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现身」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2024-03-12科学

2024年3月5日,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开展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收集工作时发现,安装于湿地公园保育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的一台相机拍摄到一只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经查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发布),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白鹇属于鸡形目雉科鹇属的大型雉类,雄鸟上体白色,具黑色纹,下体黑色,头顶具黑色长羽冠,尾白而长;雌鸟体型较雄鸟小,以橄榄褐色为主,下体具白色或皮黄色细纹;虹膜褐色,眼周具红色裸皮,喙黄色,脚鲜红色。本次在阿哈湖监测到的白鹇为雌鸟,该种在贵州属于留鸟,栖息于海拔300米—2000米的山地森林,尤其喜欢森林茂密且林下稀疏的近水沟谷。

为了持续监测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鸟兽多样性动态,湿地公园管理处的专业技术人员在野外安装了30余台红外相机,获取了大量的野生动物影像和数据,填补了常规人工监测的不足,进一步厘清了公园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现状,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本次在阿哈湖发现白鹇,拓展了对该种分布范围的认识,可为鸟类区系分布格局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同时,刷新了阿哈湖湿地公园鸟类物种分布记录,截至目前,在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记录的鸟类已达230种。

利用红外相机拍摄的白鹇(张海波 提供)

新闻多一点:

白鹇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南、华中及西南地区;印度北部、尼泊尔、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也有分布。白鹇栖息于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马尾松林。白鹇常成对或以家族群活动,冬季可结成20只左右的大群,性机警,胆小怕人。白鹇是杂食性鸟类,主要以植物的嫩叶、幼芽、花、茎、浆果、种子以及苔藓等为食,也吃鳞翅目昆虫。白鹇繁殖期 4一5 月,一雄多雌制,营巢于林下灌丛间地面凹处或草丛中,每窝产卵 4-6 枚,孵化期26-28天。

白鹇雄鸟双色素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常被作为观常稚类饲养,很多动物园和稚类养殖场有饲养繁殖。白鹇由于栖息地破坏,猎捕等导致白鹇数量减少,现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记者:朱小明

编辑:吴 芸

责编:文 静

审核:邝亚航

终审:曹钦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