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三个颠覆认知的理论,却被科学证明,让你重新认识宇宙!

2024-01-09科学

科学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揭开这些现象背后的奥秘,试图用数学和逻辑来描述和解释自然规律。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理论是错误的,相反,它们往往是经过了严格的实验和观测的检验,才被认正确,为啥我们的直觉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偏差呢?

物质可以 无中生有

我们都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它们是有质量的,有形状的,有位置的,它们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无缘无故消失,这是我们从小就学到的常识。但是,当我们进入到微观世界的时候,这个常识就不再适用了,因为在微观世界中,物质可以 无中生有

这个惊人的现象,是由量子力学这门科学揭示的。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夸克等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理论,它是二十世纪初诞生的一门革命性的科学,它不仅改变了我们对物质的认识,也催生了许多新的技术和应用,如激光、核能、半导体等。

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不确定性原理,它告诉我们,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不可能同时被精确测量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最小的不确定度,这个不确定度是由普朗克常数决定的,它是一个非常小的数,约为 6.626×10-34 焦耳秒。这个原理意味着,微观粒子的状态是不确定的,它们只能用概率来描述,而不是用确定的数值。

在物理学中,有一个奇妙的现象,叫做量子涨落。它是指在真空中,不断地有一些微小的粒子和反粒子出现和消失,这些粒子被称为虚粒子,它们是由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造成的。虚粒子的存在会对周围的物质产生一些影响,比如给它们施加一些力,这些力就是由量子涨落产生的。

量子涨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发生在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包括真空。是的,你没有听错,真空并不是 的,它其实是充满了量子涨落的,它是一个不断涌现和消失的物质的海洋,只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罢了。这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但是,这个现象已经被实验所证实了。

量子力学的奇妙规律 产生了 虚粒子 它们的存在时间非常短暂,所以我们平时感觉不到它们的影响,但是它们却能对物质产生一种微弱的力, 这就是卡西米尔力,量子涨落的直接证据。

卡西米尔在 1948 年提出了一个实验思路,来检验量子涨落的存在, 他的实验方案非常精妙,如果我们在真空中放两块非常靠近的金属板,那么在金属板之间的空间,只有波长小于板间距的虚粒子才能存在,因为它们才能符合边界条件,而在金属板之外的空间,没有这样的限制,任何波长的虚粒子都能存在,这样就造成了一个压力差,金属板之间的压力会小于金属板之外的压力,这就会使得金属板受到一个向内的吸引力,这个力就是卡西米尔力。

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他并没有亲自做出这个实验,直到 1996 年,美国的科学家才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实验,并且测量出了与理论值相符的卡西米尔力,从而证实了量子涨落的存在。

空间可以弯曲

我们都生活在三维的空间中,我们以为空间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舞台,它只是让物体和观察者在上面表演,它自己没有任何变化。 这个观念在上个世纪初被一个天才的物理学家所颠覆,他就是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他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科学理论,他说,空间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形式,它可以被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所影响,它可以弯曲,它可以扭曲,它可以伸缩,它是一个相对的存在。

爱因斯坦的这个理论被称为广义相对论,它是继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之后,对引力现象的又一次深刻的解释和预测的理论。

广义相对论的核心思想是,引力不是一种物体之间的力,而是一种物体对空间和时间的影响,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会让空间和时间发生弯曲,而弯曲的空间和时间又会影响物体的运动轨迹,这就形成了一种相互作用,这就是引力的本质。

广义相对论的这个观点是非常反直觉的,因为它与我们的日常经验完全不同,我们很难想象空间和时间是如何弯曲的,更不用说如何测量它们了。但是,爱因斯坦并不是凭空想象出这个理论的,他是基于一些实验和观测的事实,以及一些数学和逻辑的推理,才得出这个理论的。

而且,他还给出了一些可以验证这个理论的方法,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就是光线的偏折。

爱因斯坦的想法是,如果空间是可以弯曲的,那么光线,作为一种电磁波,也应该受到空间的影响,也就是说,光线在经过一个质量很大的物体附近时,它的路径会发生偏折,而不是直线前进。这个偏折的角度,可以根据广义相对论的方程来计算,而且,这个角度应该比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所预测的要大一倍。

