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适应原-补益」样作用: 应变稳态超负荷调节中的新概念

2024-08-24科学

人体健康状态离不开稳态与平衡,稳态平衡如同生物圈,大小平衡共存,均具有适应性。在特定条件下,调节平衡受适应条件变化的影响,如果变化巨大且超出平衡调节范围则会出现严重失衡状态[1]。当机体稳态被打破,机体受到内部和(或)外部应激时,可引起代谢异常和器官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有关数据显示,75%~90%的人类疾病与应激有关,其中多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疾病相关[2],需要通过应变稳态即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HPA)及心血管、代谢和免疫系统保护机体,在环境和生命状态发生变化时保持系统的平衡[3]。

适应原类植物帮助机体在应变稳态下达到平衡状态,能增强机体对不利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抵抗(适应)能力,从而使生命活动维持在正常状态。在已明确的适应原类植物中,多数为补益药:如人参、红景天、刺五加、黄芪、绞股蓝、西洋参、冬虫夏草、鹿茸、何首乌、枸杞子等。这些药物的共同特点是对机体的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且能增强其对各种有害刺激的抵抗力[4-6]。在此基础上,笔者首次提出「适应原-补益」样作用的新概念,深入归纳研究此类药物的有效成分及其在系统医学中的运用,明晰其作用机制,分析适应原类植物的适用范围,用适应原样调节作用来研究中医药,争取理论突破与提高疗效,为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新视角。

1 关于「应变稳态」理论

应变稳态(allostasis)是基于稳态(homeostasis)的新兴生态学概念,由Sterling和Eyer提出,即指机体通过动态变化保持其内环境的稳态,这是一个复杂的调节过程,涉及到相关应变稳态调节介质(如激素、免疫因子、神经反应等)[3,7-9]。李伟等[3,10]探讨了关于「allostasis」的相关理论,阐述其概念及在慢性应激效应中的运用,将allostasis译为「稳态应变」。而李东明等[7]就「allostasis」的构词表达,强调其「变中求稳」,稳定是目的、变化是手段,变化最终趋于稳定,侧重于稳定的状态,将「allostasis」译为「应变稳态」。故本文采用「应变稳态」,与主题更为贴切。

当应变稳态状态持续时间长,机体失平衡状态无法恢复可称为应变稳态超负荷,具有2种特点:(1)应变稳态超负荷类型I是机体避免对外界刺激产生有效的行为和生理反应适应性的机制(避免持续的应激状态导致的不良影响)。如紧急情况下,自由生活的动物所表现出的逃跑、躲避敌害等行为都属于这种类型。(2)应变稳态超负荷类型II的特点是具有长期升高的糖皮质激素水平、降低的免疫功能和较高的易患病风险。如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竞争条件下表现出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焦虑、免疫力低下等病理特征[11]。介导应变稳态的系统包括HPA轴、自主神经系统、代谢系统和免疫系统,这些系统的频繁、长期或不充分的参与可能导致组织和器官系统的磨损和撕裂,了解应变稳态系统的失调和应激相关疾病发展间的联系是当前应激研究工作的关键目标之一[12]。

2 「适应原-补益」样作用的提出依据

2.1 关于「适应原」概念及其特点

适应原(adaptogen)一词最早由前苏联科学家N. Lazarev提出,其来源于植物,在应激条件下可以增加生物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从而增加耐力。适应原被广泛用于替代和补充医学及生药学、植物医学和植物疗法研究,并且在建立和维持适应性稳态方面有积极作用[13]。被列为适应原类药物的一般多具有以下特点:

(1)对人体正常功能无不良反应;

(2)具有非特异性,能够抵抗广谱的,如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质等有害压力源;

(3)有趋于平衡的作用,能够抵消或对抗阻力所构成的机体紊乱;

(4)能够降低应激造成的危害,包含职业应激、社会应激、情绪障碍等;

(5)能够对机体产生良好的兴奋作用,与传统兴奋剂不同,兴奋剂在恢复状态后的一定时间内,作用逐渐消退或产生负面的影响,而适应原则是无害的,并且在一定时间后即使作用也有所减退,但仍能保持平衡;

(6)新型的代谢调节剂,可以增加生物体的环境适应与避免损伤能力[3,14-16]。

适应原具有保持或恢复稳态及应变稳态的能力,影响HPA轴,同时可促进合成代谢,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应激反应和激素表达,从而产生积极地应激响应与恢复效能,可以增强各大系统的功能,提高能量代谢,使人体更好地利用生命物[17]。

