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长江支流发现5条「亚洲美人鱼」,最长92厘米,曾被宣布灭绝

2024-08-20科学

导语

近日,在长江支流汤溪河的云阳段,专家捕捞到五条被誉为「亚洲美人鱼」的鱼类——长江鲟。

长江鲟又名中国三峡大鲟,属于软骨鱼类,因其体型较大,非常容易辨认。

长江鲟这次被发现,却令众多生物学家和鉴定专家都惊讶不已,因为曾在2019年他们曾为长江鲟宣布了灭绝。

如今五条长江鲟的出现,为生物学家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机会,同时也推翻了他们之前的数据。

难道曾经灭绝的长江鲟,如今已经在两年内繁衍出完整的种群了吗?

不得不为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感到震惊和好奇。

「水中大熊猫」长江鲟。

专家惊喜地发现长江鲟时,它们并不是单独一条,而是五条,有的甚至体长已达到92厘米,体重已接近10千克。

生物专家无不感叹,长江鲟竟然这么胖!

看来是生活在汤溪河肥沃的江水环境中。

如此说来,说明这里肥沃到能滋养出完整的野生种群?

如果是真的,那么长江鲟究竟怎么逃过生物学家的「火眼金睛」呢?

中国水域不大,这么难被发现说明很少有它们出没过,那么它们在云阳段生活多久了?

同时这样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否还意味着其他在长江中存在的一些珍稀鱼类也出现了种群繁衍的情况呢?

长江鲟被评定为「濒危程度最高的物种之一」,甚至2009年时已经被联合国认为是灭绝物种;

特征方面,长江鲟体形巨大,成年个体可以长到6米以上;

身体呈纤细型,灰褐色背面有明显的骨片构造;

这种独特的外形使得它在水中十分显眼,因此常常会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对这种珍稀物种的保护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但它们依然面临着许多威胁。

长江鲟主要栖息在中国的长江上游和金沙江下游等地区,习惯于生活在河流底部,但由于水土环境的变化,它们的栖息地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因此,保护这种珍稀物种、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国家为保护这些濒危动物,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律法规,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保护和恢复生态。

长江鲟习性及食物。

从形态上看,长江鲟成年个体比较大,一般在2.5米左右,最大体长可达6米;

而它们的体重则介于100千克到400千克之间;

除了体型较大之外,长江鲟还身披厚厚的一层皮肤,这层皮肤对坚硬的物质具有非常好的抵抗力,可以有效防止受伤。

与其他鱼类相比,长江鲟的寿命较长,一般可存活20年以上,有些个体甚至可以活到70年以上。

根据观察,成年雌性长江鲟排出的卵子数量极为庞大,每一次高达七百万,那么雌性长江鲟又是如何找到雄性进行交配呢?

经过研究发现,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会聚集成团,在水流较快且含氧量较高的急流中游动,以此引起雌性个体的注意。

当雌性个体靠近时,会释放出激素信息素,从而吸引雄性个体前来交配。

这种相互配合和回应的方式,使得雌雄个体能够顺利地完成交配,并增加了繁殖孵化进程成功率。

繁殖季节,大型雌性个体通常处于发育成熟状态,而处于发育不成熟状态或刚刚成熟的雌性个体可能会掩埋自己,这是一种叫做「潜伏现象」的行为。

这种现象可以帮助这些不成熟的雌性个体避免过早繁殖,从而保护了自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确保这些个体在适当的时候能够完成繁殖,从而保证了整个种群的生存和繁衍。

在淡水鱼类中,鲟是比较古老的一类鱼。

大约1.5亿年前就已经出现,那时盆地就是被当今格兰高原覆盖起来。

大约7000万年前,这些盆地开始与海洋分离,并演变成陆地和淡水湖泊。

古代的鲟是广泛分布于南北两极之间,从南北两极到热带海域都有它们的身影。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使得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加之海水盐分浓度增高,这些古代鲟逐渐被排斥出温暖、咸水且富含养分的海洋环境,只能生活在深海区或上层浅海区。

随着时间推移,它们逐渐分化为两类,其中一类继续生活在温暖、咸水且富饶的海洋环境中,另一类则适应了原来的环境,生活在淡水湖泊及河流中。

由于其长期生活在河流及湖泊底部,并以底栖居住为主,所以它们的食物主要是底栖性的动物,比如昆虫、蚯蚓等小生物,有时候也会吃一些水生植物。

为了觅食方便,它们往往会用身体来探测环境中的变化,并感知到猎物的位置,然后迅速用嘴巴捕捉猎物。

此外,它们身体中的电感受器官也能帮助它们找到猎物,即使猎物藏身于泥土或岩石缝隙之间,长江鲟也能够通过探测电场变化来找寻到猎物的位置。

事情真相是什么?

汤溪河是重庆地区的一条支流并且属于长江的一部分,两岸山峰耸立、清澈见底,是重庆境内的一大美景,而重庆位于四川盆地边缘,在这里,其地势非常陡峭,即使是山上的房屋建造也是依靠岩石撑起来形成阶梯状。

汤溪河原本是一条平静优雅的小溪,不仅成为重庆市民放松心情、享受周末时光的一处休闲好去处,同时也是一些野生动物栖息地,例如那些生活于此的鸟类、昆虫、爬行动物等。

然而,在2019年7月7日,由于重庆市政府对汤溪河水质进行管理控制与检测,当时国家正在实行「碧水保卫战」,为了检测水质安全程度是否符合重庆市环保规定需要对汤溪河进行清查工作:

于是,重庆市来自川农大学黄勇教授团队对汤溪河进行了系统全面地考察和研究,希望能确保汤溪河能够顺利通过环保检测。

也正是这个过程,他们意外捕捞到了这五条长江鲟!

显然2019年宣布灭绝这一结果并不太正确,或者说长期以来它们一直被人类当成其它鱼类进行捕捞,但却并不知道这其实是一种珍稀保护动物。

专家认为,在汤溪河生活着5条成年个体很难不有其他,同样还是成年个体;

那么这些成年个体又是怎么来到汤溪河的呢?

专家认为首先应该是这5条长江鲟已经生活在此很久很久了,自然会有繁衍后代;

其次则是可能还有其他无法和他们竞争的位置,因此选择了汤溪河作为栖息环境。

不论是哪种可能性,我们都不可以忽视一个巨大的事情——即使这五条成年个体完全属于同一个家族,也不能否定湯溪河绝对孕育出了无数小幼仔!

如果这些幼仔没有受到人为捕捞影响,那么如今应该已经成长为成年的个体甚至已经开始繁衍后代。

何况湯溪河本身就很适合长江鲟生活,并且湯溪河更连接着很多水流归入主流长江,这种连接形成非常广阔适合生活,也使得众多幼仔离开母亲独自成长有了可能。

结语

这种令人兴奋的大好消息会吸引更多专家来到此开展深层调查,同时也要结合当地已有数据来协调解决一件更重要的工作:关于湯溪河及其周边环境如何改造成更加适合长江鲟以及其他鱼类下游繁衍、成长……最终归入主流长江的大动脉。

尽管我们这样做不能确保下一代一定不会受到人为捕捞影响,但是这样无疑会提升他们幸存下来的机会,也可以改变未来更有希望完成这次协同领养历程甚至形成完整种群——如果湯溪河本身并不是一个已经完整种群!

如果湯溪河一直孕育着大量幼仔,那么如今我们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好好调节和保护这一过程,就会极大的影响下一代成长,一个不可逆同时无法挽回的重要历史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