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诡异的复活、离奇的疑案,古蜀鳖灵之谜!上古神话那些事-166

2024-03-13科学

01

在古蜀神话中有一个神秘人,书中记载他死后落入江水之中,SHI体竟然离奇地逆江而上。更离奇的是,他居然死而复生并建立了一个存续长达300多年的古蜀王国。那么这个离奇的神秘人究竟是何方神圣,他的背后又隐藏了怎样的真相呢,咱们今天的视频就来掰扯掰扯他的故事……

荆上亡尸

02

【蜀王本纪】是了解和研究古蜀历史的一部重要文献史料,一般认为是西汉扬雄所撰写。虽然这本古书已经佚失,目前存世的是明朝人的补辑版本,但是在隋唐以降的很多主流文献中,都曾提到这部记载了古蜀国历史更替的重要古籍。而就是在这部【蜀王本纪】中,记载了一段离奇的故事。

古蜀王国历经了蚕丛、柏灌和鱼凫三代古王之后,有一个叫杜宇的男人「从天而降」,成为了新一任的古蜀之王,称为望帝。望帝擅长并鼓励农耕,使古蜀国地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时光如梭、白驹过隙,在望帝一百多岁时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足以改变古蜀历史的怪事。

一具SHI体居然在江水中逆流而上,来到了望帝所治理的郫地,也就是现在的四川郫县一带。望帝的子民看到逆流而上的SHI体觉得非常惊奇,于是把它打捞了起来。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SHI体上岸之后居然离奇地复活了。

复活之尸自称「鳖灵」,来自江水下游的荆地,也就是后来楚国的地域。望帝在得知了这件事情后也很惊奇,就让人带鳖灵去见他。一番交谈之后望帝认为此人非同一般,当即决定留下并重用他,于是乎鳖灵也就在郫地娶妻生子安顿了下来。

鳖灵望帝

然而没有意外的故事绝不是个好故事,就在鳖灵留在郫地后不久,意外如期而至,一场浩大的洪水将这片富庶的土地变成了泽国。如果说苦难是个人进步的阶梯,那么灾难就是英雄炫技的舞台,鳖灵正是那个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英雄。

正当望帝面对滔滔洪水束手无策之时,鳖灵带领人们打通玉垒山脚、利用决口疏导汹涌的洪水,很快就平息了水患。然而根据书中的记载,就当鳖灵在前方勉力治水的时候,望帝居然罔顾自己年逾百岁之老弱身体,在后方和鳖灵之妻发生了令人不齿之事,一时之间舆论哗然。

关于这件事,大脸怪个人认为是比较可疑的。首先,望帝一生励精图治将古蜀治理地欣欣向荣,可见是一代明主。如果他老人家精神尚佳的话,面对这场洪水时只可能是宵衣旰食、夜不能寐,怎么会有心思「与其(鳖灵)妻通」呢?其次,望帝以逾百岁之高龄,也未必有实施的能力。既不具备作案动机、也不具备作案条件,所以这件事大概率是一件错案,甚至有可能是一个阴谋。至于它背后的故事,我们以后再单独和大家掰扯。

望帝与鳖灵

无论如何,【蜀王本纪】中说:望帝 「惭愧,自以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 。杜宇羞惭难当,当即宣布让位于劳苦功高的鳖灵,于是乎鳖灵顺理成章地戴上了那顶隐隐泛着绿光的王冠,成为了新一代古蜀之王,自称丛帝。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蜀王望帝淫其相妻,惭,亡去为子巂guī鸟。

所谓子巂鸟,也叫子规鸟,就是我们常说的杜鹃。传说望帝因为心有惭愧,化成了杜鹃,每到农耕时节就会啼叫,提醒人们及时播种不误农时。

所以陆游的【鸟啼】中说: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

而望帝和鳖灵妻子之间的那桩疑案,也被唐朝诗人李商隐写进了诗中,正所谓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望帝杜宇的故事至此就算基本结束了,然而那个荆上亡SHI鳖灵的故事,这才刚刚开始……

