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中国科学院第一位科学家院长,来自福建!

2024-09-30科学

1944 年,一位受聘于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第十三局马里兰州研究室的中国籍科学家,正全身心投入到战时军事科学研究之中。他以卓越的才智和不懈的努力,为相关研究贡献着力量。

美国政府期望他能够投身于原子弹的研究工作,同时给出了极为严苛的条件。然而,他果断地予以拒绝,坚定地表示:「我是中国人,日后若有机会,我必定要回到中国,去祭拜我的祖宗。」

这位在报国之事上态度极为坚定的中国科学家,他的名字是卢嘉锡。

卢嘉锡。此图片的出处为福建科协,他在诸多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学者。

有一少年,颇具天赋,年仅 13 岁之时,便顺利考入厦门大学预科,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与潜力。

1915 年 10 月 26 日,卢嘉锡于厦门呱呱坠地。卢家乃台湾之书香门第,祖籍福建永定县。1895 年,其祖父卢立轩因清政府割让台湾且苟且求和而愤慨,遂携全家渡海,定居厦门。

卢嘉锡自幼跟随父亲读书,由此奠定了坚实的求学基础。其父亲卢东启常常讲述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迹,以及卢家先祖舍弃台湾迁居厦门的过往,这些对卢嘉锡的性格和人生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1926 年,卢嘉锡凭借优异成绩直接插班进入小学六年级。仅过一年,他便展现出非凡才能,「连跳三级」,得以就读大同中学初中三年级。

在大同中学校长杨景文的鼎力支持下,他凭借超前自学以及临阵磨枪的努力,成功考取了厦门大学预科。彼时,他仅仅 13 岁。

1930 年,卢嘉锡迈进厦门大学的本科殿堂。在理学院院长兼化学系主任张子拱的提议下,他将化学作为主修科目,同时辅修数学。

大学时期的卢嘉锡,那是他人生中一段极为重要的时光。在大学的校园里,他开启了知识的探索之旅,为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传,卢嘉锡曾有个外号为「困桶」。课堂上,他能在极短时间内酣然入睡,可当老师提问他时,却又能对答如流。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不再管他上课睡觉的事了。

本科四年期间,由于成绩极为优异,卢嘉锡始终是陈嘉庚奖学金的获得者。1934 年,他从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同时修完了数学系的课程,之后留校担任化学系助教达三年之久。

这是一张卢嘉锡的毕业照。它承载着卢嘉锡在毕业时刻的记忆,见证了他求学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来源:福建科协。

彼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实力较为孱弱,前往西方留学,研习先进科学技术成为一股热潮。1937 年 5 月,卢嘉锡成功考取第五届中英庚款公费留学。临行之际,负责中英庚款公费留学事务的董事长朱家骅询问他:「你对学成归来后有着怎样的规划呢?」

卢嘉锡郑重地回答道:「我要回到祖国,投身于教育与科学研究领域,以此来报效我们的国家!」

坚决回绝了美国所提供的丰厚高薪,毫不动摇地选择了毅然归国,展现出坚定的爱国情怀与高尚的奉献精神。

在英国的伦敦大学,卢嘉锡跟随著名化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萨格登学习,致力于人工放射性的研究工作,成功首次分离出高度浓缩放射性的卤素化合物。仅用两年时间,他便获得了伦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的哲学博士学位。

卢嘉锡身处英国伦敦大学的化学系,在其人工放射性研究实验室展开工作。来源: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

1939 年的秋季,卢嘉锡踏入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在那位杰出的化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鲍林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他开始投身于结构化学的研究工作,并担任客座研究员。自此,结构化学便成为了卢嘉锡的研究方向。

一年后,卢嘉锡的留学期满,然而鲍林教授极力挽留,使他继续在美国工作。1943 年,卢嘉锡与多诺休携手,借助电子衍射法明确了硫氮(S4N4)、砷硫(As4S4)等化合物的结构,平息了国际上的长期争论。

在结构分析的方法领域中,他所提出的针对等倾角魏森堡衍射点的极化因子与洛伦兹因子的图解处理方式,已被收录进【国际晶体学数学用表】(第二版),并被称作「卢氏图表」。

1944 年,鉴于在结构化学领域取得了极为突出的成就,卢嘉锡应邀前往隶属于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第十三局的马里兰州研究室工作。

美国政府期望他能够投身于原子弹的研究工作,前提是要与祖国断绝所有的联系。然而,卢嘉锡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这一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后,中国人民历经的抗日战争终获胜利。卢嘉锡那颗归国的炽热之心,再也无法被压制。

他毅然拒绝了那极为优越的科研条件与高额的工作薪金,辞去了国外的所有聘任,而后坚定地踏上了回国的漫漫航程,心中满是对祖国的深情与担当。

厦门大学和浙江大学都在争相邀请他,都对他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渴望,希望他能够加入自己的学校。

