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手机

大逆转!华为手机业务大爆发,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好日子到头了吗?

2024-07-30手机

最近,手机圈的大佬们都在热议: 华为真的回来了,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排名竟然跌出了前五!

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公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报告显示,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节节败退,从上个季度的15%降到了14%,而去年同期还是16%呢。这事儿可不简单,因为这是苹果头一回在中国市场上栽这么大跟头。

Canalys的分析师Lucas Zhong说,这可真是个历史性的一刻,中国自己的手机品牌居然一个季度里全霸占了前五名!这背后其实是中国厂商的高端产品战略和与供应链的紧密合作,还有那些越来越牛的技术,比如荣耀的Magic V3,用上了一些超级聪明的人工智能技术,让折叠手机的体验噌噌噌地上了一个新台阶。

说到苹果,它在中国市场的瓶颈主要是因为坚持稳定零售价格,保护那些卖手机的人的利润。但Canalys觉得,苹果要想在中国市场上翻身,接下来的一年里,得在服务上多下功夫,得更接地气,因为中国品牌已经开始把那种聪明的人工智能技术用在产品上了。

其实个人认为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iPhone 15系列从发布至今,价格其实一直处于下滑的态势,即便是最保值的iPhone 15 Pro Max从发售至今价格也已经降了3000多元,要知道这种现象往年根本不会发生在苹果身上,这也让不少果粉对苹果极为失望。

与苹果的颓势不同,国产手机品牌表现强劲。

vivo凭借其精准的市场布局和强大的产品阵容,在这场战役中脱颖而出,以19%的市场份额和惊人的1310万台出货量,重新夺回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榜首位置。需要注意的是,vivo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机海战术」的灵活运用。

所谓「机海战术」,即是通过不断推出新机型,覆盖不同价格段和消费者需求,形成强大的市场覆盖力。vivo在今年「618」期间,不仅推出了多款旗舰级产品,满足高端市场需求,还通过丰富的中低端产品线,吸引了大量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品布局,让vivo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主动。

与此同时,小米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虽然小米的第一辆电动汽车Su7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但小米手机在「618」期间的表现同样不容小觑。小米13、小米14系列以其出色的性能、精致的工艺和合理的价格定位,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而红米K70系列则继续巩固了小米在中低端市场的领先地位,凭借超高的性价比和强大的硬件配置,吸引了大量预算有限的消费者。这些产品的出色表现,共同推动了小米手机出货量的显著增长,同比增长了16.5%,成功跻身前五,将苹果挤出了这一行列。

OPPO则以新款Reno 12系列的发布为契机,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Reno 12系列不仅在设计上更加时尚前卫,还在拍照、续航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手机外观和功能的双重追求。这一系列的成功推出,让OPPO在「618」期间保持了第二的位置,继续与vivo展开激烈的竞争。

荣耀和华为则展现出了本土品牌的坚韧与实力。荣耀凭借其在独立后迅速调整战略、加大研发投入的举措,成功推出了多款备受好评的产品。在「618」期间,荣耀以1070万台的出货量位列第三,彰显了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而华为凭借15%的市场份额和高达1060万台的出货量,成功跻身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厂商行列,较去年未入前五的排名有了质的飞跃。这一成就彰显了华为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把握上的强大实力。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自Mate 60智能手机发布以来,华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迎来了显著复苏。Mate 60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创新的设计以及华为品牌的影响力,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与好评,为华为的市场表现注入了强劲动力。

总的来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超过了7000万部,同比增长了10%。这不仅显示了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也展示了本土品牌在技术和市场上的厉害。

面对华为等中国品牌的强势回归,苹果在中国的日子确实不好过。虽然苹果试图降价来吸引买家,但这招似乎不管用了。相反,华为和其他中国品牌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适应性,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这场市场的大逆转,对苹果是个警钟,对全球智能手机产业也是个大信号: 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而且随着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强,消费者的选择也会越来越多,享受到的产品和服务也会越来越棒。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 Canalys发布的所发布的报告为出货量报告,而非销量报告。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所公布的2024 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报告显示,蓝厂vivo高居第一,,而排名第二的苹果、第三的华为、第四的小米、第五的荣耀,市场份额都很接近,彼此之间的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过华为增速几乎翻倍,小米增速也挺厉害的,而OPPO包括一加仅位居第六,而且是下滑最严重的品牌,同比下滑高达9.8%。