为了验证这个预测,英国的物理学家亚瑟 · 斯坦利 · 爱丁顿,于 1919 年利用一次日全食的机会,组织了一次著名的观测。

他带领他的团队,分别在非洲的普林西比岛和巴西的索布拉尔,用望远镜拍摄了日食期间的太阳和周围的恒星的照片,然后将这些照片与日食前后的照片进行对比,看看恒星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如果没有光线的偏折,那么恒星的位置应该是不变的,但如果有光线的偏折,那么恒星的位置就会有一个偏移,而这个偏移的大小,就可以用来验证广义相对论的预测。

经过了精心的测量和分析,爱丁顿的团队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果, 恒星的位置发生了偏移,偏移的 结果同 爱因斯坦的 计算几乎一致 而与牛顿的预测相差很大。这就是人类首次证实了空间可以弯曲的实验,也是爱因斯坦成为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的契机。

在这之后,广义相对论又被多次验证,它不仅能够解释一些牛顿的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如水星的近日点进动、引力红移、引力波等,还能够预测一些新的现象,如黑洞、引力透镜、宇宙膨胀等。广义相对论是一个非常优美和强大的理论,它让我们对空间和时间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让我们对宇宙的奥秘有了更深的探索。

时间可以变慢

我们都有一个直觉,那就是时间是一种均匀的流动,它不会因为任何外界的因素而改变,它是一个绝对的存在。但是,这个直觉也是被爱因斯坦所打破的,他提出了另一个革命性的科学理论,他说,时间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形式,它可以被物体的速度和引力所影响,它可以变慢,它可以变快,它是一个相对的存在。

爱因斯坦的这个理论被称为狭义相对论,它是在 1905 年提出的,比广义相对论早了十年,它是研究没有加速度的匀速运动的物体的理论

狭义相对论的第二个假设,与牛顿的力学和麦克斯韦的电磁学是相矛盾的,因为在牛顿的力学中,速度是相对的,而在麦克斯韦的电磁学中,光速是绝对的,这就导致了一个悖论,就是迈克尔逊 - 莫雷实验的结果。这个实验是在 1887 年进行的,它的目的是测量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速度,以太是当时物理学家假设的光的传播介质,它应该是一个绝对静止的参考系,而地球则是相对于以太运动的,因此,地球的运动应该会影响光的传播速度,这就是所谓的以太风效应。但是,迈克尔逊 - 莫雷实验的结果却是,无论地球如何运动,光的传播速度都是不变的,这就与牛顿的力学相矛盾了。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是为了解决这个悖论而提出的,他认为,光速是一个不变的常数,而不是一个相对的变量,这就意味着,无论光源或者观测者如何运动,他们都会测量出相同的光速,这就是光速不变原理。但是,这个原理的代价是,其他的物理量,如长度、质量、时间等,都会随着运动的状态而发生变化,而且这些变化的规律,都是由洛伦兹变换来描述的,洛伦兹变换是一种数学公式,它可以将一个惯性系中的物理量,转换为另一个惯性系中的物理量。

根据洛伦兹变换,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非常反直觉的结论,其中之一就是,时间会随着物体的速度而变慢,这就是所谓的时间膨胀效应。时间膨胀效应的意思是,对于一个运动的物体而言,它所经历的时间,会比静止的观测者所经历的时间要少,而且这个差别,会随着物体的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时间膨胀效应的一个经典例子,就是双生子佯谬,它是这样描述的:假设有一对双胞胎,其中一个乘坐一艘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向一个遥远的星球,然后再返回地球,而另一个则留在地球上,等待他的兄弟回来。

根据狭义相对论,飞船上的双胞胎所经历的时间,会比地球上的双胞胎所经历的时间要少,也就是说,当飞船回到地球时,飞船上的双胞胎会比地球上的双胞胎年轻,而且这个年龄差,会随着飞行的距离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这个例子听起来是不是很奇怪?但是,这个例子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思想实验,它在现实中也有对应的情况,比如说,我们经常使用的卫星导航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卫星导航系统的原理,是利用一些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向地面发送一些包含时间信息的信号,然后地面的接收器,根据这些信号的到达时间,计算出自己的位置。

但是,由于卫星的速度很快,而且它们所受到的地球引力比地面要小,这就导致了卫星上的时间,会比地面上的时间要慢,而且这个差别,每天会累积到几十微秒,如果不进行校正,那么每 12 小时,卫星导航系统就会出现大约 7 米的误差,这显然是不能接受的。因此,卫星导航系统都会借助爱因斯坦的理论,来对卫星上的时间进行校正,从而保证导航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