收购了很多公司,但阿里巴巴一直都是强势整合,比如高德、饿了么,而腾讯的投资大多保留了原有的管理和决策团队。有一个效率的考虑。对于当时的阿里来说,获得控制权然后整合是最优方案。

当然这导致了后来的「生态垄断」。

拆分结构是最后的手段。阿里巴巴现在的战斗力比以前低了很多。解决「大业病」、打破「垄断」,必须下猛药。

阿里巴巴做出了明确的改变, 为未来的独立上市做准备。其次,可能是集团过去组织架构臃肿、无法快速做出业务决策的问题。

从市值来看,阿里巴巴跌太多了。

从4800亿美元跌至不超过2000亿美元,三年市值跌幅超过58%。既然已经下降了很多,这一定是轻描淡写的。例如,云业务仍在增长。

阿里巴巴需要重新评估,从头到脚都要改变。

所以,阿里的1+6+N转型是一次有目的的变革,也是承载着阿里未来希望的变革。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将是张勇任职期间为阿里做的最后一件事。一件大事。

去年9月,张勇辞职,蔡崇信发出全体员工信,接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一职由吴永明出任。天眼查APP信息显示,2023年9月18日,张勇退出阿里巴巴高管注册。

蔡崇信等阿里巴巴元老回归前台,似乎意味着 大刀阔斧的改革还将继续。 对于阿里新一轮的改变, 马云总结道,「我们改变的是坏习惯和某些兴趣」。

谁「养成了坏习惯」,谁享有「既得利益」?

某电商平台普通员工藏匿1.3亿元的消息之下,不言而喻。

我们再看一组数据:马云卸任CEO时,阿里巴巴的员工还不到4万人。截至2022年底,阿里巴巴全职员工总数近24万人,而截至2023年底,员工总数超过21万人。

对于阿里巴巴这样规模的公司来说,效率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业务方面, 部分业务板块仍难以贡献利润。

虽然阿里巴巴有很多业务线,但从支付宝中衍生出来的真正核心业务,除了金融之外,是本地生活。

24财年年报显示,本土生活板块业务亏损降至98.12亿元。虽然亏损幅度不大,但这么多年的失血显然对集团业务本身的表现造成了影响。

说实话,近三年阿里与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的竞争中,阿里始终处于下风。自2021年抖音加入本地生活战场以来,美团开始与抖音争夺本地生活。生活市场。

抖音与美团的斗争越激烈,阿里巴巴的本地生活业务就越危险。

在互联网行业,最危险的往往不是奋战到底的玩家,而是默默无闻、逐渐被市场遗忘的玩家。

今年3月,本地生活集团董事长、饿了么CEO余永福辞职。也有外界猜测,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方式业务的失败可能是原因之一。

除了本地生活, 基础电商业务也面临新的挑战。

拼多多市值逼近阿里巴巴是标志性事件。这或许意味着,拼多多以外的 电商玩家大大低估了电商市场的增长潜力。因此,刘强东希望京东回归低价,所以马云很少定调回归淘宝。

虽然战略失误并不是张勇所希望的,但CFO出身的职业经理人的标签,难免让人觉得阿里过去过于注重业绩,忽视了竞争战略,

看财报,阿里巴巴2024财年营收突破9400亿,创下新高峰,营业利润再次突破千亿,重拾辉煌。

但问题是表演是暂时的。对于阿里来说,如果在市场上失去了战略机遇,他们可能就再也无法抓住了。

2021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中国零售电商收入第四季度首次出现下滑。当时,它已连续四个季度下降。作为电商竞争对手拼多多和抖音,合并后的GMV超过了阿里巴巴国内电商。一半的业务。

自从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业务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显然,阿里巴巴管理层似乎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相比马云对 「坏习惯」和「既得利益」的反思,蔡崇信更为直接。

接受专访时,蔡崇信表示:「我们忘记了真正的客户是谁;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提到了后果;我们需要明确方向是什么,然后建立公司的组织。 」

阿里巴巴真实的客户是谁?不是华尔街投资者,也不是内地港股买家,而是每一个在淘宝上支付购物费用的用户,以及每一个在饿了么上选餐的用户。

无论是本地生活还是电商业务,用合适的策略服务好这些用户,才是阿里巴巴真正需要的方向。

2024年的阿里巴巴必须改变,必须改变。这或许也是马云怀着危机感想要看到的。

反垄断阶段性成果,互联互通新机遇

阿里巴巴想要改变,变得更加开放非常重要。

随着阿里巴巴纠错的完成,同样引起热议的是淘宝接入微信支付的消息 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又是新进展。

9月4日下午,桃田集团在交易平台发出征求意见,宣布新增微信支付功能。有人认为,淘宝平台未来可能会全面引入微信支付。

淘宝加入微信支付无疑是一件好事。

这个提前公布也值得考虑表达态度:你看,182亿罚款和三年整改就能看到效果。这一波情商十足。其次,这也是对腾讯的一个暗示: 淘宝已经集成了微信支付,微信也应该更加开放吗?

