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简介(四)

2024-01-19科学

接【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简介(三)】(以姓氏拼音为序)。

沈学顺院士(2023年当选)

沈学顺,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5],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副主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气象局二级研究员。

沈学顺分别于1987年6月、1990年6月和1991年9月在兰州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1991年10月—1992年8月博士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1992年10月—1994年9月去东京大学做研究留学生;1994年10月—2000年6月任东京大学助手、文部教官;1996年6月在兰州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中日联合培养);2000年7月—2002年10月任(财团法人)高度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特聘研究员;2002年10月—2010年4月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数值预报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副主任、主任;2009年12月入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4年2月入选「万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06年11月—2010年4月任中国气象局数值模式创新基地主任;2010年4月任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二级研究员;2010年5月—2013年6月任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研究中心副主任;2021年9月任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副主任;2023年11月22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学顺主要从事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方面的研究。

石碧院士(2009年当选)

石碧,男,汉族,1958年6月出生于四川成都,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皮革化学与工程、轻化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2年石碧从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获得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硕士学位;1992年作为四川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1994年晋升为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教授;2000年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聘为皮革科技顾问和专家组成员;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8年担任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6年担任四川省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会长;2018年当选全国政协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2023年当选全国政协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石碧主要从事制革清洁技术、制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植物单宁深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宋君强院士(2013年当选)

宋君强,1962年7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数值天气预报和高性能计算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少将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教授。

1979年宋君强考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力学系,先后获得应用力学学士学位、应用力学硕士学位;198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兼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研究员;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担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副所长;2004年担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研究所所长;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年担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宋君强主要从事军用数值天气预报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制工作。

孙宝国院士(2009年当选)

孙宝国,男,1961年2月28日出生于山东招远,汉族,香料和食品添加剂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孙宝国于1980年—1984年就读于北京轻工业学院精细化工专业,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84年—1990年任北京轻工业学院助教;1986年—1989年就读于北京轻工业学院轻工有机合成专业,毕业获得硕士学位;1990年—1992年任北京轻工业学院化工系讲师;1992年—1994年任北京轻工业学院化工系副教授;1994年—1997年任北京轻工业学院化工系教研室主任;1997年—1999年任北京轻工业学院副院长;1999年—2001年任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2000年—200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毕业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2014年任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2014年—2017年任北京工商大学校长;2017年—2023年任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孙宝国主要专注于精细化工方面的研究,在肉味香料和肉味香精方面,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

孙晋良院士(1997年当选)

孙晋良,1946年1月2日出生于上海市,产业用纺织材料及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东华大学特聘顾问教授。

1968年孙晋良毕业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1970年进入上海缝纫机一厂工作;1974年进入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工作,先后担任助理工程师、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院长、教授级高工;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进入上海大学工作,担任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获得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12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18年获评改革开放四十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

孙晋良主要从事材料科学、复合材料的研究,包括碳/碳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的开发应用及特种纺织材料。

孙以泽院士(2023年当选)

孙以泽,男,汉族,1958年9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以泽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液压传动及气动专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任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1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2023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以泽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端织造技术与装备、复杂机械系统及其智能测控技术。

汪华林院士(2023年当选)

汪华林,男,1968年10月出生,重庆万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重点领域「污染物减排与资源化」创新团队负责人,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汪华林于1989获四川大学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学士学位;1992年获四川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获华东理工大学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9月任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化工机械研究所副教授、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2004年任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所长;2005年任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2015年任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汪华林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微相捕获理论与应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