三足鳖

03

鳖灵其人,仅仅是名字就能让人感觉到一丝诡谲和神秘。「灵」字自古都有灵魂和神灵的涵义,而鳖这种动物在古代常常与龟混同,也是一种带有神性的动物。恰恰是这个「鳖」,将帮助我们揭开鳖灵身份的神秘面纱,这个稍后会说到。

我们先来看看在【蜀王本纪】中是怎么记载鳖灵的那段离奇故事的,原文说:

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

从字面意思来看,说荆地有一个人叫做鳖灵,他的SHI体落入江水中逆流而上,来到望帝统治的郫地,SHI体复活之后与望帝相见,这是一般的理解。

看过大脸怪往期视频的朋友们都知道, 「尸」 在古代并不仅仅是尸体的意思,还有一个极其特殊的涵义:被祭祀的祖先或者神灵的「偶像」。这个「偶像」可能是木头或者其他材质雕刻而成的,也可能是由真人来扮演的。

女丑之尸

夏耕之尸

刑天之尸

比如山海经中记载的女丑之SHI、夏耕之SHI、刑天之SHI等等,都是类似的涵义。古人在祭祀祖先神灵的时候,会把这个偶像当成其本尊,所以这个「尸」往往代表了被祭祀的对象,而且还常常被赋予了某种神性。

原文中说鳖灵「SHI亡去」之后,「荆人求之不得」,荆地之人到处去寻找它,可见这个鳖灵对于荆人来说非常重要。鳖灵既然只是个人而不是神,又被荆人所尊崇,可以想到的是:鳖灵应该具有某种特殊的能力,并且极有可能生前为荆人做出极大的贡献。进一步可以想到的是,这个鳖灵也未必是那个人生前的真实名字,更有可能是荆人根据他的特殊能力,而创造的带有神灵属性的神号。

那么问题就来了,它究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特殊能力呢?

荆楚之地湖泊纵横、鱼米之乡,是鳖大量繁衍的地方,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很早就发现鳖有一种非常神奇的能力。古时每到夏历的四五月份,是鳖产卵孵化下一代的时候。鳖并不会自己孵化卵,它们会把卵产在向阳河岸的泥沙中,依靠阳光的温度来孵化。鳖选择河岸边产卵的位置,可以精准地预测当年洪水季的最高水位。

因为幼鳖常常在洪水到来时出壳,如果产卵的位置在洪水线以下,那么泥沙中的温度就会不够,而且卵也有被洪水冲走的风险;如果产卵位置离洪水线过高,幼鳖孵化后进入水中的距离就会变长,大大增加了被天敌捕杀以及干渴致死的风险。

鳖在产卵之后,会在月明之夜爬上河岸查看卵的孵化情况,这样就会在河岸上留下爬行的痕迹,荆楚之地的人们就会根据这些痕迹找到它们产卵的位置,从而确定当年洪水的水位线,提前做好相应的防洪措施。

两广一带以前有一句人尽皆知的农谚,叫做「甲鱼放蛋窝,洪水到窝边」 ,说的就是鳖的这种能够提前预测洪水水位的神奇能力。

那么所谓「鳖灵」有没有可能是一位生前善于预测洪水、甚至治理洪水的能人呢,我们暂时还不能下结论。但是如果将鳖的这种神奇能力,与另一位上古神话中如雷贯耳的人物联系起来分析的话,笼罩在鳖灵身上的那团迷雾就将徐徐散去,这个人就是大禹之父——鲧。

鲧,是上古神话中以治水而闻名的神人,是大神颛顼的直系后人。他的事迹最早可追溯到上古奇书山海经中,【山海经-海内经】中说:

鲧窃帝之息壤以堙yīn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这段内容就是上古神话中著名的,鲧窃息壤治理洪水的故事。所谓息壤,是上古神话中天帝所掌控的能够无限膨胀和生长的神奇土壤,鲧希望用围堵的方法治理洪水,从天帝那里偷走了神器息壤,结果以失败告终,被火神祝融诛杀于「羽郊」。

鲧窃息壤

【国语·晋语八】中说:「昔者鲧违帝命,殛jí之于羽山,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

鲧被诛杀之后,化成了「黄能」潜伏进了羽渊之中,也就是羽山下的一个无底深潭,类似的记载在【史记·夏本纪·正义】、【左传·昭七年】中也有。那么「黄能」是什么呢?

