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全球单比特雷达技术领军企业落户深圳宝安

2024-02-29科学

来源:【宝安日报】

近期,位于宝安区深业U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赋能中心,迎来了深圳雷康芯科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雷康芯科」)的正式入驻。

该公司的创立者,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创新技术研究院院长黄磊教授及其团队。作为全球单比特雷达技术的开创者,黄磊教授及其团队掌握多项「世界领先」的单比特雷达技术,被外界视为重构雷达行业的先驱,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雷康芯科展厅内陈列着搭载了NanoSAR(微型合成孔径雷达)的无人机产品。

为何而来

「偶遇」下的「双向奔赴」

「去年在深圳大学40年校庆活动上,我们学院设立了一个展位,展示了一些雷达产品,当时宝安区领导参观了我们的展位后,对我们的产品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向我们发出了诚挚的邀请。」雷康芯科总经理孙维泽坦言这是一场「偶遇」。

这场「偶遇」也实现了产业大区和优质企业的「双向奔赴」。从去年9月到今年1月,不到5个月的时间,从对接到洽谈,再到正式入驻,企业落地宝安为何如此之快?

孙维泽告诉记者,公司落地宝安的过程非常简单、顺利,从选址到敲定,宝安区相关部门十分给力。在孙维泽看来,这一切都恰逢其时。

为何选择宝安?因为宝安政策体系完善。「第一次见面,宝安区领导就向我们介绍了宝安的产业政策。」孙维泽说,针对人才有相关政策,科技创新有对应政策,即使在是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宝安都能拿出与之匹配的政策,让人感觉如同量身定制。

为何选择宝安?因为宝安产业链条完整。「宝安是深圳的产业大区,辖区企业数量众多,我们很多上下游合作伙伴在宝安,而且我们有一些潜在的客户也在宝安,这确实是企业发展的‘宝藏’之地。」与此同时,孙维泽还向记者透露,公司的大部份同事居住在宝安,选择在宝安落户,也更方便公司管理。可见,宝安不仅是企业的「安身」之处,更是人才的「向往」之地。

为何选择宝安?因为宝安发展潜力大企业信心足。2023年以来,宝安举全区之力服务企业,全区各级干部俯下身来服务企业,实施「三个一」企业服务体系,「让好企业有空间可落」一一落实。宝安的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也让企业家投下选择宝安的信心票。【前海总规】发布、深中通道开通在即,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加速汇聚,让企业扎根宝安更加坚定。

雷康芯科的科研人员正聚在一起头脑风暴。

因何而立

新兴技术的「光明未来」

落地宝安,只是雷康芯科发展的「第一步」。

作为一家科创型企业,先进技术才是雷康芯科安身立命之本。「我们走的是一条细分赛道。」孙维泽说。目前,市场上主流成像技术可分为光学成像与雷达成像,技术十分成熟、应用领域广泛,优势各不相同,但共同的缺陷是会产生海量采样数据,不仅给数据传输技术带来巨大负担,还导致后台处理迟缓,整个体系运营庞大、迟滞,应用场景受限。而主流成像技术遇到的瓶颈,也制约了智能驾驶、地理测绘、安全巡防等领域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创新。

不走寻常路。雷康芯科「自辟蹊径」,钻研单比特雷达采样和信号处理技术。「相比传统雷达,这一技术在同等探测质量的条件下,其数据量可减少50%以上,能大幅降低信号采集与处理的复杂性,提升系统稳定性,降低系统成本。」孙维泽进一步介绍道,单比特雷达把传统雷达系统简化到极致,可节省存储空间,降低载荷重量,最大程度减轻平台负担。具体而言,单比特雷达只需要符号采样,不需要高精度量化,支持射频直采和微系统集成,可有效降低雷达成本。另外,单比特雷达处理的是符号数据,在部分处理流程中,可用逻辑运算替代乘法运算,进而极大降低算力的需求。特别的是,单比特雷达可显著减少雷达数据量,对传输带宽需求小,可实现无人机与地面站的数据实时共享和即时成像,非常方便无人机重访和详查。

做新技术的「开荒者」何其容易?黄磊教授及其团队自2014年开始研究单比特雷达技术应用,在众多质疑和困境中,历经8年时间终于突破技术难关,于2022年6月17日,推出被命名为「雷达版航拍技术」的单比特雷达成像技术。这是一项全球首创技术,是基于单频阈值、频谱搬移、参数重构等单比特量化技术,解决了非线性失真、谐波自耦、交调互耦等一系列单比特量化技术难题。「单比特雷达采样和信号处理这一理念,由国外科学家首创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但一直没有转化成应用和产品。」孙维泽介绍说,「我很自豪,我们中国人在具体产品上取得了突破。」

「无论过程如何艰辛,我们都笃定前行,相信单比特雷达技术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孙维泽说。据黄磊团队研究,单比特雷达未来能够在大部分应用场景替代传统雷达,这或许是一个总规模上万亿的「蓝海」市场。

开发人员正在调整智能垃圾清洁车。

向何而去

笃定前行的「开创先驱」

在雷康芯科产品展厅,一架无人机通体黑色、科技感十足。

这架无人机搭载了雷康芯科最新研发的NanoSAR(微型合成孔径雷达)。该雷达不仅具有高分辨、重量轻、功耗低等特点,而且能够全天候全天时工作,雨雾云皆可穿透,探测距离远、范围广、分辨率高,对运动目标尤为敏感。最关键的是,该雷达突破了无人机平台的尺寸、重量、能源、算力等限制,可搭载于中小型消费级无人机平台,单人即可完成操作,意味着应用前景广阔。

「我们计划将该产品应用于智慧城市成像及建模、城市重点场所成像监视、河道湖泊及山体的环境监测、地质监测、人流监视、道路环境及路况监视等领域。」孙维泽透露,他们将在黄河流域某区域进行这一产品的巡河试点,「这将是全球首个单比特雷达应用产品。」

另外,雷康芯科还在研发单比特雷光协同智能感知系统、智能垃圾清洁车等一系列产品。「我们的征途,不是开发某几样产品赚钱。」孙维泽说道,「我们希望能重构雷达技术,成为这一领域的技术开创者与标准制定者,让中国雷达企业引领全球雷达行业走势。」

■记者手记

对技术的追求

方见企业发展韧性

雷康芯科入驻宝安不久,所以办公室还略显冷清,虽然「人烟稀少」,但是「硬科技」却样样不少。其展厅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无人机和雷达产品,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产品测试。展厅有两侧墙面写着企业的介绍,一些团队活动的照片展现了企业的年轻与活力。

采访过程中,雷康芯科总经理孙维泽将企业的故事娓娓道来,在谈到一些行业专业术语的时候,他总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清楚、讲明原理。孙维泽来自深圳大学,在深圳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雷康芯科也拥有深圳最典型的创新基因,那就是深耕技术,在一个领域做精做新。

孙维泽身上有科研人的影子,就如同整个公司展现的学术氛围一样,无论是做研发、谋发展,技术始终是最基础、最可靠、最长远的发展路径。谈起未来,孙维泽表示,想成为像高通那样的公司,但不会依靠专利授权获取利润,而是要尽可能地拥有掌握全链条的能力,从底层算法到芯片制造,再到雷达及相关无人平台的研发生产,都握在手中,跑在前沿。

对技术的执着与创新,能预见一家企业的未来,雷康科技正在朝着雷达领域「高通」全力迈进。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一航 高山/文 宋璐/图

编辑 汪文成

本文来自【宝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