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而降」的快递包裹竟然让人「惊掉了下巴」,1500块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被」扣走了!
最近,有用户收到一个快递,原以为是家人网购的小物件,结果一看价格,差点心跳都停了——1500元!仔细一查,竟是自己名下的订单。你可能会好奇,这账单怎么突然多出这么一笔?原来是「先用后付」这功能悄悄上线,早在用户不知情的时候就被「默默」开通了!一句话总结:「没防住,钱就这么溜了。」
「先用后付」听起来很方便,啥也不用管,确认收货后再扣款。听着省事儿,但这「省事儿」的背后,隐藏的可全是「坑」。这功能不仅是「后扣款」,更支持「0元免密下单」,连密码都不需要!不少人表示自己从没开通过这功能,但不知道哪天就成了默认支付方式。而家长们更是担心,这功能让孩子无意中也可能下单。你说,这不是明摆着让人「踩坑」吗?
试图关闭这个功能的人更是心累。有用户反映,电商平台把关闭的选项藏得「像找宝藏」一样,得一连串复杂操作才能找到这个入口。弄得人一顿「迷宫探索」才发现,原来不想用也得费一番功夫才能关掉。而不少人懒得折腾,结果只能「被迫」接受。就好比遇上了甩不掉的「牛皮糖」,明明不想用,却无可奈何。
针对这种情况,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特别提醒电商平台,这功能上线时必须提前明确告知,让用户有选择权,而不是悄悄激活,搞得一堆人稀里糊涂「被消费」。消费者们也要保持警惕,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扣款」,尤其是这类「免密支付」,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一开始使用「先用后付」的人觉得「新鲜」,也确实方便,但当越来越多人开始发现这个「坑」时,大家的想法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因为它根本不需要密码,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完成了支付。等回过神来,发现钱包已被「掏空」。试想一下,你只是随手点开看看,结果钱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溜走了,搞得人连悔的机会都没有。
一些消费者直接表示,自己对这种支付方式相当不满。有人说,「我每次支付都要输入密码,这样图个安心。现在‘免密支付’搞得我心里犯嘀咕,万一哪天不小心就被扣走了一大笔呢?」确实,对于那些习惯手动确认支付的用户来说,这「先用后付」反倒成了个「消费炸弹」,随时可能引爆钱包。
随着「先用后付」争议越来越大,消费者们对支付安全也越发关注。尽管电商平台标榜这是一种新型便捷支付方式,甚至宣传「先享受再付款」,看似为消费者着想,但它的隐患却让人不安。尤其是那些不经意间开通的用户,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掉进了这个「坑」,钱被扣得「莫名其妙」。
这种支付模式确实有它的初衷,可能是为了让购物体验更顺畅,但便捷不应该建立在牺牲用户选择权的基础上。更何况,没给用户留下反悔的余地,轻轻一点,钱就「嗖」地没了。特别是「免密支付」的模式,完全无声无息,两个提示都没有,着实让人提心吊胆。
其实,不少人发现自己「被开通」了「先用后付」,并不是自己主动选择的。毕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没有时间去一一检查支付设置。于是,当平台在默认设定中悄悄动手脚,给大家带来的困扰可想而知。这也正是江苏消保委反复提醒的原因:平台要让用户对每一项功能了如指掌,确保大家在知情的前提下选择是否开通,避免「被消费」的尴尬。
面对此类情况,不禁要问一句:什么才是真正安全的支付方式?「先用后付」或许确实方便,但它的风险和隐蔽设置是否真的符合大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