【尔雅·释鱼】中说:「鳖三足,能。」

所谓黄能,就是黄色的三足鳖。鲧在羽山被火神诛杀之后,变成了一只黄色的三足鳖,潜入了山下的羽渊之中。鲧死后为什么化成三足鳖呢,这看似是一个神话演绎,但是其背后却隐藏着明确的逻辑。

鳖和鲧之间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关联点,那就是洪水。鳖能准确预测洪水的水位,而鲧则是一个治理洪水的神人。众所周知,鲧的治水与大禹不同,大禹以疏导治水,而鲧则是以建堤坝、筑城墙来治水,一个疏一个堵,结局自然不同。

既然鲧要建堤坝来堵住洪水,那么他势必面临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堤坝究竟要建多高?如果堤坝建低了,那么洪水一来漫过堤坝,一切努力付诸东流;如果堤坝建高了,在那个劳动工具极端简陋、劳动力异常匮乏的远古年代,这无疑是一种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说到这里诸君应该都明白了:这个事关成败的难题,鳖能帮助鲧解决,而事实也有可能正是如此。

楚国的屈原在他的天问中说到:鸱chī龟曳衔,鲧何听焉?

屈原

这句话如果直译过来可以这么理解:就连鳖都成群结队地来帮助鲧修建堤坝,他是多么地有圣德啊!我们可以想象,常年在水边治水的鲧可能无意中发现了鳖的神奇能力,并把它应用于建筑堤坝之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鲧死后被神话成潜入羽渊的三足鳖。

从这个角度来说,将鲧称为「鳖灵」其实也并不为过,但此时就将他们划上等号显然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然而另一条线索的出现,将帮助我们揭开鳖灵的神秘面纱。

前文说到过,鲧是颛顼的直系后人,姒sì姓,据记载是有崇部落的首领,所以史称「崇伯鲧」。

【小尔雅·广话】中说:「崇,丛也。」

丛字古音为从母东韵,崇字古音为牀chuáng母侵韵,从、牀为准双声,东、侵又可以通转。可见崇和丛不仅现代发音相近,古音也相近。根据【广雅·释话三】中所说,崇和丛都是「聚」的意思,可见它们古音相近,就连古义都是相同的,是完全可以互通的两个字。

那么请问诸君,还记得鳖灵在戴上那顶隐隐泛着绿光的王冠之后,给自己的称号吗?没错,丛帝!不仅如此,在【山海经】中也有三足鳖的记载,【山海经-中山经】中说:

又东南三十五里,曰从山……从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其中多三足鳖……

【中山经】中的三足鳖,也是来自于一个叫做从山、从水的地方,以上这些难道仅仅只是一种巧合吗?

鲧尸西征

04

如果我们现在就将鳖灵和鲧之间划上等号,显然还是不行的。因为鲧所处的时代是上古夏朝之前,而鳖灵的故事据推算应该发生在公元前600多年左右的春秋时期,两者之间至少相隔了1000多年。如果鳖灵仅仅是一个神话人物,这倒还说得通,不过鳖灵是一个被记载进史书中存续了300多年的古蜀国的开创者,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这说明在神话的背后一定隐藏有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在屈原的【天问】中还有这么一段关于鲧的内容,原文是这么说的: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化为黄能,巫何活焉?

这段话大意是说,鲧在羽山被杀之后,SHI体居然翻越了崇山峻岭向西而去;他化成了三足鳖,后来又被神巫所复活。这个故事中的两个主要情节,居然和鳖灵尸逆流而上后复活,惊人地相似!

