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这样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您的认真阅读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感谢您的支持。
雅加达,作为印尼的首都,长期以来一直是这个四千多岛屿组成的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这座拥有3000万人口的大都市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下沉。印尼万隆理工学院的研究显示,到2025年,雅加达将有26.86%的面积被海水淹没,而如果持续下沉,这座城市的35.61%将完全沉入海下。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我国还有两个地方也在加速下沉,一个在山东,一个在广东, 甚至其中一处正面临「消失」! 那它们都是谁?
即将「消失」的雅加达
从地理角度说,雅加达拥有相当复杂的地形。它面朝爪哇海,背靠低平的丘岭,这使得雅加达成为了一个天然的港口城市。整个城市分布在13条河流之间,其中最重要的是西里汪河。雅加达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历史上一直是重要的交易中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
雅加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当时这里被称为苏達。这座城市见证了多个朝代的更替,从印度教国王到伊斯兰苏丹,再到荷兰殖民统治。特别是在16世纪,当欧洲殖民者到达时,雅加达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161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了这座城市,并将其改名为Batavia,成为荷兰在东南亚的主要据点。荷兰的统治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引入了多样的建筑风格,同时也为雅加达带来了西方的技术和文化。
二战后,随着印度尼西亚的独立运动日益高涨,雅加达最终在1949年被确认为新成立的印尼共和国的首都。可自2019年起,政府提出了将首都迁移到东加里曼丹省的计划,旨在缓解雅加达的人口压力和提高国家的平衡发展水平。尽管如此,雅加达仍将保留其作为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中心的地位。
可随着城市的发展,雅加达也面临了下沉的困境。根据权威数据,雅加达成为世界上下沉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每年沉降的速度高达10至15厘米。这个情况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雅加达将面临着被彻底淹没的危险。所以,印尼这些年也一直计划迁都来解决这件事。
雅加达面临的下沉是一个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难题。位于河流和海洋沉积层上的这个城市,经历了持续的沉降和压实,使得地面持续下降。同时,雅加达沉降问题还与爪哇岛的板块活动息息相关。爪哇岛坐落于环太平洋火山带,频繁遭受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影响。这类自然活动引起的地壳变动,也是导致该市持续沉降的一个原因。
还有过度开采地下水是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地下水被抽取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导致地面承载力下降,进而发生沉降。其次,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也加剧了这一情况。全球气温上升,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给低洼的雅加达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加上城市化进程迅速,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加重了地面负担。大雅加达地区被钢筋水泥占据,导致地下水无法补给,进而加速了地面下沉。另外,由于开放空间很少,城市在面对暴雨时无法有效吸收洪水,这使得城市的排水系统面临巨大压力。印尼经过了充分的考察和评估,最终选定新首都在东加里曼丹的部分地区。
实际上不仅是雅加达,我国也有两处地区也面临着严峻的下沉风险。
1.山东长岛县
长岛县,隶属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市,位于胶东半岛东北部,濒临渤海和黄海,由32个岛屿和66个明礁以及相连的海域组成,总面积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7万。长岛县地质构造属于火山岛屿链,地貌复杂多变,由高山、岩礁、沙滩、海蚀地形和火山地质景观等组成,兼具了壮美与神秘。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长岛县四季分明,海洋性气候明显,夏凉冬暖,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度假胜地。
早在新石器时代,长岛就有人类居住。长岛在历史上曾多次更名,明朝时设「长山卫」,清朝时改为「长山县」。20世纪50年代,撤销长山县,设长岛区,后更名为长岛县,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宋元时期,这里就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明清两代,长岛更是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了军事要塞,多次成为历史上著名战役的发生地。
长岛不仅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美,而且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岛上有多处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明代的西霞口炮台、长山列岛战斗遗址等,都是研究我国明清海防史和近代史的重要遗址。此外,长岛还是著名的「八仙过海」的传说故乡。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长岛依托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成为了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目前,长岛县正处于一个紧迫的境况,即土地沉降的问题日益严重。作为一个独立的岛屿,长岛依赖地下水作为其主要的淡水来源。然而,长时间的过度抽取地下水已经导致了土地沉降的问题。此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这进一步加剧了岛屿下沉的速度。
2. 湛江市罗斗沙岛
罗斗沙岛位于我国南部海域,雷州半岛东南侧。它东临南海,西依雷州半岛,与大陆之间隔海相望,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岛屿整体呈不规则的菱形,东西长约1.8公里,南北宽约0.9公里,总面积接近1.62平方公里。岛岸线曲折,沙滩绵延,海水湛蓝清澈,海岸线的美景让无数探险爱好者向往。
岛上地形主要由沙质土壤构成,沙粒细腻,因含铁矿物质而呈乌色,踩踏时,会发出"沙沙"的声响,这也是「沙」字得名的由来。据历史文献记载,康熙年间,原有的罗斗沙东原沙岛由于海水侵蚀而消失,而在今天的罗斗沙岛位置,是新的沙洲逐渐形成,人们在新沙洲上生活,渔猎为生,岛屿得以重生,这便是后来的罗斗沙岛。
罗斗沙岛上居住的人不太多,以捕鱼为生的渔民构成了主要的群体,这些居民大部分是世代相传在岛上居住和繁衍的当地人。随着旅游行业的兴起,也吸引了一部分外来人士定居于罗斗沙岛,他们主要涉足于提供旅游相关的服务工作。
然而,根据官方数据,罗斗沙岛的面积原先达到了2.6平方公里。但是,在最近的十年里,岛屿的面积显著减少,现在仅剩下1.6平方公里。长期以来,该岛遭受持续的海水腐蚀,导致岛屿表面严重侵蚀,有80%的地区暴露为黄沙。
罗斗沙岛迅速下沉背后,隐藏了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行径。在追求地下珍贵资源,如石油和天然气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贪婪地夺取了地球的宝藏,还对地质结构造成了永久性的破坏。加上海水蚀损,岛上的各种建设亦遭到严重破坏,连曾经埋设于地下的灯塔基础也裸露出地面3米。目前,罗斗沙岛面临沉没的严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