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尹传刚
暑期已至,旅游旺季也已开启。人们频繁地使用在线旅游平台购买机票、订酒店等,大数据「杀熟」的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近日,有消费者投诉称:在相同平台、相同时间预订同一航班,不同账号显示的机票价格相差近千元,会员价比普通用户还贵。
近些年,大数据「杀熟」已经成为高频词,隔三差五引发舆论热议。不仅机票预订,在酒店预订、电商、外卖、网约车等场景下,相信大家也或多或少经历过大数据「杀熟」。大数据「杀熟」,意味着熟客要支付不应该承受的更高价格,简直岂有此理!
「杀熟」并非线上独有。笔者经常在菜市场「光顾」一个阿姨的水果摊,有次去买香蕉,阿姨说给我熟人价,5元一斤,称完重量,付完钱,转身还没走远,却听到阿姨给另一个人开出的价格是4元一斤。于是,我再也不去买了。类似的购物体验,相信并不是笔者独有。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杀熟」,既不地道,也殊为不智。
当然,在线上消费环境中,「杀熟」发生更频繁,隐蔽性更强,实现也更容易。其背后是「算法」在作祟。平台方会根据搜集到的用户个人信息、购买习惯等,通过大数据模型建立用户画像,据此实行区别化的价格营销策略。消费者相当于被大数据算法给「算计」了。作为消费者,往往不会特意用不同的账号,去比对价格,因此很容易就着了道。这样的「杀熟」,不仅难以发现,也不易取证。
算法成为「算计」消费者的工具,不仅触及商业伦理的底线,也违反了相关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的价格或者收费标准。有法律人士认为,这一条款精准指向大数据「杀熟」,为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关监管部门要认真维护法律法规权威,对价格歧视,发现一起,严查一起。
但消费者遭遇「杀熟」,一般举证不易、维权困难。平台在技术、信息等方面,对消费者拥有压倒性优势。建议尝试引入公益诉讼机制,由法定机构或组织代表公众维权。相关部门不妨提供一些技术支持,帮助消费者寻找、固定证据。同时,建议探索举证责任倒置等制度创新,由平台方自证「清白」。
近些年来,大数据「杀熟」禁而不止,屡见不鲜,「人人喊打却又办法不多」。无论如何,是时候为其画上休止符了。这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主动作为、开拓创新,拿出治理新招。
从长远看,一些平台的「杀熟」行径,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尽管短期内可能带来利益,但会逐渐瓦解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因此,诚信、平等地对待每一名消费者,才是长远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