2.2 具有适应原样作用的植物

常见的适应原植物有人参、刺五加、红景天、五味子、西洋参、绞股蓝、冬虫夏草、鹿草等,常用于多个传统医疗系统中,用于减少慢性压力对健康的负面影响[18-20]。2018年第14版俄罗斯药典将原有的「补益(tonic)」类药用植物均增加了「适应原(adaptogen)」功能,其功效由「tonic」调整为「tonic and adaptogen」。目前该版药典收录的具有适应原作用的药用植物有人参、五味子、刺五加、红景天、楤木、鹿草、草木樨、黑涩楠共8个[13,21]。美国执业草医(D.R.Yance)/Yance医生专著中收载的品种有人参、西洋参、楤木、红景天、甘草、刺五加、何首乌、淫羊藿、鹿茸、冬虫夏草、总状天门冬、五味子、玛卡。

目前暂无文献对具有适应原样作用的植物种类进行较为全面地归纳汇总,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在PubMed、Sci-hub、Google等网站中依次以「adaptogen」「phytoadaptogens」「herbal adaptogens」为关键词,共检索到文献1 099篇,年限为1967—2023年;在中国知网中以「适应原」为关键词,共检索到文献80篇,年限为1981—2023年。分析文献后累计得到42种被描述为具有适应原样作用的植物,分别是人参、红景天、刺五加、黄芪、绞股蓝、西洋参、光果甘草、冬虫夏草、淫羊藿、鹿茸、何首乌、白芍、五味子、灵芝、穿心莲、三七、西红花、钩藤、南非睡茄、紫花风铃木、刺黄果、余甘子、心叶青牛胆、露兜树、鹿草、巴西人参、秘鲁人参、积雪草、缬草、茶树、长刺天门冬、贯叶连翘、假马齿苋、石榴、当归、蒺藜、总状升麻、黄连、黄芩、芦荟、枸杞子、银杏叶。

2.3 「适应原-补益」的同源效应

根据「2.2」项,可以得出共有26种适应原类药用植物在中药学教材中有归类,可归为补益药、收涩药、安神药、清热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泻下药、化痰止咳平喘药10类,其中补益药为14味,占54%,可见其关联度较高,见表1。

适应原类药用植物被称为药用植物中的精英,而在中医理论中补益药也被认为是上品。二者虽概念略有不同,但在理念上存有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1)临床应用及功效相似,二者均可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如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改善神经系统紊乱、调节脂质代谢、改善内分泌功能减退、对抗应激,恢复人体机能使其达到健康的稳态效果;(2)基原植物种类相似,大多数补益类中药是公认的适应原类植物药;(3)作用功能轴相似,对HPA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13,22-24]。在此基础上,本文首次提出「适应原-补益」样作用的新概念,用于表述二者的关系。

3 「适应原-补益」样作用在应变系统稳态中的意义

「适应原-补益」类中药能够在应变稳态状态下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于机体各大系统,在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物质代谢、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发挥「适应原-补益」样作用,具体关系见图1。

3.1 神经-内分泌系统

应激是一个以神经内分泌反应为基础,涉及整体,器官和细胞等多个层面的全身性反应,包括躯体反应和心理行为反应,与应激相关的神经结构和应激时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反应见图2。当机体感受器官受到应激原的刺激时,这些部位可出现活跃的神经活动,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

神经内分泌反应是代谢和多种器官功能在应激时的变化基础。其中,最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反应是激活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HPA轴系统。强烈和持续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也可产生明显的损害作用,如儿茶酚胺可使血小板数目增加和黏附聚集性增强,导致血液黏滞度升高,促进血栓形成等。在HPA轴系统中糖皮质激素在机体抵抗有害刺激的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其分泌增加也会对机体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如抑制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并发感染等[2]。大量研究表明,「适应原-补益」类中药对该系统有调节作用。

