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生气’、‘不怕挨打’、‘业务更熟练’、‘不会磨洋工’......银行真的需要‘机器人’来为客户提供服务。 」
01
前两天,有个同行添加我的微信,说是想反映一个事。
接着就给我发了一张图片,里面 是一则行里的通知。
大致的意思是说,某基层员工在被客户连扇两个耳光的情况下,依旧坚持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展现了本行员工的敬业精神。因此向全行员工征集类似的「优秀」案例。
说实话,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时,总觉得有些别扭。
这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呀,员工不仅要承担心灵上的折磨,还要忍受身体上的伤害。
可如果从单位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做法好像又没啥问题。
员工在工作中受了委屈,单位能做的,好像也就只有鼓励和表扬了。
如果一点反应都没有,员工会说单位没人情味,挨打了也一声都不吭。
可如果为员工站台,与客户硬刚,考虑到诸多的因素,单位又没那个勇气。
所以再三衡量之下,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员工的支持和认可。
只是对员工来说,这样的事例多少有些扎眼。
而且也打心眼里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更不愿意向如此「优秀」的案例学习。
02
那说这么多,和机器人有什么关系呢?
在前一段时间,我写过一篇【 来个机器人代替银行员工吧,好不好? 】的文章,在里面就写了银行使用机器人的好处。
而今天所说的,就是其中的优势之一——能够极大地减少客户与银行员工的矛盾。
前两天看到一个观点,说银行与客户的主要矛盾在于,银行太想获得客户的理解了。
什么意思呢?
就是银行为了客户的体验,提供了太多的服务渠道。
而且在每个渠道上都想尽量做到「人性化」,让客户自主选择,觉得被尊重。
但问题是银行里面的条条框框太多。
当客户满怀希望地以为自己有很多选择时,却在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了原点。
这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迷了路,跟你绕了大半天,以为有其他走出去的路,最后却发现还是得游过面前的一条河才行。
而如果有了机器人,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机器人不会给客户太多的解释和理由,也没有更多的选择。
只会很理性地告诉客户:「这个业务需要什么材料才能办。因为你的资料不齐,所以办不成。 」
而不是像现在的员工,遇到这样的事,先给客户道歉。
说十分理解客户的心情,但是因为上级行有要求或者后台有规定,所以办不成。
这样的话在客户听起来,就约等于「你不想给我办 」 、「你没有尽全力 」 。
03
我知道有人对此会有很多的疑问。
有人觉得,你这不是典型的「服务降级」吗?
以前客户和你们「闹一闹
」
,或者在大厅里「争一争
」
,你们也就给办了。
现在你搞个机器人,不是明显不想好好服务客户吗?
其实并不是,恰恰相反。这反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
因为在绝大部分时候,客户的那些业务并不是员工不想办,而是真的办不了。
可能是系统不支持,也可能是J管有要求,又或者是其他因素。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机器人都会很直接地给客户反馈。
能办就是能办,不能办就是不能办。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无效沟通时间。
客户也不用吵,也不用闹,更不用生气动手打银行员工,因为这些都没什么用。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机器人的业务可能会比银行员工熟练很多,这样就不存在推诿的嫌疑。
有人可能还是有些不太放心,觉得这真的可行吗?
虽然这中间的确会存在一些困难,但并非天方夜谭。
就像我们常用的支X宝和X 信,连线下网点都没有。 而他们的客 服 ,绝大多数时候也都是机器人。
不也一样能够服务好这么庞大的客群,解决客户的问题?
他们的客户里面一样会有男女老少,一样会有学问高低。
所以很多人所担心的那些问题,并非不能解决。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让银行员工少挨打, 而是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发泄情绪,减少纠纷。
而机器人,则是其中不可替代的一环。
所以,让该来的赶紧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