郯城

我们不妨根据有限的文字记载,来复盘一下鲧尸西征的路线。鲧被杀于羽山,羽山一般认为位于现在山东境内的郯城一带,那里可以看做是鲧SHI西征的起点。鲧SHI如果从山东出发一路向西,想要到达四川则需要经过荆楚之地,然后翻山越岭才能进入四川盆地,唯一可能的方案就是沿着长江逆流而上,这大概就是神话中鲧死后化成水中三足鳖的原因。

【蜀水经】

那么鲧又是在什么地方被复活的呢?【蜀水经】卷七中说:

江水有东北经巫山县城南。巫山县,古巫咸国也。

江水所途径的巫山县,被认为是远古的巫咸之国。巫咸是大名鼎鼎的上古十巫之首,在上古的弑神案中,天帝为了救活被杀的窫窳,命令十巫中的五位「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救活了窫窳。可见尽管不死之药,传说是西王母所专有之神器,十巫之首的巫咸用不死之药复活鲧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据传鲧是在岷山之下剖腹生下的大禹,那么我们可以基本还原鲧SHI西征的大致路线:从山东郯城的羽山出发,经过荆楚之地沿江一路向西,到达四川巫山的巫咸国,最后到达岷山。这条线路,正好就完整地覆盖了鳖灵之SHI从荆地逆江而上的线路。

鲧尸西征路线

说到这里我们基本可以推定,古蜀人是将杜宇和开明氏王朝更迭中的某个历史事件,附会了鲧尸西征的神话,并依葫芦画瓢地创造出了那个鳖灵SHI逆江而上的故事。那么真实的历史,可能又是什么呢?大脸怪友情提示,以下主要观点不见于任何古籍记载,是我个人的分析和推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说:南安县治青衣江会,蜀王开明故治也。

其中提到的南安县,就是现在的四川乐山。

而所谓的故治,当然是区别于鳖灵王朝后来的都城「新都」和「广都」,这说明历史中的鳖灵并不是一个人孤身入蜀,而是一群人。这群人的身份,大脸怪推测很可能是散落在荆楚一带的鲧的后人,也就是有崇氏的后人。他们世代供奉自己的祖先鲧,但由于鲧当年治水失败被杀,于是只好用另个更具有神性的名字来供奉鲧,那就是「鳖灵」。

随着楚国的日益强大,他们在荆楚的土地上渐渐无法生存下去,只好沿着长江朔江而上寻找新的生存之地。他们首先就来到了长江上游的支流—岷江旁的乐山一带,而沿着岷江继续逆流而上就是杜宇治下的古蜀国都城所在的郫地。

很显然,这群鲧的后人在乐山停了下来,并开始筑城耕地、休养生息。没过多久,一场洪水的到来改变了一切。这群人作为鲧的后人,有着丰富的治理洪水的经验,这场洪水成了他们炫技的最好舞台。

鳖灵一族治水的美名很快传到了杜宇那里,上游的望帝正被洪水折磨地焦头烂额,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请他们到上游协助治水。鳖灵一族领命之后带着他们所供奉祖先鲧的神像,逆岷江而上来到郫地,很快就治理了水患,一时之间名声大振、威望骤升。或者是民意、或者是篡权、或者是阴谋、又或者真的是年事已高的望帝主动禅让,现在已不得而知,鳖灵凭借这场洪水中建立的功勋取得了对古蜀地的治理权。

一夜之间从流亡的部族,变成了偌大的古蜀之地的管理者,这期中的落差和惶恐可想而知。鳖灵一族为了名正言顺地戴上王冠,只好将自己逆江而上治理洪水的功绩,附会祖先鲧尸西征的古老神话,创造了一个神人逆江而上死而复生的故事,并用他们称呼祖先鲧的那个神号给他命名为「鳖灵」,从而给他们本来卑微的身份镀上一圈神秘而耀眼的金光。

鳖灵带上王冠之后,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崇伯鲧」,自命为丛(崇)帝,史称开明王朝。开明一朝,传位12代,统治古蜀国三百多年。开明氏后期从「广都樊乡」迁都,建立了一个无比繁华并延续至今的古老城市,它的名字叫做: 成都

此后开明王朝定都成都,一直到公元前316年,蜀王开明十二世被秦军司马错所杀,鳖灵开创的古蜀王朝自此灭亡。

司马错

鳖灵王朝虽然早已不复存在,但是他和望帝杜宇之间那段离奇的神话传说,犹如华夏上古神话宝藏中的一颗明珠,时常发出夺目而闪耀的光芒。

喜欢上古神话故事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我的上古神话那些事系列文章和视频,我是只说自己观点的大脸怪,谢谢您的观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