对于商家来说,淘宝接入微信支付不仅意味着多了一个支付渠道,更是多了一个接入微信生态的机会。

微信是一个很大的流量池。以前京东、拼多多的东西太多了,而淘宝的东西却不够。即使在 2021 年开放外部链接后,这仍然不够。

阿里巴巴对流量的渴望是由其自身属性决定的。

从底层逻辑来看,淘宝和支付宝是阿里巴巴的核心。 一个是购物工具,另一个是支付工具。工具类产品始终缺流量。

哪些产品不缺流量?

内容产品和社交产品,腾讯掌控微信,抖音,快手掌控内容,这两家公司都不缺流量。 所以,微信流量一直是阿里巴巴必须深耕的沃土。

除了预期的增长之外,微信支付的接入实际上给淘宝带来了新的机会。比如未来会不会有淘宝微信小程序?

接入微信的事实其实是一个信号: 阿里巴巴和腾讯之间的生态墙似乎被拆除了一点。

也许仅仅打开支付入口是不够的。

阿里巴巴必须在「腾讯生态」中寻找机会。同样,京东、淘宝、拼多多也渴望在阿里巴巴体系中寻找增长点。这就是真正的互联互通,真正的生态开放。

如果未来实现这种生态开放,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有利有弊。

好在阿里巴巴在自己的体系之外找到了新的增量。对于电子商务企业和本地生活方式企业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不好的一面可能是阿里巴巴的根基可能会被削弱。

过去,马云基于支付宝和淘宝构建了一个完整且相当封闭的生态系统。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个系统的好处,他想出了后来的「受保护的外部链接」和「选择一个」。这也是「垄断」的原因。

事实上 「垄断」的本质是一种「避免竞争」的竞争策略。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认为,最好的竞争战略是避免竞争。

这一策略能够执行的前提是支付宝作为必要的交易工具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成为这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的基石。

现在工具类产品的流量增长能力变弱了。

从宏观层面看,抖音、快手、小红书、支付宝、微信的崛起反映了一个大趋势:内容流量超过工具流量,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这个时候,如果未来阿里巴巴生态进一步开放,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将脱下铠甲,直面美团。淘宝、天猫也可以更直接的面对京东、拼多多。到那时,恐怕他们 就得主动去迎接了。竞争。

事实上,随着阿里巴巴的生态系统变得更加开放,也可能会让支付宝的支付业务变得更加困难。

比如接入微信支付后,部分基础电商支付交易会不会被微信吃掉?

事实上,在支付业务中,微信支付对于频率较高的小额支付具有很大的优势。

无论是支付宝线下大力推广的「碰碰碰」支付,还是支付红包等活动,支付宝似乎都喜欢用运营的方式来增加小额支付的月活跃度。

什么是小额支付? 表示 DAU。意味着交通。

小额支付意味着高频交易和用户习惯。换句话说,支付宝必须不断与用户互动,才能与微信支付争夺用户习惯。

对于支付宝APP来说,支付是其核心价值。支付宝交易额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于淘宝、天猫、本地生活服务等上的交易。

淘宝、天猫接入微信后, 支付宝的电商交易量会受到影响吗?这还有待观察。

目前支付宝也有办法应对,比如创建内容。

事实上,该视频已经被放置在支付宝APP导航栏的中间,并且今年6月,支付宝投入了10亿元现金补助。当然,支付宝并不希望用户能够「说完就走」。

只是利用工具平台创作内容的成功案例很少。

在用户眼中,支付工具只是工具。谁能忍住不使用或微博,而是整天使用支付宝呢?

写在最后:

在吴永明接任阿里CEO后发出的第一封公开信中,他提到:「阿里巴巴需要更加坚定地转向用户视角和不同维度的用户需求返回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满足用户需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如今三年的修正已经结束,阿里巴巴的开放生态即将完成。吴永明任内阿里巴巴会有哪些新变化,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合法披露内容及公开信息。但作者不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另注: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是否投资需您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