通过对14味「适应原-补益」类中药进行检索,以「人参」「神经、内分泌」为主题,设置时间点为2019—2024年,设置文献来源类别为北大核心、CSSCI、CSCD、AMI进行高级检索,14味药依次检索累计文献453篇,选取主题相关度较高的173篇进行精读,最后对96篇最贴切主题的进行汇总分析,可得出「适应原-补益」类中药人参、红景天、黄芪、甘草、枸杞子、白芍、绞股蓝、淫羊藿、刺五加、西洋参、鹿茸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并主要聚焦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胶质细胞瘤、胶质细胞炎症;退行性的神经系统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脑部损伤,如脑缺血低灌注;脊神经病变,如脊神经损伤;精神障碍疾病,如抑郁症等,「适应原-补益」类中药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中的运用见表2。

(1)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人参水煎液可在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并出现行为学异常时发挥抗应激作用[25];淫羊藿苷可抑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从而减轻细菌脂多糖和γ干扰素联合诱导的小鼠BV2小胶质细胞拟神经炎症反应[26]。

(2)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人参皂苷Rg1可通过抗凋亡和抗氧化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显著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神经元凋亡和改善认知功能[27-28];淫羊藿多糖具有改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其机制与调节胆碱能神经递质活性、抗氧化应激、降低炎症反应及抑制凋亡有关[29];黄芪甲苷通过抑制全脑组织中神经突生长抑制因子A等复合物的表达,减轻神经元损伤,从而改善认知功能和缓解学习障碍[30]。

(3)脑血管疾病:人参皂苷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改善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减轻BBB的超微结构破坏,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蛋白表达,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关[31-32];刺五加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样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因子过表达,及抑制组织细胞凋亡有关[33];当归多糖有助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34];枸杞糖肽可减轻CIRI,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铁死亡的发生有关[35];红景天苷减轻缺血后内皮细胞完整性的破坏,起到脑保护的作用[36];淫羊藿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恢复早期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37]。

(4)脊神经病变:人参皂苷Rb1 10 mg/kg可降低再生组织环境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增加营养因子的表达水平,促进施万细胞激活,从而促进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再生[38];淫羊藿苷可减轻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大鼠痛觉过敏和情绪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有关[39]。

(5)精神障碍性病变:人参皂苷Rg1对大鼠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减轻海马和前额叶皮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谷氨酸含量,并抑制其受体表达有关[40];芍药苷作为白芍的有效成分,对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大鼠和皮质酮致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损伤模型均具有良好抗应激作用,其机制与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cGMP)信号通路相关[41];红景天提取物可阻断慢性束缚应激所致大鼠焦虑样行为,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海马谷氨酸系统过度兴奋等相关[42]。

由表中信息可分析得到,「适应原-补益」类中药人参、红景天、刺五加、黄芪、西洋参、甘草、淫羊藿、白芍、当归9味药于2019—2023年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研究热度较高,其中有关「人参」在该领域的研究较为突出。「适应原-补益」类中药绞股蓝、冬虫夏草、鹿茸、何首乌、枸杞子在2009—2018年的学术期刊检索中具有一定的研究热度,但在2019—2023年的学术核心期刊中的发文量逐渐减少,故可推测其研究热度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分析「适应原-补益」类中药相关发表文献的时间分布特征,可以直观地了解其研究的发展速度和趋势,更精准地把握「适应原-补益」类中药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中地运用,有利于拓展研究的深度和范围,提升该领域的研究水平。

3.2 免疫系统

人体免疫系统是覆盖全身的防卫网络,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1道防线,同时能够提供适应性免疫应答所需的活化信号,免疫功能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抗原及体内突变或衰老细胞并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总称[43]。

慢性应激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并可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应激时免疫功能低下主要与神经内分泌的变化有关,如过度释放的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应激激素通过分布在巨噬细胞和T、B淋巴细胞的激素受体的介导,影响免疫功能[2]。适应原样中药对免疫系统有显著调节作用。

通过对14味「适应原-补益」类中药进行检索,如以「人参」「免疫」为主题,设置时间点为2019—2023年,设置文献来源类别为北大核心、CSSCI、CSCD、AMI进行高级检索,14味药依次检索累计文献量约452篇,选取主题相关度较高的114篇进行精读,最后对21篇最贴切主题的文献进行汇总分析,可得出「适应原-补益」类中药人参、红景天、黄芪、甘草、枸杞子、白芍、绞股蓝、淫羊藿、刺五加对免疫系统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并主要聚焦在肺、脾、肝、胃肠道、肾几大器官上。

