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14岁天才少年曹原,669分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被称为石墨烯驾驭者

2024-08-27科学

有这么一个人,他不仅是90后,还比很多人年轻,但他已经凭借自己的研究在世界科学界掀起了一阵旋风。

你可能会想,这又是哪一个被「天才」光环加持的幸运儿?

这个年轻人叫曹原,光是名字可能还不太出名,但他做的事情可不小,他因为研究出了「石墨烯」领域的大突破,年纪轻轻就登上了【自然】杂志的封面!

这在科学界可是相当于被奥斯卡奖提名——而且还是那种年年获奖的实力派。

2018年,曹原因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轰动国际学界,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成为【Nature】杂志创刊149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当年,【Nature】发布的「年度世界十大科学人物」中,曹原位居榜首。

此后,曹原连续在国际顶刊发文,目前,他至少已经在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了10篇论文。包括9篇Nature和1篇Science。仅2021年上半年就密集发布了4篇,被称为「石墨烯驾驭者」。

曹原,1996年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普通但重视教育的家庭。从小他就表现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早在小学时,他就已经能够独立解决高难度的数学题,到了中学,他的兴趣更是转向了物理和化学。

与其他同龄人迷恋电子游戏不同,曹原更愿意花时间在实验室里捣鼓各种科学实验。

他的老师回忆说:「曹原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那种渴望探索的精神,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不过,光有好奇心可不够,曹原还展现出了非凡的学习能力和钻研精神。

在中国科技大学,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本科课程,并且很快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深造。

到了这里,他的科研才华更是如鱼得水,迅速展露锋芒。

他在石墨烯领域的研究成果,不仅让他一举成名,还为科学界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

石墨烯,这种材料的诞生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这一突破性发现让他们赢得了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大家可能会想,石墨烯如此「年轻」,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了,曹原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呢?可偏偏这位95后的年轻人就给了大家一个大大的惊喜。

你可能会好奇,这个年轻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要知道,石墨烯这玩意儿虽然看起来高大上,其实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单层二维晶体,换句话说,它是世上最薄的材料,硬度却比钢还高,导电性能也是一流。

曹原的牛掰之处在于,他发现了一个「魔角」,通过让两层石墨烯以极小的角度叠加,这些石墨烯居然能表现出超导性!

简单来说,就是电流在其中跑得比奥运会短跑冠军还快,而且毫无阻力。这样的发现不仅让科学界大开眼界,也让未来的科技发展充满了想象空间。

曹原发现的这个「魔角」,把石墨烯的潜力进一步挖掘了出来。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在更大规模上利用这种材料,未来的计算机可能不再是你桌上的一块「砖头」,而是变成了一块超薄的透明玻璃,处理速度还快得让人目瞪口呆。

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超导材料的应用前景广阔,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高效的能源传输到量子计算,甚至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对电子设备的使用方式。

不过,曹原的成功并非仅仅靠天赋堆砌而成。他的背后,是无数个在实验室里挑灯夜战的日夜,是数不清的失败和重新开始。

科学研究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旅程,它更像是一次次艰难的攀登,有时候你甚至会怀疑自己能不能爬到顶端。但曹原从未放弃,他用行动证明了那句老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远点,就会发现,曹原的成功也是我国科学进步的缩影。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研投入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年轻科学家涌现出来,比如量子通信领域的潘建伟,光遗传学的谢晓亮,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闯出了一片天。

这些科学家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功,他们的每一步突破都在推动整个国家科技实力的提升。

曹原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没有捷径,天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梦想的坚持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曹原并没有因为早年的成功而停下脚步,他依旧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因为他知道,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加艰难,但同时也充满了无限可能。

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培养和保护像曹原这样的年轻天才。

我们常说「教育是国家的未来」,这绝不仅仅是句口号。

对于每一个有潜力的年轻人,我们能否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环境,让他们在不受束缚的情况下追逐自己的梦想?

或许,曹原的成功正是因为他能在追逐科学梦想的过程中,获得了充足的自由和支持。

未来属于那些愿意为梦想努力的人,而曹原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精彩。

我们期待更多像曹原一样的年轻科学家涌现,继续引领世界科学的前行,用智慧与汗水,描绘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