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动物有多怕人类?听到人声就逃走,甚至影响生育,还有的直接吓死

2024-01-21科学

猛禽也惧怕人类声音

恐惧是一种本能,地球上除了人类之外,其他的动物同样也具备这种本能。

2015年春天, 加利福尼亚圣塔克鲁兹山区 ,一个淅淅沥沥的雨夜,气温相当的寒冷。低温再加上夜晚,人类是不会来山里活动的。

黑暗中,一头 美洲狮 出现在了 灌木丛 中,植被的遮挡使其身影时隐时现,它仿佛行走在自家的客厅,直接冲着一堆看不清是何种东西的物体而去了。

等到 撕咬和咀嚼骨头 的声音渐渐传来,才证明这头美洲狮正在享用自己的大餐。这只猎物可能几天前就被它捕获了,此刻只被吃剩下了躯干。暗夜里的狮子, 撕开尸体皮毛啃噬着里面的肉和骨头

突然,黑暗中突然传来一阵又一阵青蛙的鸣叫声,在安静的夜幕下那声音传的很远。但正在进食的美洲狮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甚至都没有抬头去分辨这声音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而事实上,这青蛙的鸣叫仅仅是一段重复的录音,是从附近草丛里的一个 录音机里传出来的 。有录音机的存在,自然也有 红外线监控相机 的存在。

这头美洲狮不知道的是,它进食的整个过程,正在被一个叫史密斯的人类从视频里观察着。就在美洲狮吃的最爽的时候,蛙鸣声突然停止了。这时候,突然传出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那声音低沉而且连贯,是一个男人在念一段关于案件的陈述。

美洲狮的反应是,在人类的声音刚响起来的那一刻,它就警惕的抬起头 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张望。

这个张望的动作 其实是下意识的反应 ,因为紧接着它就从草丛中一跃而起,而后扭转庞大的身躯,朝着声音相反的方向逃走了。从抬头到逃走,整个过程中只有几秒钟的时间 。

也就是说,这头美洲狮根本没有去分辨附近究竟有没有人, 仅仅是在听到人的声音以后就仓皇逃走 了。

很显然,哪怕是已经站在了 食物链顶端 的动物,一旦感知到比它更强大的人类,连美洲狮都会感到害怕。换言之, 对人类的恐惧已经刻在了基因里

动物也能感知到自己有变成猎物的风险

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的农田,那些前来吃种子的 麻雀等鸟类 ,都会对 矗立的稻草人 感到害怕。虽然有些聪明的鸟类,后来会发现那只是一个 假人 而没有威胁,最终还会来偷吃,但只要有新的稻草人矗立起来,麻雀们还是会被吓跑。

加拿大的太平洋沿岸 ,有些地段被随意丢弃着 海獭的尸体 ,这是当地的努查努阿特人干的,相比于庄稼地里的稻草人,这些动物的死尸,能够 吓跑海中那些靠吃贝类为食的动物 。原来凡是有海獭尸体的地方,都是 原住民采集蛤蜊 的地区。

通过稻草人或者其他动物的尸体,一些动物已经能分辨出这是人类在附近活动的迹象。所以为了不使自己变成猎物,其他动物都会远远避开上述区域。

恐惧是本能 ,而恐惧人类也跟最基本的本能画上了等号。值得一提的是,多数恐惧人类的动物都是野生的,没有经过人类漫长的驯化。而 家畜、家禽 再到猫狗等宠物,它们表现出来的对人的恐惧是有限的。很多情况下, 这些动物甚至还会跟人很亲密

这就说明关于恐惧, 动物也在不断演化和学习 。哪怕是不与人接触的野生动物,当它们感知到威胁变小或者不存在后,也会通过逐步的学习,而表现出另外的状态。

在加拿大的弗雷泽河口 三角洲地带 ,潮水上涨的情况下, 黑腹滨鹬 从来不敢降落到 沼泽区域 休息。它们非但不休息,而且还几千只集结在一起,有规模的在附近区域飞行。

