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科学报】记者 徐可莹
「喂,你已被确诊为学术‘淡人’!」
何为「淡人」?顾名思义,就是「淡淡」的人——他们说话淡淡的,语言系统常年被「好的」「收到」「嗯嗯」三巨头霸占;他们情绪淡淡的,几乎不存在什么起伏,像温顺的水豚;工作淡淡的,随心情劳作,凭缘分拿钱;恋爱也淡淡的,谈不谈都可以,分不分手也都行……无论遇到任何事,「淡人」脑子里就只一句话:真好,又多活了一天呢。
情绪稳定的水豚(卡皮巴拉)是淡人的守护神
而在科研界,「淡人」则进一步表现为:
论文淡——创新性比娃哈哈的电导率还低;情绪淡——又被拒稿了?哦,知道了;目标淡——能毕业就好;毛发淡——已秃,但没有变强;生活淡——宿舍、实验室、食堂三点一线;师生关系淡——「对方已超过100天未联系你」;恋爱淡——智者不入爱河,寡王一路硕博。
又是谁被点到了?嗯,我就不说。
@歪嘴小锅巴
从「佛系」到「淡学」
别看「淡学」新鲜,实则似曾相识。从最早的「佛系」,到后来的「躺平」,再到现在的「淡人」,都是「淡门」之下一脉相承的产物。谁看了不得惊呼一声「淡门永存」!
@歪嘴小锅巴
那么,「淡学」究竟与此前流行过的「佛系」和「躺平」有什么不同呢?
表面上看,三者都在强调一种不争不抢,甚至不作为的人生态度,其内核却各有千秋。「佛系」更多形容一种处事性格,特别对那些不尽人意的负面事物,应保持一份知命、认命的平常心。
「躺平」与「卷」相对,本质上是种人生观。相比积极参与竞争,给自己的人生塞满焦虑,「躺平」主义者更想要过轻松的、不太费劲儿的人生。当然,与之对应的低回报,也自然是接受的。
而后起之秀「淡学」可就不同了。看到这个「学」字,就该知道事情并不简单——这是性格、观念到「哲学」的跨越。从这个角度讲,「淡人」也更具风韵,多了几分自成一派和攻守自如的松弛感。
淡人自画像,@Hertown
不信?且看「淡门」科研人的绰约风姿:
对于论文,科研「淡人」不拧巴、不强求,从不为了赶DDL或凑「创新性」去硬写。实验数据跑不出来也不着急,顶多是「气笑了」。
@小垃圾晗二
导师发了任务,同门超了进度,都影响不到「淡人」自己的节奏。他们不为落后而感到羞耻,不为暂时的失败而大动肝火。实在难受了,给导师留下一封「家书」,暂时转换赛道也未尝不可。
@小红书954259202、@懦夫克星
那种每天在极度自信与极度自卑中飞驰而过的「过山车」心态,在「淡人」这里是不存在的。
他们不会为脑中突然冒出的一个好点子而产生「我真是比肩牛顿」的想法,更不会因为查到该思路十年前就有了而出现「我真是学术废料」的两极反转。
相比志向浓烈、执行力爆表的科研「浓人」,「淡人」对SCI、项目、基金这类「香饽饽」没有执念,也不会为难自己,刻意跟老板、大牛套近乎。他们做科研的方式更像是一位「花匠」,喜欢独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平平稳稳把手下的一亩三分地打理好就成。
这是事不关己的无所谓吗?当然不是。科研「淡人」们有自己的在意,但不多。
总的来说,能拿捏科研「淡人」的事物只有三样,除此之外,万物皆可「okk」:
第一,毕业就好。不同于有志青年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科研「淡人」对自己的要求永远游荡在及格线。在读研究生只求顺利毕业,在职「青椒」也只求能一直有个正经班上。
第二,有就行了。什么「CNS」「面上基金」,「淡人」搞起科研硬通货来不挑剔,更不会攀比,有就行了。「你有你的‘大鹏展翅’,我有我的‘小鸡啄米’,只要有翅膀,都能飞。」
第三,活着最大。没有谁比「淡人」更重视养生,在意自己的寿命和身板。工作再大,事业再难,都不可能为之「肝脑涂地」、牺牲自己的心情和健康。
对「淡人」而言,一时的得失与起伏无关紧要,最要紧的是命,活得长、活得好才是最大。
只能「撅着」的日子里,我选择「淡」
所以,「淡人」为什么会成为「淡人」呢?
