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宋代天文学家真实记录,神秘的天关客星,究竟是什么?

2024-08-26科学

据史籍所述,北宋至和元年于天关周边,即如今金牛座所在之处,曾现一星,名为客星,其闪耀达两年之久,光亮之强,致读书人夜中无需点灯亦可阅读。

600 多年后,天文学家戴维斯于金牛座方向观测到一个云团。再过 300 多年,哈勃望远镜对这个云团进行了拍摄,并将其定名为蟹状星云,此乃典型的超新星爆发遗迹。

据此我们了解到,公元 1054 年的天关客星,乃是蟹状星云超新星爆发所形成的产物,其极高的亮度表明那颗恒星于短期内释放出了过去数十亿年的能量,这些能量跨越 6500 光年,被宋朝的天文学家予以记录。

于哈勃望远镜的视域中,距离我们 6500 光年的蟹状星云,其中心区域存在一颗格外璀璨的中子星,此乃当年那颗恒星的核心所在。天文学家觉得,倘若那颗恒星的质量能再大一些,留存下来的将会是黑洞,而非中子星。

迄今,蟹状星云的直径已达 11 光年,其边缘仍以每秒 1500 公里的速率扩张,未来此星云将愈发庞大。倘若附近再有超新星爆发,蟹状星云内部或许会再度生成一颗恒星。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太阳系就是这样诞生的。】

约 46 亿年前,太阳所处星云受临近超新星爆发所产生的冲击波影响,出现局部坍塌状况,众多氢元素逐渐聚拢且持续升温,直至达到核聚变的临界值,太阳由此诞生。

剩余的边角料其后造就了行星及其卫星,还有当下的小行星带,就连构成我们人类的原子,也是从往昔的边角料中分化而来。

因而从天文学的视角而言,我们所有人皆曾为太阳的构成部分,亦是宇宙的构成部分。

至于众多人士所好奇的,我们的太阳在未来是否会出现超新星爆发,并进而形成一个蟹状星云,天文学家给出的观点是否定的,原因在于太阳的质量过小,达不到超新星爆发的条件。

在 50 亿年后,太阳将率先膨胀成为红巨星,其后其外壳部分会持续膨胀延展,最终消散逸出成为一个行星状星云,而核心区域则会留存下一颗白矮星。

在此之前,地球已然深陷红巨星的烈焰之海,整个太阳系仅存火星以及其他四颗气态行星,人类文明要么早已消逝,要么在太阳演变为红巨星之前便已撤离太阳系。

从理论层面分析,白矮星不存在核聚变现象,其释放的光和热属一次性,最终会冷却形成黑矮星。但此过程所需时间或许远超宇宙年龄,正因如此,迄今天文学家在宇宙中尚未发现黑矮星。

甚至或许我们压根无法寻觅到它,鉴于一颗不发光的恒星,在外观上与黑洞毫无差异,然而黑洞质量与引力极大,我们尚可间接察觉到其存在,可黑矮星质量甚微,并且不发光,天文学家于宇宙中发现它们极为困难。

在宇宙大爆炸距今 138.2 亿年的当下,宇宙中的白矮星全然未能冷却,或许直至宇宙终结之时,黑矮星亦不会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