之所以不敢落下来,是因为它们担心在这一区域内的其他捕食者。一直到落潮后周围的视野变得开阔了,这些鸟才会落地休憩。

有意思的是,根据动物学家的观察,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为人类在周围区域中 大量使用农药和杀虫剂 ,以致这些化学药品威胁到了其他动物比如 游隼 的生存。而在这种情况下, 黑腹滨鹬飞行的时间比较少 ,大部分时间都会落地休息。

等进入21世纪后,人类开始对各种杀虫剂限制使用,此前感受到威胁的其他动物,又逐渐回到三角洲地带活动。 而黑腹滨鹬也相应的感受到捕猎者增多了,于是它们飞行躲避天敌的时间又增多了。

从这个案例中就不难看出,人类作为顶级掠食者 ,不但会给其他动物送去恐惧,甚至有时候一些微小的举动,也能改变某种动物整体的行为习惯。

换句话说,只要是针对动物的一些举动,不管是有害还是无害的,都会搅动整条生物链产生反应。

对人类的恐惧会产生连锁效应

无论是在非洲还是亚洲或者是美洲,几乎所有的大型类食草动物,都会避开丛林茂密的区域活动。 非洲的角马和野牛,美洲的马鹿,都会在开阔的草甸地域吃草

因为本能告诉它们,在那些密林深处,要么有伺机而动的 狮子 ,要么会有直立行走的 两脚兽 ,这些掠食者的存在都是致命的。

而一旦因为食草动物恐惧到开阔地带活动,森林和草甸之间被啃食的植被就会发生区别,时间一长,两种地域里的植物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草甸地域 内,由于大量的植物被吃掉,原本要 传粉的昆虫数量会急剧减少 。随着这类昆虫的减少,原本靠它们为生的各种 蛙类或者其他飞禽也会慢慢变少

另一边在 茂密的森林 内,由于食草动物不光顾,植被会变得更加茂盛,很多在树下活动的动物,因为植被太过于茂盛可能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不得不 「搬家」

反倒是在草甸地域, 植物被食草动物吃的七零八落 ,没有了花草只剩下光秃秃的草皮,对更顶级的掠食者人类来说,这些草甸就失去了观赏价值。

而现在全世界有野生动物集中活动的区域,大都被人类开辟成了供游览的 自然保护区 。草甸区域的风光不好,游客也不会花钱来看光秃秃的草皮,最终就会影响到保护区的门票收益……

就因为恐惧被吃掉,由恐惧就会产生一系列的 连锁效应 。而上述的情形,仅仅是一种最直观且最简单的推测。现实的生态系统中 ,一条食物链的上下游会关联很多动物,一旦某种动物因为恐惧而出现了反常行为,就会对整条食物链产生影响。

目前,有能力 搅动整个食物链发生改变的,除了人类还是人类 。因为,人类能无差别的给所有动物带去 恐惧 ,恐惧发生后,又会改变动物的某些行为,并最终在生态系统中产生一连串的反应。典型的例子,就是 北美地区人和狼之间 的关系。20世纪早期,北美地区无论是养殖户还是动物学家,都恨不能将狼赶尽杀绝,因为 狼威胁到了人类饲养的牛群

等到绝大多数的狼被杀死,剩余的狼因为恐惧而逃到更荒僻的地方后,养殖户们并没有迎来他们的春天。

起初,牛群倒是大量的繁殖了,但人类很快就发现,因为数量的增多,可供 放牧的植被减少 了。而且原来有狼群在的时候,一些野生食草动物的数量也被压制着。 狼群消失,野生食草动物的数量也在增加,植被的消耗速度就更快了。

再者,人工饲养的牛群增加到一定的数量后就不再上涨,反倒因为数量的过于庞大而 导致疫病增多, 牛群最终的数量 不升反降低 了。

在这种情况下,北美地区的人类最终意识到 过度散播恐惧 的危害。美国人奥尔多·利奥波德,早年是一个坚定的 杀狼主义者 ,他甚至喊出过要抓住最后一头狼的口号。

等到他见识了狼群消失后的一系列 生态灾难 ,他的观念也渐渐发生了改变。但即便如此,直到今天北美地区的野狼也并未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在一些特定的地区比如 黄石公园 ,人类现在还为要不要大量引进狼在争论。因为不少人又担心,如果突然引进狼群的话,可能又会产生一系列的反作用。