「适应原-补益」类中药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如下。

(1)在脾脏方面:人参皂苷Rg3对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44];红景天苷可显著改善脓毒症小鼠脾脏免疫功能[45];黄芪甲苷可以减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症状,其机制与调节脾脏免疫细胞亚群进而抑制炎症细胞向中枢浸润、减少髓鞘脱失有关[46];枸杞发酵液能够提高脾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具有较好增强免疫功能[47]。

(2)在肠道方面:红景天苷可修护大鼠肠屏障并改善肠黏膜免疫状态[48];白芍总苷调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肠道菌群组成及多样性,改善肠黏膜屏障损伤[49];绞股蓝水提液能够提高环磷酰胺诱导免疫力低下小鼠的免疫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密切相关[50]。

(3)在肺脏方面:人参皂苷RB2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的激活,进而调节脂多糖诱导的新生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免疫反应[51];红景天苷抑制肿瘤生长,可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52];黄芪黄酮组分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小鼠肿瘤生长[53];淫羊藿次苷II可减弱细胞免疫抑制活性,改善机体炎性微环境,阻碍血管生长,从而发挥显著抗肺癌作用[54]。

(4)在肾脏方面:红景天苷可以抑制肾癌细胞增殖和运动[55];白芍总苷可能通过激活自噬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损害发挥保护作用[56]。

(5)在胃腑方面:红景天苷可调控抑癌因子miRNA-1343-3p、丝裂原激活激酶激酶激酶6、基质金属蛋白酶24等信号分子从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57];绞股蓝多糖对小鼠胃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与免疫调节相关[58]。

(6)在肝脏方面:刺五加多糖可降低炎性因子和黏附因子的活性、减少炎性因子的分泌和表达,对免疫性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59];甘草水提物能减轻雷公藤甲素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上调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有关[60]。

「适应原-补益」类中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见图3。

3.3 物质代谢

应激时机体表现出分解代谢加强、高代谢率、高血糖、脂肪动员增强、负氮平衡等。急性应激时,代谢率升高,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降低,可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中游离脂肪酸和酮体增多及负氮平衡见图4[2]。适应原样中药对机体的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通过对14味「适应原-补益」类中药进行检索,如以「人参」「物质代谢」或「代谢」为主题,设置时间点为2019—2023年,设置文献来源类别为北大核心、CSSCI、CSCD、AMI进行高级检索,14味药依次检索累计文献426篇,选取主题相关度较高的65篇进行精读,最后对19篇最贴切主题的进行汇总分析,可得出「适应原-补益」类中药人参、红景天、黄芪、甘草、枸杞子、白芍、绞股蓝、淫羊藿、刺五加、冬虫夏草、当归、何首乌、鹿茸对物质代谢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并主要聚焦在菌群代谢、糖脂代谢、能量代谢、骨代谢几大方面,具体见表3。

3.4 消化系统

应激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或消化道出现充血、水肿、出血点、浅表糜烂,严重时可导致应激性溃疡。由应激导致的消化道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性胃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应激性溃疡[2]。适应原样中药可缓解此类病变。

人参总皂苷可显著提升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运动功能,同时改善胃肠激素含量,缓解胃肠动力障碍[80]。黄芪中获得的黄酮类复合物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81]。甘草水提物能减轻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减轻胃组织病理损害,提高胃黏膜多胺水平[82]。鹿茸多糖对醋酸型、应激型和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皆有明显的抗溃疡作用[83]。枸杞多糖可降低胃黏膜组织TNF表达和提高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促进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愈合[84]。

3.5 心血管系统

应激时糖皮质激素持续升高可导致胆固醇代谢紊乱,使血胆固醇水平升高;同时也会增加平滑肌细胞对儿茶酚胺,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敏感性,使小血管收缩,血液灌注量减少,微循环血量减少;应激还可激活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小血管收缩起着相似影响,使外周阻力增大;当交感兴奋引起急性期反应时,血液黏滞度与凝固度均升高,加剧血管损伤,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功能性痉挛的发生;强烈应激及长时间的心理性应激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使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适应原-补益」类中药对应激所产生的心血管系统具有一定的缓解调节作用,见图5[2,85]。

