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鲸探所
编辑|鲸探所
你有没有好奇过一件事情?
「狼狈为奸」用来形容坏人互相勾结,共同做坏事。
其中的狼我们都知道是什么动物,但是「狈」呢,这又是个什么动物呢?
狼与狈的传说
在古代的文献中,狼和狈常常被描绘成两种密切合作的动物。
狼是一种非常凶猛的食肉动物,它的前腿比后腿长, 这使得它在追捕猎物时具有很大的优势。
而狈则是一种非常狡猾的动物,它的后腿比前腿短,这使得它在行动时有些不便,需要依靠在其他狼的身上才能行走。
然而,这两种动物却能够巧妙地结合彼此的优点,共同捕捉猎物。
根据传说记载,狈极为聪明,是狼群的领袖,每1000只狼中才有一只狈,它能够知道狼群在哪里寻找食物,通常是狼群的军师, 能够帮助狼群出谋划策,让狼群纪律严明。
1956年山西曾有目击报告称,运输卡车在村庄外抛锚,留守人员遭遇狼群围攻。
后来有两只狼离开,不久带着一个类似狼的动物回来,这只动物指挥狼群轮流撞击车门,直到救援车赶到才离开。
然而由于时间久远,没有明确照片,人们至今无法确定所见的是狈。
在古代的传说中,狼和狈常常被人们描绘成一种邪恶的动物,它们会合伙捉弄人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例如,在一些故事中,狼和狈会合伙捉走农民的羊, 或者在夜间闯入人类的住宅,偷窃食物。
【酉阳杂俎】中就记载一个过路男子遭遇狼群围攻的故事。
那名男子爬上高约2米的草垛以避险,本以为狼群无法攀爬。
然而一只后腿明显短小,步态蹒跚的狼出现后,开始撕扯草垛下的草茎向外抛, 其他狼纷纷效仿。
没多长时间,草垛高度迅速下降,男子险些丧命。
幸运的是,附近的猎人听闻动静伏击狼群,男子才幸免于难,而这只奇特狼的描述与狈极为相似。
这就是狈在故事中的形象,它虽然身体有缺陷, 但是智商极高,能够领导狼群完成各种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狈这个生物,现实中很少有人亲眼看见。
不过,狼与獾科动物(如郊狼与美洲獾)之间确实存在利益共生关系,这一点已经被专业摄影师捕捉到。
郊狼体型中等,美洲獾矮小,两者各有所长, 獾科动物擅长挖掘洞穴,而郊狼奔跑迅速。
它们会相互配合捕食兔类、鼠类等小型动物,一种高效的猎食模式。
可以看出,民间流传的狼狈合作传说与现实中狼与其他动物的共生关系不谋而合。
这种传说虽未必确有其事,但却反映出了古人联想丰富的想象力, 也体现了传统智慧的积淀。
虽然狈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常见,但是在古代的传说中,狈却被描绘成一种非常狡猾的动物,它与狼的结合, 使得它们在捕猎时具有更大的优势。
这也正是「狼狈为奸」这个成语的由来。
那么,狈的真相是什么?
