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吉师风范丨王大珩:光耀中华

2024-09-07科学

王大珩 (1915年—2011年),中共党员

应用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长春理工大学创始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首届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命名第17693号小行星为「王大珩星」。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奖章。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的「致敬方阵」中,大珩先生女儿王森举着王大珩的头像,与毛主席、周总理等6位新中国缔造者头像、另2位老一辈科学家和9位老战士的家属同乘第一辆礼宾车驶过天安门广场。

07:10

在「中国光学英才摇篮」——长春理工大学的校园内,静静地坐落着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王大珩展览馆。

王大珩,应用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长春理工大学创始人,第一任校长。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首届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命名第17693号小行星为「王大珩星」。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奖章。

王大珩1915年出生,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留校任教。正当他全力攀登物理学高峰的时候,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

「一件事情我们不能忘记,就是我们刚毕业的时候,来进行毕业旅行,我们从北京乘火车到上海的途中,走到天津的时候,被日本帝国主义的浪人从火车上轰下来,轰下来干什么呢,运他走私的人造丝。这是在我们国家,我们乘车的权利给帝国主义这么对待,感觉这种亡国的滋味,真是使我一生难忘的。」

在面临民族危亡的战争年代,王大珩考取了赴英国「庚款留学」的资格,去海外留学,希望实现「科技救国」「兴国安邦」的理想。1938年10月,23岁的王大珩来到伦敦,走进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学习应用光学专业。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陷入战火之中。战争中,王大珩看到:光学玻璃被西方各国视为重要战略物资,制造技术严格保密。于是,王大珩前往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光学玻璃专业。

1942年,正当王大珩撰写博士论文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英国最大的玻璃制造企业——昌司玻璃公司,空缺一个技术岗位,这个岗位对王大珩充满了诱惑。

「我作为一个学物理的,实验的知识知道一点,工厂的知识是很少的,刚好碰见有这么个机会,是那个昌司玻璃公司,当时有一个实习员跟我是同学,我们关系很好,是他介绍我去的。」

为了自己的祖国,王大珩毅然决定中断博士学习。「中国有句话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是抱着这种精神去的,这是给我的一个机会,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光学玻璃这个行业,在国际上当时说是带有一定保密性的,我去的时候,也还有约法三章,我不准进入他们的车间,只准在实验室里。尽管你不进这个车间,车间生产方面的问题,要你在这解决。」

在这里,王大珩进行了200多埚玻璃熔炼实验,全面掌握了光学玻璃制造技术,他的研究成果获得英国科学仪器协会第一届青年仪器发明奖。

1948年6月,二战的硝烟渐渐散去,王大珩结束了十年的漂泊之旅辗转回到祖国。王大珩后来回忆说,「我那时候才从国外回来,那时候有两条路子,一条路子是国外,我原来服务的那个公司,打电报让我回去,我手里拿着电报;还有一条路是到解放区。我没走那条路,我到解放区来。为什么?因为这是我的祖国,我要为祖国和民族做些事情。」

王大珩回国短短10年内,创办了长春光机所等多所国家光学研究机构。在他的带领下,新中国的光学事业突飞猛进,捷报频传:研制出8种光学仪器和一系列光学玻璃,使中国光学在世界上的地位大幅提升;1964年,我国第一颗导弹、第一颗原子弹相继爆炸成功,震惊世界,这些珍贵的图像来自于「核爆光子测试仪器」。这些仪器就是由王大珩率领长春光机所的科技人员研制而成,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这些设备根本无处购买。

后来,王大珩与三位科学家共同提出著名的「863计划」,有力推动了中国高技术发展;倡导成立中国工程院,兼任清华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多所高校教授和领导职务,为国家培育数以万计的光学英才……王大珩的一生,为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光学人才培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家和社会公认王大珩是一位鞠躬尽瘁的爱国科学家、贡献卓著的功勋科学家、远见卓识的战略科学家、桃李芬芳的杰出教育家。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王大珩以毕生的心血缩短了中国与世界的科技差距,用亲手创建的光学事业照亮中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入党志愿书上「刻苦从事科学事业,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奋斗终身」的庄严承诺。

来源:吉祥新闻
初审:王伟光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