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治疗方面:人参皂苷Rg1可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模型大鼠的心脏功能,改善心肌及冠状动脉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平衡血管舒缩功能,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有关;刺五加注射液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及其血液流变性改善,增加心脑血流量,降低心率组织耗氧量及组织代谢率,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平衡作用;黄芪注射液能显著改善心肌供血,且对心悸胸闷、头昏、乏力、多汗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不良反应较小;当归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钠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具有清除自由基、减轻膜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同时可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升高一氧化氮水平,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86-90]。

在治疗高血压疾病方面:绞股蓝总皂苷及其醋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可预防高糖高脂诱导的大鼠血压的增高,其可能通过降低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II含量和升高一氧化氮含量来发挥对大鼠的降压作用;西洋参茎叶总皂苷有抗心肌缺血、抗氧化、降血糖及调血脂等功能,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尤为显著;冬虫夏草干预治疗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抗衰老基因表达上调并能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淫羊藿苷的降血压作用与调节一氧化氮的功能有关;枸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化学合成多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有一定的降压作用[91-95]。

3.6 适应原类药物联用在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中药具有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的特点,复方中药配伍组方的协同作用与其配伍后相应功效成分生物利用度增加有关[96]。中药配伍理论考虑了中药的性味归经、相互作用等特点,以达到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97]。中药临床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耐药性低,患者易接受[98]。通过相关研究分析,适应原类药物联用对机体稳态具有积极调节作用。其中以「适应原-补益」类中药中最具代表性的「人参」的配伍研究较多,人参为百草之王,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等适应原样作用[99]。适应原类药物联用后主要聚焦在免疫调节、物质代谢、改善机体微循环等方面。适应原类药物联用后发挥的作用及其结果机制见表4。

4 结语与展望

人体健康与机体稳态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科学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物质代谢、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诸多方面的稳态问题。适应原类植物在建立和维持系统稳态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被广泛用于替代和补充医学、植物医学,在具有传统医学的西方国家中深受重视。中医药历史源远流长且在现时代将传统智慧融入现代医学,使其得到了全球的广泛应用,并且取得普遍的认同。

中药补益药中有大部分药物与适应原类植物具有广泛交集,二者具有同源效应。早期学者Panossian总结了适应原类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分别是具有类似皮质醇的四环骨架型萜类化合物和结构上类似于儿茶酚胺的芳香族化合物[111]。本文总结出「适应原-补益」类中药的主要活性化学成分有:皂苷类、黄酮类、多糖类、香豆素类、挥发油类。现有研究主要聚焦在人参总皂苷、红景天苷、刺五加总皂苷、淫羊藿苷、当归挥发油等,但仍不够深入,发挥「适应原-补益」样作用是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后续可以根据「适应原-补益」类中药的有效成分的药效学特征,研究其对不同系统、不同疾病分期的作用差异,通过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识别治疗对象的疾病特征和个体差异,从而提高精准化的治疗效果。

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适应原-补益」类中药在治疗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时,其有效成分主要通过调控mTOR信号通路、一氧化氮/cGMP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并且与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表达、炎症因子分泌有关。「适应原-补益」类中药在治疗免疫系统疾病时,其有效成分主要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Ra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并且与细胞因子IL-6、IL-2、IL-10水平密切相关。

在物质代谢方面,「适应原-补益」类中药的有效成分主要通过调控ERK/IRS-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rf2/HO-1/NF-κB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并且与TLR4、p-NF-κB p65、FNDC5等蛋白因子相关。在治疗消化系统方面,其有效成分可以改善胃肠激素含量、缓解胃肠动力障碍,减轻胃黏膜损伤,提高胃黏膜多胺水平。在治疗心血管系统方面,主要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相关,「适应原-补益」类中药有效成分具有增加心脑血流量,降低组织代谢率,改善心肌缺血,平衡血管舒缩功能等作用。

但目前在应变稳态下,适应原和补益类中药及其二者的联系探究仍不够深入,难以明确其中的关系内涵。故在此基础上,本文首次提出「适应原-补益」样作用,结合适应原与中药补益药中相同药物的具体关系,系统地阐述了「适应原-补益」类中药的药效及运用,归纳其适用范围与研究热度,便于掌握体内调节机制与防卫反应的活动规律,为进一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利用适应原样中药提供参考,为推动健康稳态发展提供新思考。

来 源:王格瑩,宫 贺,傅必如,郭碧钰,刘昌孝,何 新.「适应原-补益」样作用: 应变稳态超负荷调节中的新概念 [J]. 中草药, 2024, 55(16): 5371-5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