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北极有「黄河」!中国人在北极的第一个「家」走过20年

2024-07-28科学
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极地都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存在。
在有关极地科考的新闻里,我们通常听到的大多是南极科考的项目,不止是因为南极有可爱的企鹅而北极只有凶猛的北极熊,而是因为南极是比北极更容易抵达和进行科考的地区。要知道中国在南极大陆就有五个科考站,而在北极地区则只有一个——黄河站。
北极冰川。新华社图片
2004年7月28日,一对中国石狮「落户」新奥勒松,标志着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正式建站 。「黄河站」的建成是中国北极科考的里程碑。
2024年7月28日,黄河站迎来建站20周年。20年间黄河站不仅见证着中国极地科考事业的发展,也见证了科考人员们的辛勤付出和面对意外风险的勇敢。
中国北极黄河站。新华社图片
01
驻扎:在地球最北小镇
北极科考「联合国」——新奥勒松
黄河站所在的新奥勒松处于北纬79度,位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上的最大岛屿——斯匹次卑尔根,是人类在地球上的最北定居点。
1926年,已征服南极点的挪威探险家罗阿尔·阿蒙森(Roald Amundsen)与同伴一起搭乘飞艇从这里出发穿越北极点上空,成为世界上首个到达南北两极的人。
新奥勒松,极昼下的地球最北小镇。新华社图片
就在阿蒙森出发前往北极点的前一年,中国加入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根据该条约, 中国有权自由进出北极特定区域 ,并依法在该特定区域内平等享有开展科研以及从事生产和商业活动的权利,包括狩猎、捕鱼、采矿等。但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这一权利只落在纸面上,中国未能在北极科考领域取得突破。
近80年后,中国人终于在这片被极地科学家称为「科考圣地」的小镇上占据了一席之地。2004年,在一栋曾是煤矿工人宿舍的二层小楼门前,巍然屹立起一对石狮。走近这栋极具辨识度的建筑,「中国北极黄河站」几个字映入眼帘。
中国北极黄河站。新华社图片
黄河站是一座二层小楼,包括实验室、办公室、阅览休息室、宿舍、储藏室等。在小楼的顶部有五个小「阁楼」,是北极科学考察中重要的设施——极光光学观测平台。
每年春天到秋天,不同学科的科考队员根据任务需要轮流上站开展考察;当极夜来临,黄河站上会有1至2名极光观测队员上站考察;其他时间,站上没有考察队员,但有设备自动观测。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挪威新奥勒松的北极黄河站外拍摄极光。新华社图片
随着北极地区在生态、气候、海洋等多个科研领域的重要性不断增加,曾经的煤矿小镇新奥勒松成为全球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基地。如今,包括中国在内的10余个国家已在新奥勒松建立常年科学考察站。
20年来,黄河站始终是中国北极科考的「大本营」,共有660多位中国科学家来到这里,进行冰川、陆地、海洋、大气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和实验,为研究极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着「中国力量」。
在挪威新奥勒松,科考队员外出进行采样工作。新华社图片
02
探索:20年接力守望
在黄河站传递中国极地科考的声音
「黄河站是我们北极科考的‘大本营’。自2004年建站以来,黄河站支持了包括冰川学、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和地理信息等各个专业领域的科学观测、监测和研究。黄河站为我国极地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我国科学家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河站站长胡正毅说。
伴随3名中国科考队员4月29日进驻位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北极黄河站,2024年度中国北极站基科学考察工作正式开启。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科考队员将以黄河站为据点执行多项科学考察活动。
中国北极黄河站。新华社图片
近年来,中国利用「雪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北极黄河站以及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等平台,成功进行了多次北极科学考察。
我国不是北极国家,为什么要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北极科学考察?
中国在地缘上是「近北极国家」,是陆上最接近北极圈的国家之一。 北极快速变化对我国天气和气候产生直接影响,对我国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十分显著。而我国对北极的了解还很不够。
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其升温是地球其他地区的2倍以上,这一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通过北极科考,可以获取北极气候变化的第一手观测资料,深刻了解全球气候变化 。
从「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拍摄的北极圈内的浮冰。新华社图片
尤其是随着北极海冰融化,北极航道正在开通。我国是全球贸易体系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外贸货品中90%以上经由海运实现。而北极航道是连接东北亚、欧洲和北美三大经济圈距离最短的海上通道。因此,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 。这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加对北极的了解。
北极科学考察有助于提升我国特种装备研发水平 。北冰洋考察需要借助大型科考破冰船以及可供极端环境使用的特种装备。通过现场海冰类型、厚度和强度调查,可以为破冰船破冰参数的设定提供科学依据。
「雪龙2」号穿越浮冰区。新华社图片
中国的北极科学考察今后将进一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同时加强与国际合作,重点关注北极海冰融化、生物多样性、海洋微塑料、海洋垃圾、海水酸化等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人类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北极,做出中国贡献。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抵达北极点,这是在北极点附近的冰站调查作业现场。新华社图片
03
挑战:酷寒、熊出没
不期而遇的危险与「夜以继夜」的工作
极地只有冬夏两季,以3月和9月为界。
新奥勒松的夏季是喧闹的,在太阳永不落下的极昼时节,黄河站会迎来数十位来自国内各个研究机构的科考人员。他们徒步、乘车或乘小艇外出,进行冰川、土壤、大气等各自研究领域的实验,有时会与北极狐、海豹和北极熊不期而遇。
科考队员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乘坐雪地摩托出行。新华社图片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北极熊很少出现在新奥勒松附近,但随着北极地区温度快速升高,近年来在该区域发现北极熊的频率越来越高,熊伤人的事件也偶有发生。也有一些人为了自卫,不得不开枪射杀突然遭遇的北极熊。因此,包括黄河站在内,新奥勒松小镇上所有建筑都不上锁,以供遭遇危险的人进屋躲避。所有的房门都向外开,因为北极熊只会推门,不会拉门。
科考队员与北极熊不期而遇。新华社图片
除了不时出没的北极熊之外,冰川上的裂隙、海洋中的冰山、突然降临的暴风雪 ……都会对科考队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在极地,「安全」是科考队员们外出作业时决不能放松的一根弦。
除了危险的考验,人在长期处于极夜时,心理和生理上都会面临巨大挑战。 夏季是科考队员们工作的「黄金时期」,每年夏季黄河站都会迎来数十位来自国内各个研究机构的科考人员。
而在冬季,由于漫长的极夜,这里只有进行空间物理观测的科考人员驻站。要在没有白昼的情况下待好几个月,科考队员需要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并时刻校准自己的生物钟,才能适应这种不分昼夜、与世隔绝的环境。
极夜里的北极小镇。新华社图片
多年来,中国极地科考人正不断用自己的勇敢和努力,在地球两极书写着新的历史。
「上天、入地、登极、下海,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极致挑战,是智慧和勇气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直接反映。」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在一篇名为【极地科考 造福人类】的文章中介绍,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极地独立开展科考工作并建立科考站、持续进行科学观测的国家之一 ,正在国际极地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截至2023年底,黄河站已累计支持250多个业务和科研项目,接纳660多位科考人员进行科学考察。
「我们不能把自己锁在黄河站,我们想传递一种声音,中国科研人员是友好的,我们愿意与其他各国科研人员,共同致力于解决全球问题,应对全球挑战。」黄河站站长胡正毅说。
为全球科学研究贡献力量的同时,中国黄河站和中国科研人员也向国际社会传递着真诚友好、包容开放的积极声音,表达致力于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共建全球科技共同体的诚心、决心和信心。
统筹:王菁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国科学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 制图:李琳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