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奇思录|从薛其坤院士身上看到山东人的三个「实」

2024-06-27科学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4日讯 6月24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迎来有史以来最年轻得主——薛其坤院士。
从沂蒙山区走来,操着一口朴实的乡音,薛其坤院士率领团队取得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界面高温超导两项原创性科学发现,在国际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更是手捧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菲列兹·伦敦奖、未来科学大奖、巴克利奖等一连串大奖。
从这位总把笑容挂在脸上的院士身上,我们看到了做人、做事、做研究的三个「实」字——
「皮实」
出身沂蒙山区,薛其坤院士自称自己身上有着老区人民那种「皮实」的性格与人生态度。
山东人常常用这个词形容小孩子身体结实,经得住生活的「小摔打」。
而薛其坤院士用这个词自比,我们在他身上看到的是一颗强心脏所展现的「皮实」。
在面对媒体采访时,这位曾经考研3次、读博7年,如今手捧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院士寄语年轻人,「要在考验中长大」。
要在考验中长大,不仅仅是一份人生态度,更是一种科研态度。
在真正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之前的四年里,薛其坤院士的团队前后制备了1000多个样品,曾经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即便这样,艰难的攻关过程在他看来可以是「快乐的」。
他认为真正的迷宫可能有99条,只有一条是通的话,你必须要把不通的路给它探索到,这也算是科学上的一种贡献,这样的失败实际上是一次成功。
用这样一颗「皮实」的心、乐观的态度,薛其坤院士将走过的那些在常人看来算得上艰辛的路,都视为「顺利地越过了一个个的小坎」。
「踏实」
「7-11」这个数字我们大都很熟悉,总会在某个深夜用一盏不灭的灯抚慰一个疲惫的灵魂。
而对于薛其坤院士来说,「7-11」这个数字是刻在他身体上的、一个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时钟。
读博期间他去到日本深造,在那里接触到了当时世界先进的实验技术和国际开放的学术环境,为了把最先进的技术学到手,他养成了早上7点前来到实验室、晚上11点后走出实验室的习惯。
这份不遗余力搞研究的惯性延续至今,以至于有位老院士曾评价他「薛其坤吃苦耐劳异于常人」。
有异于常人的勤奋,才有异于常人的成绩。那些7-11泡在实验室里的日子,一分一秒地探出了「学术迷宫」那一条正确的通路。
「笃实」
有人说,社会进步的震撼,始终是由某个人来赋予的;但薛其坤院士将科研道路上取得的成绩都归因于他所处的黄金时代。
他说:「我是个幸运儿,赶上了中国教育、科技包括人才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
在薛其坤院士眼里,清华大学的实验室为他提供了世界一流的设备仪器,每台昂贵的仪器都是来自国家的支持,也是老百姓的支持。他要对得起这份支持。
因此,他将实验室的仪器「用到了团队能力的极限」「一定要非常努力地工作,不分昼夜地工作」,争取让在实验室里的每一分投入都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这份面对所得与所予须得平衡的质朴较真儿劲,也让中国科学家的形象更加立体。
山东人以「实」著称,有人说他们憨实,有人说他们朴实。薛其坤院士用做人、做事、做研究的一系列生动案例,为这个「实」字作出了实在的新诠释。
闪电新闻记者 王思淇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