1945 年 12 月,卢嘉锡回归祖国,在上海获聘于浙江大学。后他回到福建,母校厦门大学坚决不放他离去,且任命其为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两所高校皆不愿让步,其中浙江大学坚决每月给卢嘉锡发放工资。卢嘉锡无奈之下只得同时在两校任职,长期驻守厦门,每年在浙江大学化学系授课半年,如此这般,两校的「纷争」才得以平息。

1947 年的春天,卢嘉锡在浙江大学完成授课后,该系 140 余师生联名致信挽留,连代理校长都签了名。然而,他最终决定长久地留在母校厦门大学。

在厦门大学化学系的晶体衍射实验室中,卢嘉锡(右二)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承载着他的科研足迹与智慧结晶,是他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场所。(来源: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

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物价狂涨。卢嘉锡全力为厦大教工及家属购米送菜,还资助困难学生。无火柴、肥皂时,他组织师生自制,成功后欣喜地喊道:「这可是咱的国产货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夕,国民党方面时而派人送来船票,时而派人送来机票,竭力劝说卢嘉锡前往台湾。然而,他总是以「家中人口众多,舱位安排不够」为借口予以推脱。

新中国诞生后,卢嘉锡迎来了属于他科学研究的美好时节。1950 年,他在国内高校率先创建了以结构化学为主要方向的化学研究所,出任所长并招收研究生,是解放后我国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首批先驱之一。

在卢嘉锡的不懈拼搏下,厦门大学不再仅仅依靠王亚南校长所创办的经济系而声名远扬。随着化学系的迅速崛起,它成功跻身全国重点大学的行列。

在厦门大学的校园里,卢嘉锡(居于右二的位置)正专注于各项工作与研究。(来源:福建纪检监察)

中国科学院首任自然科学领域的院长。中国科学院最初的自然科学方面的院长。中国科学院第一位主管自然科学的院长。

1958 年,卢嘉锡抵达福州,投身于福州大学的筹建事宜。建校伊始,从系科规划、课程设定、图书选购、科研设备采买,到师资延聘、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他都倾注了诸多心血。

在同一年,福州大学开启了招生的历程。由卢嘉锡亲自组建的化工系,跻身于福州大学首批招生的 4 个工科系之中。直至如今,化工与化学依然是福州大学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两个专业。

卢嘉锡(中)对福州大学的青年教师给予了悉心的指导。他以自己的学识和经验,为这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来源:福建科协)

1960 年 4 月 6 日,甫任福州大学副校长的卢嘉锡,兼任了中国科学院福建分院副院长之职,随后创办了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即「福建物构所」)。卢嘉锡凭借其影响力精心谋划,为物构所的事业奠定了根基。

1962 年,首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莅临当时的福建物构所,他为卢嘉锡亲笔题写并赠予了【登鼓山】这一诗作:

群峰耸立于后而关闭,闽江则如一条玉带被揽于怀中,尽显其独特之景。

人临挝鼓之石,我心欲抚浩瀚苍穹。

千峰浪涛翻,百舸云雾绕。

车子沿着山路缓缓转动,眼前的景象宛如一个变幻莫测的万花筒,每一处转角都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卢嘉锡于福建物构所对青年科研人员进行指导。他以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学识,引领着青年科研人员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

1981 年 5 月,于中国科学院第四次学部委员会大会主席团的首次会议上,卢嘉锡获推选担任院长一职,他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位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自然科学家。

在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六年间,卢嘉锡大力推动改革举措,推行所长负责制,对科研工作进行分类管理,广泛开展横向合作,创建开放研究实验室等,为中国科学院后续承担一系列重要研究项目筑牢了坚实根基。

在中科院主席团会上,卢嘉锡正与周培源(位于右侧)、华罗庚(在其后)愉快交谈着。其场景源自福建科协。

吾每日自我反思三次:是否为「四化」的宏大局面谋划而不够忠诚?与国内外的同行们交流学术时是否缺乏创新?对奖掖后进的举措是否未能切实落实?此乃卢嘉锡的新「三省」座右铭。

卢嘉锡留下了「三省」的手书。其出处为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这一手书蕴含着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2001 年 6 月 4 日,我国一位声名卓著的科学家、深受敬重的教育家以及积极活跃的社会活动家,结构化学学科的奠基者卢嘉锡,因疾病原因在福州与世长辞。

生前,卢嘉锡时常向他人提及:「我的双亲源于台湾,我降生于福建厦门,那海峡两岸皆为我的故乡,它们在我心中都有着重要的位置。」

在他离世后,其骨灰被撒向了靠近厦门大学的台湾海峡的西端区域,让这片海域承载着他的记忆。

来源为观八闽,由黄东仪撰稿并与实习生卢杨静共同完成。参考资料包括【卢嘉锡 科教兴国梦】(CCTV 10 大家)以及【卢嘉锡:中国结构化学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福侨世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