要真正掌握「淡学」的精髓,还得从环境谈起。对于年轻一代当下的生活状态,曾有人打过一个有趣的比方:「现在的我们,真躺是躺不下去的,站又站不起来,只能用一种很辛苦、很怪异的姿势‘撅着’。」
科研人更是如此。学术之路的艰辛无须多言,对很多人来说,它也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真的「躺平」,意味着「被淘汰」,而站起来「卷」,又缺乏足够的实力与运气。
大多数「撅」在中间的普通人,便孕育出了一种新兴的、更适合打工体质的精神热玛吉——「淡」。
要知道,科研圈是个很特殊的存在,毫不夸张地说,它聚集了人类社会最聪明的一批大脑。大多数圈内人不仅智商高、天赋强,还比一般人勤奋许多。
身处这样的生态,我们不得不「卷」。不「卷」,就没有出路。
何况,科研圈的晋级路径清晰可见,层级划分又比打怪游戏还要严谨,一步一步,一级一级,都得用实打实的脑细胞、肝和发量去换。
如此「成王败寇」的竞争环境之下,不焦虑是不可能的。更别说很多年轻人还面临着科研之外的多重压力——被家人催婚、被同龄人甩在身后的存款、无法在大城市安居的窘境等。
@兔博士的青椒之路、@3mjun的科研充电宝、@嬛嬛写论文
这些情绪如同丰收时节的麦草,在年轻人心中成捆成捆地堆积起来,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怎么办呢?只能自我纾解。
而「淡」,本质上正是自我纾解的一种情绪疗愈机制。通过看似老僧入定、要死不活的「淡人」人设,年轻人在反复安慰自己:
「成不了一鸣惊人的大牛也无妨,做个普普通通的学术打工人也挺好。」
当「学霸」不再称霸
做科研,很容易把自我价值和研究成果完全挂钩。「你发了多少篇SCI」「你是哪里毕业的」「你有没有做过博后」「你是谁的学生」「你出过国吗」这些暗含鄙视链的问题充斥在每个科研人的一生。
某种程度上,科研人要面对的评价体系是严酷的、更是单一的。
没有公认的成果,达不到唯一的标准,就意味着你「不行」。放眼前方,是遥不可及的「大牛」导师;环顾周遭,又都是些聪明绝顶、上手就有的同龄人。
试问,有多少研究僧曾在那辗转难眠的深夜,纠结过这个问题——我是不是个loser?
@THANK、@舒胡蕾ymy
更何况,大多数选择进入科研圈的年轻人都是一路「称霸」上来的。成绩好、读书好,是所有人的「出厂设置」。
可以说,一旦进入真正的学术圈,那些曾属于「学霸」和「做题家」的光环将不再闪耀,取而代之的,是一场更加综合的竞赛。
毫无疑问,科研当然是一场竞赛。想要赢得这场竞赛,单靠「出厂设置」和「卷」是行不通的。科研早已来到了一个更具创新性、交叉性的新时代,它比以往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我们共同孕育出一种更加健康、更加包容的精神文化。
横亘在年轻人面前的,不止是论文与学位,在此之前更重要的一个人生议题是:与自己和解、与其实很「普通」的自己和解。这才是「淡学」最大的命门。
不去苛求「第一名」「成功」与「优秀」,慢慢地、悠悠地,能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允许自己暂时跟不上节奏、做不出成绩,允许自己被导师、学校或期刊婉拒,允许自己努力了,仍然效果平平,允许自己不那么顺利地毕业,允许他人的不理解、不尊重,允许一个从小读书出色的孩子「读不好」,允许自己暂时滑入落后、匮乏与平凡……允许一切的发生。
百万up主「毕导」分享自己读博的心路历程
话说回来,不管你是「淡人」还是「浓人」,「i人」还是「e人」,「j人」还是「p人」,终究还是要躬身入定,去征服学术路上的一个个关卡、一座座高山。路还很长,既然前方有吃不完的苦,不如淡淡地过。
好歹,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