我们不得而知。
狈:古往今来的迷思
或许,正如「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关于狈的传说就是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想象。
但无论如何,狈在文学和语言中已经留下了它的印记, 成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谜。
我们无法断定它到底存不存在,这种未知感反而赋予了「狈」更多的神秘色彩。
也许,有些谜永远也不会被揭开, 但它们本身就构成了人类文明丰富多彩的一部分。
从古至今,人们对狈的探索和猜测始终没有停歇。
在古籍中,我们可以找到狈最早的记载出现在西汉时期的神异经中,它这样描述狈:「狈无前足,一云前足短不能自行,附狼背而行」。
这表明古人认为狈是一种前肢残缺的动物,必须依靠狼才能移动。
然而,这种说法并无科学依据,狼是群居动物,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
当狼群中的个体遇到困难时,其他狼通常会主动伸出援手,所有很多人称所谓的「狈」很可能是狼群中的一只受伤的狼,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的狼。
有人说,狈并非是真实存在的动物,而是古人在观察狼的行为时,出于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科学的误解, 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狼误认为是另一种动物。
要知道,这种现象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少见,就比如说【山海经】中的许多奇珍异兽,实际上大多是古人对现实生物的夸大或者臆想。
而关于狈的另一个重要传说,是它与狼的关系。
在许多故事中,狈被认为是狼的近亲或者变种。
然而,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狼属于犬科,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与其他犬科动物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所以说,狈作为狼的变种或近亲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那么,为什么古人在描述狈时会如此夸张呢?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狼的认知有限,以及出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在古代,狼被视为危险的猛兽,人们对它们充满了恐惧和戒备。
在这种心理背景下, 他们将狼的一些特殊行为过度解读,创造出了「狈」这个神秘的生物。
当然了,也有人说或许古人口中的狈字,其实是跋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狼跋还是狈?—解读「狼狈」一词的来源
「狼狈」一词中那神秘的「狈」到底是何方神圣?这在学术界颇有争议。
或许就像段玉载所说,它起源于【诗经】中的「狼跋」, 当时「跋」与「䟺」读音相近,可能在转抄过程中误写成「狈」并沿用至今。
如果仅就字面含义而论,「狈」很可能就是「跋」的异体字。
跋,这个古老而陌生的字眼,如今已经鲜为人知了。
然而,在古代汉语中,跋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的身影遍布古书经典,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跋,原意是指马行走时踢蹬的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跋的含义逐渐扩展,成为了形容人困顿窘迫的词汇。
然而,这种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经过一代代文人的演绎和创新,才得以形成。
这种认识并非空穴来风。
事实上,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已经有了狈的概念。
在【诗经】中,有这样一句诗:「狼跋其胡。」
这句诗中的跋,实际上是狈的一种早期形式。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狈的这一形象在后世的流传中逐渐淡化,最终被狼和狈的形象所取代。
可是这种取代并非一帆风顺的。
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他批评了【酉阳杂俎】中对狈的描述, 认为这是一种人为杜撰的生物。
这种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使得狈的形象在一段时间内陷入了争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狼和狈的形象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了人们对狈的主要认识。
这种认识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猎狐篇】中所述: 「……有类狼失狈。」
在这里,狈被描绘成一种与狼相互勾结的恶人,这与【酉阳杂俎】中对狈的描述如出一辙。
然而,这种认识也并非绝对正确。
我们如果从「狼狈」这短语的内涵来看,「狈」这一角色似乎又不仅仅是取词需要,它通常被描述为狼的心腹、策士,指挥整个狼群行动。
但是我们知道,按狼的社会结构,头狼才是群体真正的领导者,那么「狈」这一「职位」的形象从何而来?
事实上,狈的形象很可能源于人们对狼和獾的观察。
在北美大草原上,美洲獾与狼群,尤其是郊狼之间,确实存在一种互利共生的合作关系。
当它们联手捕食兔子或其他小动物时,总是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狈的形象。
那么,会不会正是古人目睹过类似场景,才构思出「狈」这一传说生物?
毕竟,美洲獾的长相和体型与幼狼极其相似,短小的四肢也与「狈」的描述不谋而合。
这种合作方式,也正呼应了「狼狈为奸」的内涵。
倘若「狈」真的只是文字转抄中的误植,它又怎会在民间流传千年之久?
这似乎也在暗示,「狈」所代表的某种意象,或许正源自人们内心的本能与联想,正如獾给人以狼群帮凶的感觉,人们也乐于通过想象,将某物赋予神秘而重要的地位。
但是不管如何,当我们再次提起狈,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 恐怕还是那个与狼相互勾结的恶人形象。
当然了,这番揣测或许纯属杜撰,我们无法断定「狈」的真正起源,它所代表的意义又会随着时代演变。
但在探索语言背后的故事时,猜想与联想也未尝不是一种乐趣,最终,也许「狈」之于「狼狈」,正如「跋」之于「狼跋」一样, 都只是取词的一种手法,而非实指特定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