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充电新宠:移动充电机器人带来无限可能性

2024-10-14科技

移动充电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充电方案的新选择

在刚结束的「十一」黄金周,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再次成为热议焦点,长时间排队等候令人头疼。然而,一种新现象悄然出现——越来越多的高速服务区开始引入移动充电机器人。金山区的智能移动充电机器人首次投入使用,江苏的高速服务区通过移动充电车和机器人协作,充电速度提升了35%。这种情况成了长假期间高速公路上的新风景,过去是「车找桩」,如今变成了「桩找车」,充电技术的变革正在逐渐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难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充电需求也水涨船高,移动充电机器人作为辅助力量,势必在更多领域展开商业运营。行业预测显示,到2025年,全球移动充电车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数百亿,行业专家李志平对此充满期待。他指出,移动充电机器人的核心是其储能能力,因此其盈利模式与传统充电桩有很大不同,不仅可以收取充电服务费,还能用于车辆救援和提供电源给工厂、商铺和家庭。不过,作为新兴技术,移动充电机器人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高额的制造和运营成本、应用场景不足、法规缺失以及补贴政策的不完善等。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副秘书长仝宗旗表示,目前移动充电机器人技术尚在发展阶段,技术成熟度和商业模式的探索还有待深入,需找到可持续的方法。移动充电机器人的搭载,令车主可以通过手机APP或扫描二维码轻松召唤,车停好后,机器人便会移动到车辆旁进行充电。现阶段,这些机器人分为两类:一类由专人操作,是市面上的主流产品;另一种则是自动驾驶机器人,由于单台成本高达二三十万元,使用较少,主要服务于高端商超和小区的地下停车场。

在今年的「十一」期间,多地的高速服务站已经引入这些移动充电机器人,以解决排队充电的问题。在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江苏等地,这种设备已经开始尝试初步运营。例如,国网上海电力公司在G60沪昆高速的枫泾服务区投入了智能移动充电机器人,每台最多可在半小时内为新能源车充电80%。扬州供电公司与其他部门联合在S49新扬高速的陈集服务区引入另一款移动充电机器人,其存储容量为150千瓦时,充满后可为4辆新能源车提供完整的充电服务,400公里续航仅需50分钟。

一位在陈集服务区体验过的车主表示,开电车出行最担心的就是充电排队,现在充电桩、移动电源车和充电机器人都相继投入使用,确实缓解了这一困扰。根据仝宗旗的分析,移动充电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高速公路应急和小区、商超的停车场等,因某些地方无法或者不便设置充电桩而派上用场。尽管服务灵活,移动充电的使用还是受制于其展现的高成本,一般多用于高档小区和商超。

充电市场中出现移动充电机器人其实是对目前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直接回应。公安部的统计显示,截止2024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472万辆,然而充电设施总量却仅有1024.3万台,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的比例高达1:2.4,显然,充电基础设施无法满足需求。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充换电配套设施的建设进度显然跟不上,充电桩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同时,充电设施的品质也令人堪忧,布局不合理、运营不规范等问题层出不穷。

与之对比,移动充电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具备了一些优势。它们不仅充电速度快,而且不受固定停车位的限制,大大提升了充电的便捷性。数据显示,移动充电车的平均充电效率相比传统充电桩提升了约30%。服务模式的创新更是实现了从「车找桩」到「桩找车」的重要转变,将固定充电桩的不足弥补得更为完整,同时也能响应国家的绿色低碳政策,每台移动充电车每年能减少约50吨的碳排放。

虽然移动充电车优势明显,但其生产和运营成本依然偏高,其中研发、制造与维护费用屡屡上涨。根据行业分析,投资移动充电机器人所需的初期成本大概是固定充电桩的1.5到2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化生产,未来有望实现逐步降低。管礼庆作为安徽易加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指出公众对移动充电车的认知度仍相对较低,目前只有约10%的新能源汽车用户对移动充电车有所了解。与此同时,相关法规和标准尚未完善,这给其推广带来了不少困难。公司正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以便推动政策落地,加速行业发展。

移动充电机器人的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这种新补能方式最早是由大众汽车提出的。2018年,大众首发了移动充电机器人的概念;2019年在德国推出了第一批移动充电站。国内企业则在2020年陆续进入这一领域,最早入局的包括享奕自动化、动进智能等。此后多家创业公司和能源公司也相继加入,相关统计显示,到2024年,中国相关参与企业已超过40家。参与者中,主机厂包括一汽红旗,能源企业如国家电网、能链智电、国轩高科等,机器人企业还有蚕丛机器人、海宏科技,创业公司如行深智能、找桩科技等。不少企业已在全国范围内投放了移动充电机器人,易加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截至目前已在15个省、80多个城市投放1233台,服务了超过50万人次,并已向海外市场迈进。

当然,依然有些业内头部企业对这一市场持保留态度,有人认为,面对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过多资源投入移动充电机器人有些不合时宜。仝宗旗对此表示,未来移动充电机器人在合适的场景中有可能会有应用,但主流充电方式依旧是在社区和公共场所缓慢充电和快速充电的结合。

综上所述,移动充电机器人的出现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反映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现状。如何在未来平衡市场需求与技术发展,将是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