毕竟在人类没有干预之前,当地食肉动物和 食草动物的数量比例 ,一直是由 自然界在调节 的。

由此便不难看出, 人类迄今虽然还没有完全学会大自然的调节能力 ,但人类会散播恐惧 ,而且全世界各地因为人类散播的恐惧,很多原有的生态系统都发生了彻底改变。

这就是恐惧生态学

虽然20世纪中期,人类就逐渐了解到动物的恐惧本能,但直到20世纪末,系统性的恐惧生态学 才逐渐起步。这个名称,是伊利诺伊大学的乔尔·布朗和他的同事们 发明的。

以往动物学家认为,食肉动物攻击猎物,如果猎物侥幸逃脱,对其产生的影响是短暂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动物学家们发现,那些猎物所表现出来的恐惧,能够改变野生动物的 长期行为和生理反应

这便是由恐惧产生的一系列效应。 克林奇和扎内特 是一对研究恐惧生态学的夫妻,在他们看来, 人类虽然能够看到某种动物具体的恐惧行为,也能看到食肉动物是如何散布恐惧捕获猎物的,但人类看不到由此产生的长期影响。

所以要靠观察和推断,才能知道恐惧给动物的繁殖和生存带来了哪些影响。在加拿大的育空地区,有一个关于 猞猁和雪鞋兔 的观察研究项目。

根据动物学家的多年研究,如果只是 单纯增加或者减少两种动物的数量 ,作为猎物的雪鞋兔,它的整体繁殖数量 只能增加到原来的五到六倍 就停止了。但如果 加入恐惧因素 ,在同等的环境设置下,雪鞋兔的数量能 增长到11倍

这充分表明, 恐惧会给某种动物带来长期的影响。恐惧可以帮助动物躲避抓捕,能够让动物尽量活到能繁殖后代那一天。但是,动物由此也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比如动物在受惊的情况下,食物摄入量会降低。如果是极度恐惧的情况下,还会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恐惧也会给动物留下创伤后遗症

人类因为恐惧会产生 创伤后遗症 ,而通过深入研究,动物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这种症状。

还是以育空地区的雪鞋兔为例,此前动物学家们认为,影响雪鞋兔数量的波动仅仅是 外部因素。 然而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恐惧产生的影响更深远。

育空当地的 雪鞋兔 ,每隔几年数量就 急剧减少 ,除了食肉动物的捕食之外,还由于母兔需要长期躲避天敌而减少了食物的摄入量,最终使得兔子的出生率也随之降低。

因为这些母雪鞋兔在侥幸躲过追捕后,大脑中发生的 化学物质变化是永久性 的,这种变化跟 人类遭遇恐惧创伤 的情况类似。如此一来,即便之后没有了威胁,雪鞋兔的生殖率还是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

而且和人类一样,那些长期生活在恐惧中的动物,由于 过度警觉 也会消耗身体的防御系统,身体出现疾病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但是,随着 大脑杏仁体区域的受损 ,这反倒会进一步导致动物丧失对恐惧的感觉。也因此,那些受到过度惊吓的动物,再次遇到危险后反倒不知道逃避了。

对于遭遇恐惧后产生的这种反应,有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病态反应。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创伤后的 应激障碍 ,恰恰是大脑在进行 适应性反应 ,是一种过度保护机制。

就像人类中经历过战争的群体,战后他们往往会失眠、过度警惕和经常做噩梦,这就是大脑的 适应性反应过度导致 的。动物一旦遭遇捕猎,也会出现这样的状态。

所以,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恐惧本身都有一定益处。 因为,它能在危险真正降临之前,让动物作出反应,进而使伤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