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40年前,他全县第一名考入南开,如今获中国生命科学「诺贝尔奖」!

2024-01-12科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重组DNA、分子克隆、转基因等技术方兴未艾,一位名叫 罗振革 的学生在高中老师的启发下决定学生物。动物怎么转基因?小麦的麦穗能否长到玉米那么大?他决心走进生物学世界一探究竟。1984年高考,罗振革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进入了 南开大学生物系

当如今的他带领团队,扎根在生命科学与技术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昔日在南开初次接触科研、尝试新知识新领域的记忆依然清晰。

(图源:细胞世界)

1984年,罗振革考入南开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学习。随后,南开成立了更侧重重组DNA技术等方向的生物工程专业,大三的罗振革毫不犹豫地 转入新专业 。他回忆道,当年的同学如今不少已颇有建树:「 有的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有的在清华大学,还有在美国做肿瘤研究的 ……我自认为不是聪明的人,但愿意努力坚持。」

此时距南开生物系成立已过去了60余年。在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东风」下建设发展,南开的 新生物楼 建成并投入使用,医学生物学、生物工程、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 新专业 ,以及细胞生物学、生物工程、遗传学、微生物学等方向的 研究室 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开办和设置。

在这里,罗振革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科研工作——微生物遗传方面的毕业设计,连续几个月内,他重复着看似枯燥的 突变体筛选 工作,「只要不上课就在点板」,但正是在这些工作中,他初次体会到了研究的成就感。

1985年建成的新生物楼

毕业后,罗振革并没有出国,而是前往军事医学科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这一阶段的科研再次给予了他回报。此后,他在天津的一家医院工作、报考博士生、再次走上工作岗位,尽管工作还算顺利,但罗振革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训练,以及对科学问题的把握能力远远不足以支撑今后的发展,于是下决心「走出去学习」。

2003年5月,学成回国的罗振革在中科院神经所建立了实验室。2013年起,任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教授;2018年,他正式加入了这所年轻的「双一流」高校,现为生命学院 正教授、执行院长

在上科大任职期间,他获得了被誉为 「中国生命科学诺贝尔奖」的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带领的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也被评为「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正如他对学生们的寄语,他自己也在「以诚信走天下,以信心向未来」。

罗振革教授与学生交流

罗振革说,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永远前行。作为百年南开的莘莘学子之一,他仍在努力「做一个行动派、乐观者」,奋斗在探索生命科学、发扬 南开精神 的道路上。

延伸阅读:

南开的生物学科是建校之初最早建立的学科之一,建校伊始的文、理、商三科中,生物学科属于理科,初名生物学门,1922年建立生物学系,是 中国大学最早的生物学系之一 。如今的生命科学学院创立于1993年,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伯苓特色班。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南开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自:细胞世界、南开大学官微、上科大生科院官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