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来一场科学家巡礼之旅吧!我在北京科学中心等你

2024-01-15科学

当你面临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或者身处人生的重大选择,感到迷茫和困惑,甚至丧失方向感时,不妨到北京科学中心来一次科学家巡礼之旅吧!

一起来认识那些在时代浪潮中引领中国的「大先生」们,看看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逗趣故事和奋斗故事。特别是他们曾经面对的曲折过往,又是如何面对、如何解决的。这些鲜活的经历和伟大的人格,都为我们提供了值得效仿的案例和榜样,不仅能助力我们的进步和成长,也有益于引导我们摆脱精神困惑,去探寻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第一站 科学家精神主题展

0 1

一个人,和国家、社会、人民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那些伟大的「两弹一星」元勋们,会为我们揭示答案。

在科学中心1号楼「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 党领导的科学家主题展」中,上百张历史照片和人物事迹,让我们穿越时空,亲密接触到那些仰望星空的科学家们。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以国家需要为科研方向,是他们的共同选择。这里有记录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报纸实物。在它的对面,就是23位「两弹一星」元勋的科学家照片墙,其中孙家栋、王希季、周光召是如今仍然健在的3人,而与党同龄的王希季是3人中的最长者。遥想当年,他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回国。

与他同船的还有中国核武器研制的技术领导人之一,朱光亚。在展区摆放的三座核电站模型中,秦山核电站就是朱光亚当初参与组织并解决部分技术问题的中国第一座核电站。早年,朱光亚报考的大学专业是机械专业,临考时他却得了「打摆子」,也就是疟疾,不幸错过了招录。后来机缘巧合投向了他的「真爱」——物理学。

提到疟疾,那一定不要错过展厅中的另一样展品——屠呦呦手写药物筛选单和青蒿素样品实物。

「自从出了疟蚊子,十人倒有九人慌;

大户人家挂纱帐,小户人家点蚊香,

奴家没有蚊香点,身带疟疾跑四方。」

屠呦呦带领课题组编写了【抗疟单验方集】,并对上面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后,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的发掘成功。

科学探索需要一代一代的人去传承,我们在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身上可以看到他们潜心育人,为了科学事业发展培养接班人,表现出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精神。有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他回国后培养了大批卓越的科技人才。后来成为「两弹一星」元勋的邓稼先、朱光亚、屠守锷、王希季和获得 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杨振宁等都是吴有训在西南联大亲自教过的学生。

第二站 信仰的高光

0 2

潜心科研,以创新精神攀登科技高峰,是「大先生」们共同的轨迹。在中心2号楼1层中厅「信仰的高光」展中,有这样的一群「大先生」。他们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追求真理,加强团结合作。

这里有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他从小喜欢文学,却走上了工程报国的道路。他主持建造了中国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却为抵御日军亲手将其炸毁。

这里有「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他把一生奉献给了我国的光学事业。

这里有「糖丸爷爷」顾方舟,他就是一座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

这里有「书生」校长陈佳洱,1950年陈佳洱考上大学后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王大珩、朱光亚,学习核物理。他后来成为中国加速器物理的领军人物,手握诸多「第一台」「第一个」。他带领团队攻破一个个难关,做出了4.5MV的静电加速器,我国第一只射频超导加速腔,第一台碳-14超高灵敏度质谱计……使中国的加速器研究异军突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三站 中国深度——深海探索主题展

0 3

2号楼1层临展厅中,正在进行的是「中国深度——深海探索主题展」。黄锷院士曾经说过,我们对海洋的认识不是零,而是接近于零。

了解认识海洋的过程中离不开探测装备的帮助,从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到核心部件全部国产化的「深海勇士」号,再到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重器「奋斗者」号,中国科技工作者们通过十余年的不懈奋斗,使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这些成绩的背后都是中国科技工作者们的不懈的拼搏和付出——「蛟龙」号总设计师徐岂南院士,他不仅患有先天性「心肌桥」,一天曾查出心脏早搏一万多次,一只眼睛视网膜脱落,还有严重高血压。但他收到祖国发出的邀请后,毅然决然地从美国返回,退休6年后在66岁时重返岗位,成为「蛟龙号」的总设计师。

徐芑南院士在着眼全局、统筹谋划的统筹大局的同时,也不忘关注年轻一代的成长。

他曾说过:「总设计师重要的是做好顶层设计,但更重要的是在实战中带出一支年轻的队伍。」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还想方设法邀请国内外专家给年轻的设计师队伍讲课,使得一批年轻科技人员在工程实践中逐步成长,成为国家海洋装备开发的骨干,最终成长为追逐深海梦的中坚力量。

我们出生在一个最伟大的国家,成长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时光流转,时代巨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

中国的科研团队越来越年轻化,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天问、嫦娥」这些寄托着民族复兴梦想的事业中,也处处可见年轻人的身影。他们都是曾经的追光者,正走在成为璀璨明星之路上。

来北京科学中心做一名追光者吧,也许明天你也会成为中国科技树上那颗最璀璨的明星!

更多内容请关注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