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皮亚杰与维果茨基:两种平行的建构主义

2024-03-21科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谓「平行发现」,是指代表不同科学流派和传统的学者在知识不断发展过程中及以往发现基础上沿着平行的路线同时发现或提出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1896—1980)和苏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1896—1934)的研究工作是「平行发现」现象的一个典型例子。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两位发展心理学家,他们开辟了两条迥然不同的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路线,影响了整个20世纪发展心理学的前进轨迹。针对两位大师的认知发展观,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比较与评价,虽然研究过程各不相同,研究结论也不尽一致,但这些林林总总的比较与评价一致认可两位大师学术研究「平行发现」的特点。本文试图对这一「平行发现」现象加以剖析。

相似的人生经历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在个人生活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出生于1896年,都是家中最年长的儿子,都深受家庭尤其是父亲的影响。两位父亲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且勤奋上进,在各自领域都颇有建树。两位父亲都是各自小镇的领袖,皮亚杰的父亲在当地知识分子中颇有威望,维果茨基的父亲是其所在小镇的文化领袖。两位父亲都喜欢阅读哲学著作,并鼓励自己的儿子学习黑格尔和康德的哲学思想。在两位哲学家及其思想的激励下,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相信他们也可以创造出各自的理论。尽管两位父亲都很严厉,但他们都真诚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努力保护他们,帮助他们实现伟大的理想。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中产阶级的道德观既鼓励知识追求,也鼓励学术努力。两人天资聪颖,勤于思考,善于观察,都在10岁时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早期的经历对他们以后的科学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正是在纳沙泰尔自然科学博物馆对标本的研究让皮亚杰萌生了「平衡」的观念。他通过观察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并联系自己是如何学习的自省,产生了这样一种观点:一个人首先观察一个问题,通过思考创造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执行这个解决方案。维果茨基提出了同样的想法,但他没有称之为「平衡」,而是通过观察他和其他人在戈麦尔「游戏」小组中如何学习和创造,提出了「内化」的观点。这些思想观点形成于他们的童年,并在成年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的思想来源和共同的研究问题

在父亲的影响下,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深受康德和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影响,用科学的方法接受了康德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结合。两人都接受了康德关于人可以决定自己历史的理论,假设人可以通过意志找到理性,人就可以成为自己的上帝,责任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这些观念构成了两个人生活与工作的基础。同时,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在他们的思想中都运用了黑格尔的命题、对偶和综合的辩证法。皮亚杰用黑格尔的哲学来解释感知、同化和平衡的过程,维果茨基则用它来解释交流和知识的社会历史进程,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是从其他学科转向心理学研究的。皮亚杰获得的是生物学博士学位,学术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则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受到了当时主要心理学家的影响,但都拒绝了那个时代的主要心理学流派(如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和经验主义),并决定独立工作。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创造他们自己的学习理论部分是为了对抗当时心理学领域盛行的格式塔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反对经验主义。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关注了同样的问题,即儿童心理发展尤其是认知发展的机制。在研究类似的科学问题时,他们遵循了各自独立的路径。基于相同的观点,如承认言语在人类认知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内化是人类文化价值观的主要形成机制,儿童言语的「自我中心」作为一个渐进的发展阶段,他们分别建构了对认知和言语的形成和功能、心理发展规则和学习机制的认知。皮亚杰开创了个体建构主义,维果茨基则被视为社会建构主义的先驱。

平行的研究路线

皮亚杰与维果茨基同时独立地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各自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从科学的角度提出了有充分根据和令人信服的观点,成为世界心理学宝库的一部分。他们的研究再次证实了心理认知发展的非线性、多样性和多维性,令人信服地、实质性地证明了理解心理的本质是一个复杂而辩证的过程,同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有不同的路径。

皮亚杰认为,人的心理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有助于人在环境中寻求平衡,帮助人们适应不同的生活条件。因此,心智的发展是一种生物过程,具有自己独特的源泉与规则(如发展阶段与顺序等),其发展是持续不断变化的结果,体现了自然与生物机制的社会化。社会化是心理功能发展的基础,本质上具有生物属性。皮亚杰将个体作为关注的焦点,并解释了个体的社会化,认为发展表现为从未分化的前自我状态到逐渐实现社会化,儿童「自我中心」的减弱与相应的「社会中心」的提升就是有力的证明。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自然的个体言语向社会言语转变的一个阶段,也就是说是一种社会化的形式,是言语发展中较为低级的形式。在人类个体发展中「认知结构背后的推动力量」是平衡,即由生物力量驱动的认知结构与环境之间的最优化的适应程度。发展的核心过程不包括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对发展而言是次要的、外在的,仅能够影响儿童「自然的」认知发展。教育虽然被认为是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能改变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些论断构成了个体建构主义的思想基础。

维果茨基认为,心智及其发展不是生物进化的结果,而是儿童通过与成年人的交往接受人类文化历史经验的结果。儿童的心智一开始就是由社会因素以及内化的社会因素决定的,并作为一种心理机制调节儿童的行为。个体发生的普遍模式是从最初的社会性的人际之间的过程转向个体化、个性化的水平,发展不是朝向社会化而是朝向社会机能的个体化。内部言语是一种原发形式,很早就作为内部对话开始发展。儿童言语的发展并非始于内部言语,而是源于与成人相关联的言语。维果茨基认为,言语的形成过程是从社会言语转变为内部言语,内部言语作为调节心智的内部心理工具,是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形式。维果茨基反对将外部世界与内部心理过程进行二元划分。他明确指出,决定发展过程的不是儿童内部的某些东西,心理过程和外部的社会文化环境是相互渗透的。维果茨基不仅将外部的社会文化现象视作信息与反馈的源泉,而且将它们作为具体的外部心理媒介。因此,教育不仅是影响发展的因素,而且是发展的基本形式。这些论断构成了社会建构主义的思想基础。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是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两位大师,面对类似的科学问题,选择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虽然两人的生活与工作存在着不少类似之处,其学术观点却有着显著差异,他们从同样的原点出发,选择了有关认知和言语发展过程的不同取向,形成了心理发展的不同观点。他们关于学习的观点影响了20世纪甚至当代的教学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聚焦于学习中的个体,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关注学习中的社会因素,他们共同描绘了学习的完整图景,分别融入了个体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心理学领域焕发出了盎然生机。

(作者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